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86)

作者:插柳成荫 阅读记录

“再便宜也不能收。”俞有钱笑着说,可能是受父母多年的影响,他渐渐的也长了野心。

顾大安有些惊讶,回去就把这些话和现在眼里只有钱的俞有花说了。

“确实不一样了!”不爱钱了,那他要什么?

“我是不是回家瞅瞅?”俞有花忙问。

“要么去帮忙收水稻,要么八月十五回去过节。”

现在没理由回去。

“对了,有个借口,我要盘下馒头店旁边的铺面,张家要五十两。我们回去借钱。”

“你疯了吗?”俞有花一把捂住丈夫的嘴,幸亏四个儿子分房睡了。

“我没疯。你听我说……”顾大安分析利弊,叨叨了半晚上,俞有花只记得不能问娘家借钱这一点。

五月二十八,顾大安俞有花带着四个孩子喜气洋洋来俞家走亲戚。

“今天生意没做?”马三面等女婿进门就问。

“娘,我们在摊子对面馒头店旁边买了一间门面,花了这个数。”

四十五两买的,衙门过了红契。

“你们这胆子大,怎么不回来和我们一起商量商量。”马三面给她胳膊上一巴掌。

“娘,大张老板卖的急,我们没有时间回来商量。他那铺子从开年到现在一直没租出去。他想到县里置业。他儿子在县里私塾读书。”

为了儿子就能卖房?

“他家一院子房子呢,我买的这间也不算最好的地段。”俞有花连忙解释。

马三面惊讶过后立刻想通,换上笑脸,大女婿做事沉稳,铺面买了正好卖肉,免得冬天大半夜的外面受那份冻罪。

“这是好事。”

俞有花领了母亲的意思,又说给正房和顾大安闲聊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听。

“速度也太快了!怎么才说起,就买了。”俞有钱拍拍顾大安的肩,起身笑着说:“我去河里钓竿鱼,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中午,上学的俞荷几个,就吃上了红烧鱼块和五花肉炖豆角,白菜丝盖米饭。

“阿爷,家里来客人了?”

“你大姑父和你大姑,说在他们对面馒头店旁边买了一个门面房。来家里报喜。”

俞老头特意看了俞有地一眼,把最后一块红烧肉夹给了他。

“大姑真厉害。”俞荷跟着高兴,吃了一口饭,笑着说:“大姑父冬天卖肉也不冷了。”

“是啊。不冷了。”

“摊子不摆了,那俞荷在哪里卖烧鸡?”俞梅替妹妹操心。

“我还是在码头卖胡辣汤,七八月开始卖到冬月底,卖的快做的也容易。二哥要是愿意,和我一起去码头摆摊。”俞荷飞快的解决了一块红烧鱼,抢答道。

烧鸡不卖了?

成武和龙龙都听俞荷的,成城细嚼慢咽的吃肉没当回事。

等他们吃完饭,俞荷俞梅成城龙龙去洗饭盆,俞有地进办公室看书,然后俞老头驾车带着俞荷一起回家。

“阿爷,我感觉番麦都快能吃了!”

“阿爷,我的洋芋种的早,应该都结果了。”

“阿爷,我发现你和阿奶最喜欢我阿爹。”阿爹都三十岁的人了,阿爷每次都还要给他夹菜,俞荷笑着说。

俞老头一笑,道:“你哪看出来的?”

“我眼睛可厉害了。”看阿爷背着身,俞荷躺在牛车上哈哈笑。

果然是呐!

“我知道阿爷的秘密。”笑着,俞荷顶着一头稻草坐起来,低着头再看看阿爷的眼睛,小声说:“阿爷,我阿爹是好大儿,你看他多孝顺,对我们又好,还爱护两个弟弟。想来,小时候给弟弟喂了好多顿竹笋炒肉片——”

那时候家里穷哪里吃得起肉,俞老头从共情中猛然觉醒。

“啥是竹笋炒肉?”

“就是我阿爹拿个竹棍,一会儿给我二叔屁股上打几下,一会儿又在我三叔屁股上来几下,打的他们的屁股一道道的红,哇哇大哭,就叫竹笋炒肉片。”

“阿爷,你知道的还是太少了!”俞荷狡黠笑着说。

“没你知道的多。”

五月三十,俞有地休息,早起就问俞荷要不要上街换钱,他知道个钱庄价格公道。

“阿爹,去去去,我要抱着银子睡觉。”

俞有地背着钱箱子带俞荷去白水镇,俞荷回头看,哥哥姐姐都不去吗?

走进顾家钱庄,俞有地先把她的二十五两铜钱换成二十四两银子,自己用银子兑换了两张五两的银票。

“阿爹,我要十两银票。”俞荷让他低头,在他耳边小声说。

俞有地就用她的十两银子,给换了两张五两的银票。

“客官,顾家钱庄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号,不用担心!”

“多谢!”

俞有地把俞荷放在顾家摊位上帮忙,说他要去书店买书买纸。

俞荷觉得今天阿爹有点不对劲。

“俞荷,这么热的天,怎么还跟你爹上街?回去的时候让大哥背着你。”俞有花给小侄女一个小板凳,让她到对面屋里去纳凉。

卤肉和肉夹馍还在这边摆摊,丈夫想整修房子再选个好日子开张。

“来半斤卤肉。”看见熟人的胡管事拉着脸,语气生硬。

“是要这块吗?”俞有花给她看卤五花肉。

“切半斤,凉拌了。”

俞有花一片片切的菲薄,倒进盆里,放炸花生香菜葱,舀盐蒜汁辣椒油,最后淋一圈醋。

“这是十五个钱!”胡管事昂着头,说。

“慢走。欢迎下次再来。”俞有花把钱装进钱箱子里。

夏天一斤卤肉卖三十文?

看到俞荷一脸的吃惊,俞有花笑着,说:“这时候人都忙,胡家更忙,街上你别看人少,可码头上人多呀,等会到饭点来买肉夹馍的人才多。

上一篇: 故人来 下一篇: 和疯批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