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想当国师的我却成了太子(484)

作者:青鸟临星 阅读记录

竹精点点头什么都没说。

梦林找来了一群小妖怪,足有百数之多,还灵也没想到他会找来这么多,有些吃惊问道:“你调来这么多妖,联盟那里没有抗议吗?”

梦林一脸理所当然说道:“弟子说您有事吩咐,他们就都来了,那些主管要不是脱不开身,可能也会想来。”

梦林甚至都没提出事情做完会有贡献这些小妖怪都来了。

他看还灵一脸惊讶的模样忍不住心想:他的师父一点都不清楚自己在联盟里的号召力。

最初的惊讶之后,还灵点点头说道:“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这事情不难是个水磨功夫,问问他们有谁看得懂图纸。”

他本来想选一个能看懂图纸的,结果没想到梦林出去一趟带回来了十五个小妖怪。

还灵颇有几分意外,这些小妖怪居然都会看图纸,看来也都是努力学习过的。

他将图纸递过去说道:“去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吧。”

他的图纸除了法拉第笼的完整形态以外还有分解图,甚至确切到了金属网每一个网眼多大都有标注。

只要按照图上的制作压根就不会出问题。

小妖怪们小心翼翼地拿着图纸,上面的那个东西看起来很奇怪,像是鸟笼,但看尺寸比鸟笼要大许多。

难道这是为了关鸟妖用的?

这些小妖怪里也有一些鸟妖,看到笼子就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小心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副盟主。

还灵并没有等他们仔细看图纸,这是匠妖私下里该做的事情,他继续吩咐说道:“这个笼子需要用到铜矿,你们安排人去找乌咚交接,我会跟他说一声。”

还灵手里有不少铜矿,实在不行还能把钱币融了去做法拉第笼。

反正他钱多得用不完,只不过有些奢侈罢了。

不过没关系,他付出得越多,白衍流跟大秦绑定的就越深,就算以后白衍流渡劫不再需要大秦提供修炼所用也能落下个人情,至少在需要他帮忙的时候还能开口。

还灵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作响,安排好之后,他也没完全盯着这件事情,而是开始写信给北地郡守。

北地郡守是他熟悉的郡守里最有上进心的,只不过他还年轻,想要升到中枢功劳还差了那么一点。

当然如今的大秦也不那么讲究什么资历年龄之类的,但所有的破例其实都是给人才的。

北地郡守本身算不上差,好歹也是做到郡守的人,但要说多么天才也不算,只能老老实实熬着。

还灵决定送他一份功劳,让他去传布粮种。

之前扶苏并没有选择北地郡,北地郡那里水土并不十分适合麦种生长,要说粮种在那里肯定也比之前收获多。

只是扶苏想要一个开门红,北地郡的粮食产量就算是翻倍在全国也不够看。

所以他选的都是土壤肥沃的上等郡,可上等郡的郡守怎么敢随便动?万一粮食产量不够,到时候郡守才是那个倒霉的。

这才是扶苏推广不开的真相。

北地郡守回信很快,他显然也一直在打探新粮种的事情,有心想要自请,只是没有门路搭上大公子。

至于公子还灵……他也不敢随意打扰,他只是一个小小郡守,人家是公子,就算有商会牵连也不代表他们真的能平起平坐。

汉中和河东两郡的郡守尊卑不分,他估计早晚要出事情。

不过这样一直干等也让人着急,后来北地郡守一咬牙一跺脚想要联系还灵,结果还灵跑到了楚国去搞事情。

现在还没等他写信五公子就来了信,他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回信,要知道现在传布粮种的任务可是在五公子手上。

不过,期望是一回事,该问的还是要问清楚,所以他在信里先是表达了欣喜之情,然后就开始询问麦种是否能适应北地气候,能够产量多少。

种植了麦种的地方跟北地郡有些距离,他费了好大心思才打探到一二,产量果然不错,只是在人家那里好,不代表他这里好,自然是要问清楚。

还灵没有写信,他干脆对着梦林说道:“你去喊九柘来,我有事情让他做。”

九柘来了之后没有着急进值房,而是在外面将身上的土都清理干净才进来问道:“公子有何吩咐?”

还灵看着他脑袋上还挂着两根干稻草沉默了半晌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去了?弄得这般狼狈。”

好歹是妖怪,保持身上整洁比凡人要容易,九柘这个形象让还灵怀疑他是不是跑到稻草堆里去打滚了。

九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没顾上。”

如果说之前被还灵安排着培育种子是他需要这个工作让自己留下来,那么现在他是真的沉迷其中了。

妖怪也是凭借着术法才能让自己保持干净,如果忘了用术法,那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

还灵说道:“把你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去北地郡一趟,给那里的郡守解释一下新品种的黄豆。”

九柘一听有些不乐意说道:“属下手里的粮种还在培育呢。”

还灵有些好奇问道:“你现在在培育什么新种?”

“黍!”九柘眼睛亮亮说道:“已经有一点眉目了。”

黍啊,这东西就是黄黏米,虽然也是粮食之一,但是感觉不如小米适用性广泛。

不过还灵也没有打击他,只要肯用心研究就是好的,从黄豆之后他就没给九柘定任务了,他能自己找方向也不错。

还灵轻咳一声说道:“那就先让你的徒弟研究一下,我现在需要传布黄豆新种,北地郡守十分积极,但有些东西在信里又说不清楚,现在除你之外呢,也没有其他妖更了解黄豆,自然是你去一趟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