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生意还没开张,见成武扛着一大袋粮食回来,俞有钱脑袋嗡嗡作响。
“买的啥?”
“三叔,做吃食的陈米。”
有人来问烧鸡,看重一个大公鸡,还想讲价,俞有钱不愿意。
“白水镇我卖120文,一分不少,今天陪着孩子来赶集图热闹。118文你拿一只。”
张大山不仅买了烧鸡,还买了一副对联,一副窗花,小摊摊总算开张。
成文几个去逛,找到专门卖对联写对联的摊子,那些几十副对联过去一起摆摊。
“五文钱一副,和买三副算十二文!”这洪亮的一嗓子,把边上摆摊的老秀才们吓了一跳。
这些个小子,哪里来的,不讲文德!
几个图便宜看了半天的老者背着手走过来,等他们把模板对联摆好,几个人挑挑拣拣买了六副,又买了六副窗花。
喜得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成文乐开了花,“大家努努力,
争取回去的时候能卖完。”
“三副十二文,可以合买!”成城斯斯文文跟着大家叫卖,第一次喊出去,接下来更灵活大方。
有不识字想买的,五个人都先给读一遍,寓意好的卖的更快。
抢了旁边李桥好几回生意,气的老先生搁下笔来看他们的对联。
“肤浅,媚俗!”什么万物复苏大地春,万事如意心事成,太俗气,没半分文采。
“新春添福又添寿,佳年旺丁又旺财,横批人旺财旺,老先生,要不要来一副,这副对联是今天卖的最快。”成城给李桥介绍到脸上了。
李桥横鼻子竖瞪眼,成城压根不认识人,把两副对联都拿在手上让他看。
“老先生,你可以找乡邻合买,买三副便宜三文。”
“你们是哪里的?”
“白水镇,俞家村的,怎么了?”成义见他面色不善,挡在成城前面,直接道。
“你等,当街叫卖,有辱斯文!”李桥结结巴巴说道,一甩袖子回到摊位上骂骂咧咧开始收摊。
原来是这样,成义一笑,对拘谨的成城说:“成城,不用和他一般见识。我们卖我们的。”
“是,三哥。”
“我们生意太好,影响了人家。”
“嗯。”
“平常时候,乡邻哪里舍得买红纸买对联,这不过年了图个吉利,我们卖的便宜对他们有利。买卖自由。”成义拍拍成城的肩膀,生怕他同情老先生。
这只是一点小插曲,买到三副十二文的人家,又介绍了邻居来买,成文四个把带来的五十副都买出去,才觉得饿。
回来一看,暖和的太阳光下,俞荷和龙龙靠在粮食袋子上一手糖葫芦,一手炸油糖糕,两个人吃得正香。
“大哥,都卖完了?”俞荷坐直,好奇的问。
“都卖完了。”
“我们抢了老秀才的生意,气的人早早收摊。”成义笑着说,“以后不来了,就在我们镇上卖。”
“嗯。”俞荷觉得糖油糕真甜。
侄子们回来,俞有钱旁边摊位要了两壶豆汁,和成文四个一起吃家里带来的油饼。
“俞荷,你说的没错出了白水镇谁认识我们俞记,剩下两只烧鸡,带回去一个给你大姑父,一个我们晚上吃。”
带来的烧鸡卖出去三只大的,两只小的没人问,俞有钱早早的收在背篓里。
吃过晌午饭,俞有钱驾车带着六个孩子回去,李桥飞快的跑着抓住了车头。
“小哥,烧鸡还有没有?”刚才他又回去找郑秀才说话,蹭了一只鸡翅,比县里做的鸡肉都有滋味。
“有的。还剩下两只小的,你要的话,一只算九十五文。”俞有钱不管侄儿们的否变的脸色,笑着打开背篓盖。
“我们俞记烧鸡在白水镇西街摆摊,老先生有空去白水镇访友,可以来买,开年初五准时出摊。”
“两只我都要了。”李桥拿出荷包,数了一百九十文,递给他。
俞有钱接了钱,送他一副窗花,笑着说:“快过年了,这是我们家自己剪的窗花,祝老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多谢!”李桥扑通红了老脸。
“您客气了。”俞有钱轻轻动了动牛绳,牛车慢悠悠往前走。
成城回头看了眼高兴的提着烧鸡的老秀才,转过身蹒跚往回走。
半道上,好些地方的雪化了,路泥泞不堪,俞荷和龙龙坐车,其他人下车走路,时不时还要推车,又是一段爬坡,成文四个下来推车。
“大哥加油!”俞荷坐在车辕上喊道。
“二哥加油!”龙龙跟着喊二哥给成武鼓劲。
“三哥加油!”
“小哥也加油。”
“三叔加油!”
俞荷龙龙你一句我一句,喊完两个人互看一眼,哈哈大笑,在车上笑得东倒西歪,惹的俞有钱都想打人。
“有力气下来推车!”弟弟妹妹太吵了,成文吼了一嗓子,俞荷龙龙捂着嘴偷笑。
哥哥们和三叔好狼狈,裤子鞋都湿了,因为用力推车脸涨的通红。
这可真是一次难忘的记忆。
牛车终于到了白水镇,和等着的顾大安碰头,天都黑了,俞有钱带着几个娃赶紧往家走。
老远的看见村头站着马三面俞老头俞有地和拿着火把的俞有粮四个人。
“爹娘,大哥二哥,雪化了,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东西都卖出去了!”俞有钱赶紧说。
“快回家吧,饭熟了就等你们。”
俞有钱以为等他的是一顿骂,没想到阿娘今天这么好说话啊。
第37章
成文四个又渴又饿又困又累,一到家换了衣服,又兴奋的说起摆摊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