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希尹点头道:“我朝初立,物产尚且不丰,通商很好,只不过这前者尚且应当商议。”
完颜晟皱眉,“还要商议?”
希尹耐心解释道:“和谈当然是要来回拉扯,怎可事事如宋人所愿?说要将所有宋人送回,但陛下可知不少宋人妇女已经在金国落地生根,有的甚至连孩子都怀了,难道要将他们的妻女带走吗?再者宋国女人当家,皇位不稳,徽钦二帝在我们手上有大用,怎可如此草率?”
完颜晟知道对方说得有道理,可他现在忙着削弱国内贵族,赵淳楣皇位不稳,他又何曾稳定了,自古掌权者都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只有跟宋国和谈了,他才好进行下一步。于是便开始与臣子们辩驳,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好半天。
就在此时,外面侍卫禀告,有大宋那边传来的密保。
完颜希尹作为国相,本身就管着情报文书方面,结果信件先查看一番,然而只一眼,他就面色大变。
长叹一声,将信递给皇帝,“既然如此,就依陛下所见,将那两位皇帝都带回去吧,不过动作要快,最好赶在入冬之前。”
周围人还在奇怪他怎么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然而在阅读了密报后,很快皱起了眉头。密保很简短,概括下来只有一条信息。
大宋皇帝赵淳楣……有孕了!?
……
说实话,当得知自己有身孕的那刻,赵淳楣本人是懵的,虽然两辈子加起来快四十岁了,但对于成为“母亲”这件事,她从未考虑过。
然而比她还迷茫的是身边的臣子。毕竟“皇帝”与“怀孕”两个字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尤其是在赵淳楣在朝堂刚刚站稳脚跟,拿出了一份
十分完美的答卷,让众人短暂的忽略了她的性别,此时这个消息就如同一盆凉水当头泼下,使得朝臣再次躁动起来。
当亲信将此事禀告后,赵淳楣平静地颔首,回身与周围笑道:“看来过了这么久,大家还没接受我是个女的这件事。”
闻焕章难得面色冷硬下来,皇帝成亲这件事使他全力推动的,为的就是尽快留下继承人解决现状。然而即便他算无遗策,也终究没敌过迂腐之辈心中的偏见。
“既然如此,官家何不挑几个出来杀一儆百,如此也算止住乱局了。”
赵淳楣有些惊讶地挑眉,看来闻先生这次是真气狠了,连暴力手段都打算用上了,思考片刻,微微摇头道:“越是人心浮动的时候,反倒越应该稳住。抓几个典型倒是容易,只不过如此倒显得我自己心虚了,还是一切照旧吧。”
此时一旁的花荣也十分焦急,他身为皇夫,如今基本上是不参与朝事的,只不过此事也与他息息相关,尤其是听到朝野议论,导致花荣莫名生起一股子愧疚感,忍不住开口道:“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
“自然不是,办法嘛,倒也有。”赵淳楣安抚地看了他一眼,之后让手下官吏拟定了道旨意,擢张邦昌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即日上任。
尚书右仆射又名少宰,在此时大致可以翻译为副宰相,地位仅在太宰之下。张邦昌当年因为顺着赵桓心意反对李纲,遂被升到这个位置,如今也算官复原职了。
他在二帝北狩后被金人立为皇帝,还与徽宗的妃子勾搭上,本是重罪中的重罪,只不过赵淳楣未曾追究。为了表忠心,在太原称帝之时,其上下奔走,堪称舌战群儒。回京后朝廷将他曾经的宅院归还给他,之后一直没有消息。
这期间张邦昌本人也蠢蠢欲动过,皇帝成亲当日他还写了好几首不错的文章祝贺,只不过赵淳楣一直没怎么理他。
至于现在将其推出来嘛,原因也不言而喻。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今京中的这些官员,基本都是屈服于金国的淫威下,或多或少犯过错误的,但不管是谁,犯的错都没有张邦昌大!
结果呢,这家伙不仅没受罚,还能继续做百官之首,简直岂有此理!不必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众人的注意力必定被张邦昌吸引。
此举相当于在朝廷上立了个靶子,而面对这颗有毒的饵,张邦昌为了以后的仕途,怕是也只能心甘情愿地吞下去。
官家,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的?难不成她当日在见到张邦昌的时候就料到有这么一天了?
闻焕章突然有些恍惚,回忆起当日去太原,赵淳楣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带上张邦昌。
“先生、先生?”
男子回神,对上上头之人关切的目光。赵淳楣有些不好意思道:“先生劳苦,只不过眼下你资历尚浅,屈居于张邦昌之下,倒是委屈了。”
闻焕章不敢细想,连忙恭敬道:“官家不以臣卑微,许高官厚禄,能为朝廷效力,已是三生有幸。”
旁边的花荣史进听他这样讲纷纷讶然,尤其是史进,直接笑道:“许久未听先生讲这些文绉绉的话,冷不丁一下子怪不自在的。”
闻焕章瞧着心无城府的两人,心中微叹,但也反应过来,马上调整了下状态,回到曾经的态度。
龙椅上的赵淳楣似乎是没注意到这些小插曲,简单商议了一些事后便回去休息了。
之后的日子果然如预料的一般,大臣们皆将矛头转移到张邦昌身上,而张邦昌作为历经大起大落的,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奋力反击下,成功地将炮火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
五个月后,赵淳楣成功产下一女婴。
第89章
赵淳楣的怀孕不光是引得大宋朝野震动,就连金国也不得不跟着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