“你继续吧!”
“是。”
乖乖坐下,俞荷看眼自己写在纸上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总算有点字样。
得意。
提笔继续往下写,手腕都快要写断了喔,繁体字可真难,要写的像模像样就更难了。
赵德花转身,缓缓的走向讲台,慢慢坐下,静静地看着自得其乐的俞荷。
猛然想起《孟子滕文公下》里面的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屈。”,自惭形秽。
“散学!”赵德花突然站起来严肃道。
“啊,这么快就到时辰了?”
“我有好些活儿还没做呢。”
“我也是,单顾着和你们说话了。”
后座婶子们一边感叹时间飞逝,一边喊自家孩子一起回去。
俞荷收起自己的书和纸笔,端着墨盒,等俞梅收拾绣线和绷子,半米长的纯白棉布上五朵牡丹已经绣好半朵,是嫩嫩的渐变粉,黄色花蕊点缀其中,有点调皮可爱,极为漂亮。
“走吧!”俞梅把绷子用厚厚的布包好,捧在手里,笑着和俞荷说,“今天一下午我就绣了个花蕊,夫子教的分线越细绣出来的花越逼真,达州的绣娘能把一根丝线分成一百多根呢……”
“嗯。”俞荷胡乱答应。
要不是怕墨撒了,俞荷恨不得八条腿的跑,她的毛笔要冻住了,冻住就不好洗——
两姐妹到了前院,男学堂还没有散学,俞荷门口洗笔,俞梅抱着绷子站着等。
终于有男孩出来。
俞梅看到二弟和小弟一起出来,最后关门的肯定是阿爹。
开年过了正月十五,村学才会开学。
“俞荷!”成武和成城过来和俞荷一起洗笔。
“姐,明天我们就能跟着阿爹去赶集了。”龙龙跟在俞有地身后走过来,挤到俞荷身边小声说。
“嗯,明天我们陪大哥二哥四个去摆摊卖对联,一定会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财源滚滚!”
耶,去围观看热闹,看哥哥们出洋相啦!
难得来接他们的俞老头就发现两个小家伙一会笑一会嘀咕,说了一路的悄悄话。
“阿爹,红纸我们裁好了,对联由你来写,我们四个负责卖!”俞成文跃跃欲试,恨不得拉着老爹一晚上不睡把三百付对联都写好。
“想的挺好!”俞有地看眼大方桌,大柜上叠好的红纸。
“你们写,我看看你们今年的字,有没有进步!”俞有地往太师椅上一坐,笑着说,“成文,就从你先开始!”
成文摸摸鼻子,拿出一本新摘抄的笔记,自从三叔买了红纸说家里今年要卖对联,他专门各种书上抄了句子,再改一改,对仗工整,寓意好的都留着。
“门迎百福春光好,户纳千祥喜气多,横批福满人间。”
“别光说,写下来!”俞有地给他一副空对联,让出太师椅。
俞成文拿着本儿坐下,磨墨的功夫,马三面俞老头李二娘唐大丫俞有粮,还有俞有钱赵娟几个大人都来正屋看热闹。
“大哥,明天白天光线好,让他们明天早上再写!”俞有钱笑着起哄。
对联是要买的,不能浪费。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快点蜡烛,也不多写,今晚七个孩纸每人先写一付,让大家看看你们学字的成效!”马三面笑道,基本就定下了考核章程。
“是,娘,马上去!”李二娘忍着笑,屋里去取大家舍不得用的黄蜡烛。
见成文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刷刷的写下来,成武紧张的扣手。
按顺序俞荷排在倒数第二,她一点也不紧张,到时候,大哥的本本上随便抄一付完全没问题。
成文写完,俞有钱看热闹的往前凑,夸道:“字真不错。”
成文期待的看着俞有地。
“中规中矩。”俞有地看一眼说,小心翼翼把对联放到大柜上,再叫成武。
“成武学字时间短,成文把你写好的对联给他念一付让他写出来。”马三面掌灯走过来,红亮的油灯照着成武煞白的脸。
“春回大地万物苏,福满人间喜气盈。横批新春大吉!”俞成文边念边让出位置。
成武坐下想了半天,写的磕磕巴巴,字倒是都对,就是没人会买。
大家都不说话了,俞有地却来了一句:“写的不错,再接再励。”
“下一个!”马三面示意成义上,这小子读书今天满两年了。
俞有地认真的看了看,成义写的字匀衡瘦硬,有点像柳体。
“成义,字写的很不错。”
“谢伯父夸赞!”成义椅子上起来,赶紧跑。
成城的字写的最好,毋庸置疑。
第34章
接下来的三小只,才是今晚考校的重点。
“俞梅、俞荷,龙龙,你们三个谁先来?”马三面笑着拿出三只他们自己惯用的小楷毛笔和三张雪白的宣纸。
俞梅想哭,接过她手里的纸和笔,龙龙跟俞荷学也拿了。
“阿奶,我就会写《三字经》。”俞荷坐下试了试,大方桌太高,她要蹲在椅子上才能写字。
马三面一笑,她的大棒终于要落下来了。
“你们三个就写《三字经》,一起写 ,俞荷你和龙龙坐小板凳,在小桌子上写。俞梅坐太师椅应该够的着。”
听阿奶声音都带笑,瞧不起人。
哼,写字有什么难的!
俞荷一边蘸墨,一边心里哼哼,感谢自己这两个多月来的勤学苦练,今天当着大家的面,终于能摘掉文盲的帽子。
李二娘接过公公手里的油灯,给俞荷和龙龙把小桌子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