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二人虽没有寻常夫妻关系,但这些事,她坚持要做,沈邺拒绝不过便也习惯了。
等习惯的松了手,他才身型稍僵道:“让、让疾风来吧。”
朱婉殊笑道:“他粗手笨脚,你怎么也不带个侍候的丫鬟来。”
沈邺:“不习惯。”
他说完,意思虽是说习惯了朱婉殊来帮他的意思,但又怕她多想而放不下,忙改口道:“走的太急了些,等落府后,再置办吧。这么早,你来寻我可是有事?”
朱婉殊手下顿了一瞬,便又若无其事的继续为他规整着。
道:“正是为着你落府一事。”
“这些日子坊间有些难听之声,和离之后你便又离府, ”她轻笑一声,“也是令人意外。”
沈邺有些难为情,道:“我知、我以往实在、窝囊,也让你在国公府备受委屈。”
朱婉殊笑道:“我不是来与你追究的,只是昨日前去国公府,正巧碰上了殷姑娘。你母亲此番做戏,实在太无所顾忌,且难听进一句。
殷姑娘也是看不下去,便为你出府寻了个由头……”
她将昨日之事大致说明后,又道:“我想来,这必然只是个由头罢了,便想着来知会你一声,以免在你母亲那边露出破绽来。”
沈邺看着低头为他整理衣襟的人,轻声道:“婉殊,多谢。”
朱婉殊能寻去国公府的这份心意, 沈邺实在愧对。
她轻笑道:“你未免谢得太过严肃了些,说到底还是该谢殷姑娘才是,以我之力压根拿你母亲没有办法呢。”
沈邺点头道:“不知殷姑娘今日可醒了来,若是不好,我当真罪过。”
朱婉殊扯平整他的衣袖,正了官帽后道:“依着昨晚派去问询的人所说,苏宅中答他问安的人看着并未严正以待,想来该是无碍。时候不早,你先去早朝吧,一会我再去看看殷姑娘。”
此刻这般光景,与以往他们在国公府时好似什么都没变。
只不过那时候,她为他整理的并非官服罢了。
沈邺:“好,寒天地滑,你注意些脚下。”
朱婉殊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
宫中。
早朝散后,沈邺快走几步去追了沈国公。
他们父子二人在朝堂之上,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个遁在角落,不发一言,
一个惯会舌战群雄,深得陛下重用。
沈国公看了一眼身旁不言语的沈邺,问道:“找我有事?”
沈邺打量着他父亲,二人一府时对话也并不多,父子关系生疏的很。
但他爹,终究是他爹。
沈邺道:“元大人,我爹他……在何处?”
沈国公皱眉,一张脸上尽是难解,“元大人?你魔怔了?你爹我不是在你眼前吗?”
沈邺惊道:“父亲?”
沈国公继续往宫外走,嘴里念叨着:“傻儿子啊傻儿子,也不知方才大殿之上那般是谁上了身。”
沈邺眉心一拧,几步追上。
气恼道:“我父亲,究竟在何处?”
不得不说,崔林之模仿沈国公的神色姿态简直与他本人如出一辙。
崔林之笑道:“放心,他活着在。”
沈邺:“那、元大人预备何时走?”
崔林之好笑,这话说的像他此刻是上了沈国公的身似的。
“一时半会不走,我不走你爹他也乐得高兴,所以儿子你也安心吧。”
他这般答话的语气,像是心情不错。
沈邺这么想着,也就直接问了出口:“元大人心情不错?”
他今晨还听朱婉殊说昨晚见到的国公,大不一样,又急又燥,实在费解。
缘何过去一夜,他这心情收拾的反而比以往更好了?
崔林之拿着长辈姿态道:“别瞎喊了,隔墙有耳没听过?叫爹爹。”
沈邺:“……爹爹心情颇好?”
第402章 子嗣
崔林之双手一背,道:“好过一日,坏过一日,不过一日。”
颇有些佛学禅意。
沈邺想着崔林之若要长久、多次套他父亲的壳,自然是不会伤他,便也不再去追。
看着他人还未进宫门,便被裴公公追了上来。
二人不知说了几句什么,崔林之便转了方向,随裴严走了。
……
周帝内殿之中。
周献是被他当庭留话随着他一同进的内殿。
周洄道:“距朝京节仅剩九日,你与燕将军二人可还顺利?”
周献回道:“一切顺利,陛下安心。”
周洄看着他再规矩不过的礼,端起茶杯,笑道:“献儿当真是长大了,父皇还有些不习惯你这般正经。”
以往周献随他回内殿,不用他发话,便会再自觉不过的坐在另一侧位上,一口一个父皇,顺便抱怨何不直接免了他如石雕罚站般的早朝。
周献松下三分劲,道:“这不是怕太过吊儿郎当的让父皇忧心嘛,护卫的活可真是不轻,父皇为何不直接交由燕老将军全权负责呢?”
他语气间照样带着几分抱怨与不愿。
周帝哼笑一声,反问道:“何需父皇费些口舌再与你讲一遍?道理你都懂得。”
护卫这差事,作为帝王,绝不可仅依托于某一方的人。
这犹如赌博,拿帝位,拿性命做赌。
既往的护卫职责,在三千营与皇城司,两方谁也不服谁,便是再好不过。
而今年,他一换便换了两帮人。
不管是三千营还是皇城司,在接到消息至今,日子都算不得好过。
猜忌、畏惧,皆忧心是否犯了大错,后脖子凉的很。
最害怕的,自然还是那本就意欲在朝京节有所作为的三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