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综]三世书尽谢兰幽(176)

作者:晓泪 阅读记录

谢兰幽却没察觉他的心事, 由自笑道:“你等着吧,不出几日,必有好消息。”想到刚刚占领三界,手上事情繁多, 不克久留,于是对无天道:“我还有事,回去忙了。”无天不知如何与她说话,只胡乱点点头。

谢兰幽转身去了偏殿,见到殿中诸人俱在忙碌,也坐了下来,拿起卷宗翻阅起来。这些卷宗俱是天庭现属人员的档案,谢兰幽比对着这些年的政绩记录,将其中能干的挑出来,以待后用。

此时无天只接管了天界,地上的诸般地仙,如龙王、山神、河神等都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谢兰幽见到有清正干练之辈,就直接以天庭的旨意将其迁生,那等无能之辈便遭贬谪。至于天仙中有所作为之人,则被送到王璇处记录在案,划为重点劝降对象。

在黑暗之渊三百年间,谢兰幽早对如何接手三界有所规划,并且以此训练众妖魔。只是这世间万事说易行难,开头又尤其困难,即便是有所准备,当真动起手来,众人也是给累的精疲力竭。

幸好因天界时间流逝太快,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谢兰幽特地把处理事务的偏殿,设在了灵山脚下的凡境之中,若是在天界做事,一日之内要处理仙佛两界和地上一年间的事务,那可真是不如投环自尽的痛快。

虽说如此忙碌,谢兰幽仍是抽空前往冥界劝降,虽然总是无功而返,谢兰幽却分明见到松动的痕迹在慢慢产生,她自是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因而并不气馁,仍是年年前往,放在旁人眼中,只当她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这日事务稍稍松快些,谢兰幽便去了冥界。灵兵一路护送到关押众圣的监牢前。她进去时,正有只松鼠精坐在牢房跟前的石椅上,捧着一张邸报一板一眼的念道:“自黄河龙君敖清上任以来,两岸的水患减少了大约……啊,军师来了。”

谢兰幽接过邸报看了看,见黄河在敖清治下年年见好,心中不由欢喜。她打发松鼠精出去,自己在石椅上坐下,向众圣笑道:“你们还是不愿意看这些啊,看起来这些官样文章太无聊了,应该让写邸报的人用些白话,最好写的文采斐然,妙笔生活,偏偏连不识字的百姓都看得懂听得明白才是。”

药师佛听了冷哼一声,道:“你不要白费心机了,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我们绝不会看这要妖言邪语!”

谢兰幽听了也不气恼,将邸报折起来,放在膝盖上,向药师佛道:“您是不想看,还是不敢看?”

大力金刚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谢兰幽微微一笑,轻抚着邸报有些发毛的边缘,说道:“害怕看到三界离了这漫天的神佛,也照样日升月落。无天做了大雄宝殿的主人,世界不但没有一片漆黑,反而有能者得其用,有冤者得昭雪。害怕发现自己其实既没那么重要,也没有想像中正义,所以干脆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想,只要坚定无天是个大坏蛋的信念,就可以抱着这种想法过一辈子,不是这样吗?”

永柱金刚喝道:“住口!诸佛面前,岂容你妖言惑众!”

谢兰幽拿起邸报向他抖抖,说道:“诸位都是有大智慧之人,自无天入主灵山以来,三界间天界冤案平反一百余件,地界冤案平反一万一千七百余件。除此之外,多达七千个大小职位调动,当此乱世,做事的效率却比往年高了三倍,百姓祈求上天垂怜的祈愿少了将近一半,这些是欺世之言,还是大实话,大家自己心里应该有一杆秤才是。”

她转向三藏道:“大师,你刚才听到松果念的了,那个黄河龙君敖清,就是原来的泾河龙王。当年他虽洗去一身冤屈,但因已是魂魄之身,不能重回泾河为官,更何况此时泾河已经有了新的龙君,玉帝本要将他送去投胎,可是敖清毕竟在阴山背后呆的太久,魂魄受了侵蚀,只好一直滞留在地藏王菩萨处。无天上任以后,因为新任的泾河龙王是个贪得无厌之人,所以被罢免,嬴妖把敖清从水井里找了出来,让他从新任职。这个人是个能吏,不到一年,就把原来乌烟瘴气的泾河给整治了回来。此后连着四年,泾河上下没有出哪怕一丁点的问题。因为这样,去年考评之后,他就从泾河龙王,变成了黄河龙王。让有能之人得其用,让无能之人远离官职,这难道不是无天对三界做的好事吗?可这样的好事,以往没有人去做,要等到无天一个妖邪来做,自诩正派的仙佛们难道不应该为此感到羞愧吗?”

三藏生性诚恳正直,但一生的信仰又岂是这样容易松动的?他不愿意接这句话,只好问道:“可我不明白,如果无天已经把三界安置的如此妥当,谢姑娘也看不上我们这些自诩正派之人,为何还要年年来此,劝说我们投靠你们呢?”

谢兰幽听了这话,微微侧头,叹了一口气道:“因为我害怕。”

三藏原本只为岔开话题,不想听到这样一句,心中不解,问道:“你怕什么?邪不胜正吗?”

谢兰幽摇头道:“我看佛经上说,我佛释迦摩尼原是人间某个国家的王子,从小养在深宫,不知百姓疾苦。后来有一日,他无意间离开了王宫,来到凡尘,才知民生之苦,重于泰山。为了替世人找到一条超脱苦难,通往极乐之路,他在菩提树下苦修七年而得悟大道。是这样吗?”

三藏双手合十,念了遍佛号道:“我佛慈悲,确有此事。”

谢兰幽道:“可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我三……小白龙敖烈请他出手解救一个含冤而死,不得超生之人,他却说:‘我岂不知公理之重,然冤杀泾河龙君乃玉帝失德之事,叫我怎能当面揭穿?’这样的人,当真和为了世人之苦,放弃王子尊荣的那个人,是同一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