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元旻一直阴晴不定,没什么心思检阅军队,只换着法儿地夜游、摆流水席、饮宴。
直到八月十三,一封八百里加急从昇阳送抵武原,元旻瞥见那桃花笺糊成的信封,霎时精神大振。等不及入夜,匆匆接过信直奔书房,展开信纸后却是一愣。
随后,脸色阴沉地看向天枢:“开阳他们还未回柘枝城么?”
天枢正迟疑着,门外骤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是天权一路狂奔而来:“陛下,朔门关有异!”
元旻忙斥退所有仆婢:“进来说!”
天权会意,进屋后飞快掩上门:“斥候营在朔方门外发现了长公主。”
元旻看了看手中的信,又看了看臊眉耷眼的天权:“杵在这做什么,还不去接公主回来?”
天权埋下头,沉声道:“朔门关外有骑兵游荡,就这样开门接回来?”
元旻:“接,加派人手守好,泱泱大国,居然都护不住一个王室贵女,岂不令列国耻笑?”
目送天权走远,元旻继续吩咐天枢:“尽快召回开阳,让他把这些时日柘枝城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全部理清,再来禀朕。”
“召国尉入书房议事!”
说完这句,他将信纸揉成一团、往书案上重重拍下。平复半晌后,竭力压制暴怒,又将信纸舒展开、摊平,逐行逐句地细看。
那张弥散着浓浓药味的桃花笺,运笔虚浮,寥寥数语,内容却惊心动魄——
北宛内乱,冯栩率三千狼卫、瓯托部及哲里木部共计三万精兵控制了柘枝城,参与那达慕节的二十三部单于慑于其暴戾,尽皆臣服。弑兄篡位之后,冯栩大肆屠戮城内官民,留驻城内的隐蝠卫、延恩侯阖府上下俱丧身于乱军之中。
先王遗孀元昙貌美,冯栩觊觎已久,强占寡嫂……
第106章 惊弓之鸟
朔宁边户都督府建在半山腰,从门前空地极目远眺,武原县尽收眼底,街区规划得十分齐整,青灰色的硬山屋顶罗列有序,宽阔笔直的街面可容数骑一路狂奔。
武原城往北,危峰万仞界南北,朔门关据守天险,乌兰山巍峨入云、北宛一望无垠的草原…
元昙被一顶软轿抬进都督府时,暮色乍起,山上山下各屋舍的窗口,正稀稀落落亮起一盏盏灯火。
元旻正在书房读冯栩派使者呈递的国书。
所有邦交条款与冯彬在位时别无二致,同样的臣服、同样的岁贡、同样地请翊使驻柘枝城“指导”内政,就连联姻的阏氏都是同一个人。
元旻简直要被冯栩的无耻气笑了。
“谋害朕一手扶植的汗王在先,屠戮我大翊使臣在后,甚至欺辱朕之亲妹,做尽禽兽行径,先斩后奏,还来觍颜求娶我大翊公主。”
“竖子尔敢?”
元晞叹了口气:“北宛的王位继承历来如此,否则每代汗王怎么生那么多。”
元旻幽幽嘲讽:“子嗣不死绝,争夺不休、刀兵不止,朕以往只听母后略微提过,近几年亲眼目睹,着实独特。”
是挺独特,生一窝儿子、养一窝蛊,传一代王位、屠几遍城。
元晞觉得很难评,转了话头:“那王上的意思是……继续战?”
“先不急,等七妹妹和开阳回来,摸清楚前因后果再做打算”,元旻默了片刻,“当时一听阿彬找回胞弟,就觉着有些不妥,不成想一出手就搅了个天翻地覆。”
元晞也颇觉头疼:“好容易等那拨有力争抢的人死绝了,才送冯彬回去,不知这冯栩是哪儿冒出来的,才十九岁就如此厉害……以往竟从未听说过。”
元旻冷冷道:“从哪儿冒出来不要紧,想篡权夺位也不要紧,他不该先斩后奏,杀了冯彬。”
天权在门外奏报:“陛下,七公主到了。”
元旻忙起身,大步流星迎了出去,元晞也紧随其后,边走边关切地问:“阿昙可还好?”
天权低下头,默了一瞬,艰涩地说:“不太好……”
婢女掀开轿帘的刹那,借廊下幽微的灯光,元旻看清了轿中的女子,蓦地愣住了。
岂止是不太好。
脸颊凹陷,苍白如纸,眼神飘忽不定,去年的衣袍已显得宽大,松松地罩在她身上。
元旻再是对崔夫人不满,斯人已逝,见她如此凄惨,也不禁恻然。
元昙对上他的目光,打了个冷噤,又往后瑟缩了点。元旻不由放缓了声音,温声道:“阿昙别怕,是四哥。”
元昙一瞬不瞬注视他半晌,抚了抚左边手腕,像是下定决心,试探着往轿子边缘挪了一些。他向轿内伸出手,元昙又往外挪了点,忽然伸出右手,紧紧攥住他的袖子。
元旻这才发现,她的手心全是皮肉磨烂后结的厚痂。
下轿时,她的腿绵软无力,每步都踩不踏实,被轿子的抬杠绊了一下,整个身子歪倒在他怀中。
元旻忙就势搀扶住她,几个有眼色的武婢已抬来一架贵妃榻,想要将她搀到榻上。岂料别人一触碰,她便发出恐惧的尖叫,颤栗着将那袍袖攥得更紧,往兄长怀里钻了钻。
元旻活到二十多岁,身边的女人要么如冯姮那般沉稳大气、要么如舜英那般坚忍果决、要么如元晴那般英姿飒爽,极少有人如此娇怯怯、柔弱弱地依赖着他,好似离开他的视线就活不下去了。
不禁软了心肠,示意武婢将贵妃榻抬进书房的云母屏风后,任由她攥着衣袖,将她打横抱起放到榻上。
“四哥不走,四哥在这陪着阿昙。”
元昙的目光在他身上逡巡半晌,终于乖巧地点了点头,缓缓松开了他的袍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