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娘看到婆婆碗里缺了块的豆腐,一把扭住俞荷的小耳朵,疼得俞荷在厨房哇哇求饶。
院子里唐大丫和赵娟互看一眼,还是大嫂手段高,专门惹大人心疼孩子呢。
“老大家的,唐家豆腐咸香味鲜,孩子还小,嘴巴馋,切半块给俞荷和龙龙做个小葱拌豆腐。”
果然。
“剩下的豆腐炸了,明天吃。”
“谢谢娘!”李二娘还想收拾俞荷,俞荷得救赶紧从厨房跑出来。
两妯娌见着活灵灵的俞荷,心里那点气就散了。
“俞荷,身子没有不舒服吧?”赵娟笑问道,“龙龙睡醒没见着你,还哭呢!”
“三婶,我好着呢,明儿早上和龙龙给鸡捉虫去田里的螺蛳,母鸡也爱吃。”
“一定叫上龙龙啊。”
俞荷见二婶在给二哥用草木灰洗衣服,蹲在她身边看了半天。
等厨房里飘起一股炸豆腐的油香,俞荷立刻哒哒哒跑进厨房。
“阿娘!”俞荷叫了一声娘,在管烧火的马三面旁边小凳子上坐下没出声,乖得很。
婆媳俩还有点不习惯。
李二娘炸了一大碗豆腐片,最后锅里舀出多余的油,才给俞荷夹了一片早先炸出来现在已经不烫了的豆腐。
“小心烫,慢慢吃!”
“阿娘真好。”俞荷咬一口手里豆腐片外酥里嫩,真好吃。
“阿奶,你尝一口。”俞荷举着豆腐给马三面喂。
马三面嫌弃她,说:“你吃,以后可不能这么干。”
“知道知道。”俞荷点头如蒜,知道错了。
李二娘把俞荷偷吃过的豆腐边切下来塞给她,剩下的整块豆腐切成丁丁和小葱拌上熟油和盐,晚上多一道菜。
“阿奶,二哥在豆腐坊学艺一天到晚都吃啥饭呢?”唐家外婆看着就不是个大方人。
“豆腐渣杂粮饼吧!”马三面心里琢磨这事,回答的心不在焉。
看出婆婆心情不好,李二娘让俞荷出去玩,“等会儿,你阿爷阿爹两个叔叔回来,我们就开饭。”
菜和面是早就做好的,现在只需要烩好臊子汤,她要坛子里捞腌肉,免得惹小孩又馋。
“好。”俞荷乖乖走了,门口还碰到二婶唐大丫,她这是来盯饭菜来了。
三婶和二婶今天地里回来得早可不就盯着晚上这顿白面饭。
愁啊,她现在身无分文,怎么才能赚到买鸡娃儿的钱呢!
“娘,成武的褂子都烂了,他今年都十一岁了,大人了,出门在外要面子呢,您看看能不能匀点布料,我给孩子做一身褂子。”唐大丫门口进来就说,看着锅里香喷喷的肉块,挪不动腿了。
“娘,我家成武一天三顿饭在我娘家吃,给家里省了好些粮食呢!”
马三面板着脸看了她一眼,这个老二媳妇把什么都写在脸上,道:“行,我那有四尺蓝布,等晚上给你。”
“谢谢娘。那我先出去了,大嫂做饭太香,香的我遭不住。”唐大丫欢天喜地从厨房出来,得意笑着。
成武穿的体面点,镇上混个脸熟,再大点没准儿能领一镇上的儿媳妇回来。
稳子能读书又怎么样,他老子十几年才考个童生,他一个细伢子能顶什么用。
等成武学会做豆腐,一块豆腐卖2文钱,十斤黄豆出三十斤豆腐,黄豆三文钱一斤就能换六个钱,剩下的豆渣可以做杂粮饼,豆汁儿喂猪喂牛,一点都不带浪费。
第5章
俞荷不知道她二婶还有这心机。
背着手,房前屋后转了一圈,瞄上了菜地水灵灵的野油菜,没一会儿功夫扯了一背篓,也不敢让阿奶看见,一个人躲在房背后摘干净。
用牛棚的铡牛草的铡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菜切成细丝,又装到背篓里。
要去河边淘菜,这是瞒不过大人,她也不敢瞒。
碟子大个人背着比自己高的背篓从后院回来,一看院子里没人,厨房里有声。
俞荷吃力的放下背篓,她真是高估了自己五岁的力气。
“阿奶,酸菜切好了,你陪我去河边洗吧!”
好啊,这小妮子在这里等着她呢,她就说,这人安分不了一天,马三面三作两步出来。
“谁说我要做酸菜的,这天气热的,今天做了酸菜,没两天就坏了。你个小东西就会祸祸我的菜!”马三面一边骂人,一边提着背篓掂了掂,得二十来斤。
李二娘听着婆婆夸张的骂,赶出来看,又心疼小家伙一个人拔了这么菜,还切的挺细,“你哪里来的刀?”
“牛棚里的铡刀。”俞荷把自己泛红打泡的手给阿娘看。
“活该。”李二娘心疼的想去找针给俞荷挑水泡,又惦记着锅里。
“阿奶,做一缸酸菜,给二哥做豆腐实验。”俞荷可怜兮兮的拽着阿奶的衣襟,“这热的天,二哥从早到晚的干,浑身都热出汗了——”
想到孙子那一身臭汗熏天,马三面二话没说,挑两只水桶,背菜和木盆淘斗,领着俞荷到河边来洗菜。
等祖孙两个走远,唐大丫不以为然的从门里探出个头来,说什么给成武做酸菜,小丫头就会糟践东西,家里两个老的偏偏还喜欢惯着。
“我就看着,小丫头长大闯祸捅破天去!”
赵娟闻言,继续手里的针线活,肚子里这胎要还是男娃,他们夫妻也要为孩子考虑,至于一背篓野油菜,菜地多的是,一天到晚绿油油的没味。
“阿奶,有了酸水,再舍点盐,加上你几十年的经验,一定能把豆腐做出来。要是不行,我请阿爹去县里找找有没有做豆腐的书,我们再学。二哥在家里学,总比在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