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79)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俞有钱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顿觉侄女的话就像是一盆兜头而来的冷水一下,浇灭了他所有美梦——赚到钱会花出去。

“钱先存着,不管你爷有没有苗,现在没有人会卖田。”俞有钱刷的站起来,气咻咻拿上账本钱箱子就走,赵娟抱着女儿赶

忙跟上。

俞荷摊手,她也没干什么呀!

李二娘只笑着摇摇头。

“俞荷啊,你得监督你爹考秀才,你爹考上秀才有二十亩免税田,我做主给你挂三亩。”马三面看在眼里,半开玩笑说。

俞老头恰门里进来。

“说什么呢?这么高兴。”好久没见过老婆子这开怀笑了。

“没什么。俞荷现在是家里最有钱的人。她存了有二十五两铜钱。”马三面小声和丈夫说。

爷奶要说悄悄话,俞荷拉着阿娘回屋,马上给她二两,说给自家做夏天穿的薄衣裳。

“阿娘,我也太能干了。”取了前面存的四两多,放一起又数了一遍,俞荷抬头葡萄眼望着李二娘。

“你能干。”李二娘摸摸俞荷的脑袋,悄声说:“不要让外人知道。”

“嗯。”

俞有钱给赵娟看账本,他买的鸡有三十文的,有四十文的,最近也有公鸡五十文,母鸡四十五文,这样算,账本上余钱又够本。

“俞荷真聪明。要是鸡价涨了怎么办?热天只怕生意就没这么好。”

赵娟又看了眼账本,这样算的话,他大姑父的卤肉摊也很赚钱呐!

“你忘了,夏天有来往的商船,有比这多的,没有少的。怎么说一天十只肯定能卖完。”

多了处理起来也累,这钱他得先给家里买五百斤的杂面,爹娘侄子们帮了大忙。

“你还不如每个孩子再给三十文的零花钱。”赵娟建议道,杂面也买。

晚上,成文七个孩子就收到了俞有钱给的三十文零花钱。

“三叔,连生四个也有?”俞荷拿好自己的笑着说。

“有,都有。明儿我就给他们。”

俞有钱第二天一上街,就给连生四个发了三十文零花钱。

“他们自己有呢!”俞有花忙着给客人拌肉。

“家里孩子都有。”

连生连鱼在做肉夹馍,摊位上等了好多人,看得俞有钱跟着眼热。

旁边成武的摊子已开张也坐了人,俞荷买的新碗用了十多个。

本来姐夫卖肉的肉摊被挤到一边,早上送过走几个主顾,肉也不剩什么。

“俞小哥,老样子!”烧鸡终于开张。

“好嘞,一大一小要两只,对吗?”俞有钱回神,笑问道。

“是。你们这散摊子,比饭馆一天都挣的多。每个月出200文的税,你们三家摆摊真合算。”

“香料贵,小本买卖,没多少利钱。”

三月初八,学堂放了十天农忙假,家里的生意全歇了,留李二娘在家做饭,赵娟看孩子,全家老小都下地插秧。

十亩田的水稻,忙了八九天才把秧苗插好,人累的够呛。

俞荷洋芋地的草长出来,俞老头傍晚都会去地里拔草,辣椒苗还没出来,一看到这么大一块地空着就心疼。

番麦棉花花生冒了头。红豆小米高粱芝麻南瓜出来的很多,不用补种。

没想到地边的花椒树都活了,果树活了八棵,有两棵柿子树没动静。

三月二十五东林寺有庙会,白水镇要连着唱三天三夜的大戏,镇上专门组织小商贩摆摊。

戏场在东街,闻讯顾大安花了半两银子先租了三个摊位,等着衙门抽号,成文回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俞荷。

“阿奶,除了阿爹教书,三婶带娃,我们都去摆摊挣钱,除过成本所有利钱都算家里的,给阿爹买书笔墨纸砚,给大家做衣裳,买面等花销用。”

俞荷先找到马三面谈,这是个赚快钱的绝佳机会。

“我们蒸面皮米皮卖。鸡请宋阿奶帮忙杀,一天只准备二十只。今晚就做一盆凉粉,明天让成武哥开始试着卖。”

马三面听了俞荷的话,先去厨房泡了三碗荞珍,能做二十多斤荞粉的量。

回来,把大家都召集到正屋商量摆摊的事。

大家同意,心里不太愿意的,比如俞有钱,也不敢有反对意见,毕竟家里有钱,他负担也轻点,总不能看着老子娘吃粥,他一个人吃肉吧。

“俞荷,你来安排!”

“好。米皮晚上做好,白天我娘在家蒸面皮,成武哥带着小哥龙龙摆摊,二婶二叔一个摊,三叔和大哥三哥一个摊,阿奶和阿爷就负责家里镇上送货,我准备配菜,我姐帮忙给阿娘打下手。”

谁还有问题,赶紧说。

“成文成义要请假,这不好吧!”马三面犹豫,镇上人多眼杂,传出去不好听。

“那就让阿奶给三叔帮忙,大哥三哥继续上学!”

“不,我也要去摆摊,三天能学个什么,用些功,时间就赶出来了。”成义不愿意,先开了口。

“阿奶,我也没问题。”成文觉得自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那就请假,明天还要再买一个摊位,得准备齐全配料,米面和做荞粉的荞珍,一家人都不得闲。

马三面一着急,晚上就带着俞老头去村里用石碾和罗罗筛出来二十斤荞珍。

趁夜,俞有钱去岳家,叫两个娃他舅二十五来帮忙,还把大石磨从赵家借了来,后院柴棚子里绑上杠杆,推起来轻松,米浆也出的快。

石磨当晚就安装好,磨了米浆,又过滤一遍,蒸出来的米皮雪白透亮,没问题!

三个时辰后,马三面起来做荞粉,唐大丫换了成武蒸米皮,为了冷的快,马三面将二十多斤荞粉舀在碟子碗里。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