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铭川话没说完,余礼轻拍了一下他,接着道:“王叔,咱家柴也不多,但也能匀一点,只是匀给你了,若是旁人再问起……”
那王跛子也懂,马上道:“我便说川子砍的柴大多都卖掉了,这点也是我求爷爷告奶奶要的。”
余礼含蓄一笑,要李铭川去背了几捆柴给他,王跛子也好说话,马上就结了账。
李铭川等人走了,道:“若是明年不够用了,你还得上山去捡。”
余礼道:“我捡捡没事,倒是这个冬日里,若是许多人家都是这样没备足够的拆,那咱们还得把一部分的柴藏一藏好,怕是有不少人上门的。天气是冷,多的卖一卖也无事,就怕等我们只剩自己够用的了,也不停有人上门要分。”
李铭川细想确实如此,也不急着吃饭了,忙就把柴房里不少柴背到了地窖。
背完有些后悔,怕日后生事,道:“早知道不卖了,咱们总是要用的。”
余礼眯着眼睛问:“地不买了?先前还要去镇上做苦力呢,现下背个柴不必在镇上轻松?”
李铭川便闭了嘴。
第28章 腊八
第二日, 余礼叫上李铭川,去了余家, 问问有没有备齐柴火,大伯家那会是见着好些次堂哥去山上砍柴的,应当是够用的。
赵雨梅见着他们很高兴,连声问:“怎的这个时候来了?路上冷不冷啊?快进来烤烤火。”
两人没多待,赵雨梅本想留他们吃饭,也没留,只问了清楚就走了。
“有呢有呢, 你嫂子和小妹先前就时不时去捡些, 收稻后你大哥又专去砍了几日的, 够用了。”
余礼放了心, 回家后果然又有两户人家来问了,李铭川没多卖,每户卖了两捆,再有来买的, 都推脱了。有些出了堂屋往柴房张望的,李铭川也大大方方让人望。
冬至头一日,又下了雪。
冬至这日定是要吃饺子的, 没别的事忙,余礼就铆足了劲多做几个饺子的花样。
肉馅都调了三个,一个野菜猪肉的,一个菌子猪肉的,还有个做的辣韭菜配鸡蛋的。
皮子也做了白面的和玉米面的两种, 李铭川看了奇怪,问:“怎还花了心思做玉米面的?”
余礼笑答:“玉米面的饺子味道没什么特别的,但因着颜色, 能捏金元宝的样式呢。”
包饺子是李铭川不会的,他顶多把皮包了肉捏紧,但样子不好看,余礼边要他擀皮,擀皮的剂子也是余礼分好了的,李铭川只消擀就好,没别的要花心思的。
余礼喜欢吃馅少些的,但李铭川最喜欢塞满了肉胖嘟嘟的饺子,他便也各个口味包了不同大小的,只金元宝不同,金元宝要鼓鼓的寓意才好。
老人们口里讲的寓意,余礼是有些信的,特别是跟钱财有关的,是半点不愿犯忌讳的。
饺子打了汤,热乎乎的两大碗,晌午和晚上都吃饺子就成,大部分的馅还是韭菜鸡蛋的,咸淡适中,也很好吃。
这日还要做些炸豆腐,平常买豆腐都是买的嫩豆腐,炖汤和烧鸡蛋都好吃,但若是要做炸豆腐,就得买老豆腐。
豆腐是李铭川去买的,天气冷,两人也没有事事都一起做。买回来后,余礼手一挥全倒进了油锅里,噼里啪啦炸了起来。
炸豆腐不难,只注意火候时间就成,炸到金黄色余礼一块块夹起来,倒进些辣椒面和炸过的油,又倒了些芝麻进去,拌匀了香的很。
李铭川很喜欢,辣辣的冬日里吃着也合适,但余礼自己只觉得还成,调味是喜欢的,但他不爱吃老豆腐,偏爱嫩些的口感。
到小寒和大寒时,倒没下雪,但冷气积久了,给人感觉更冷些,晚上睡觉余礼的手脚怎么也睡不发热,还是李铭川上床后,贴着他才好些。
先前做地瓜粥没去换的干桂圆,李铭川还是提了几个蛋去找人换了,因为余礼要做腊八粥了。
腊八粥不难,就是东西要的多,稻谷精米黍米大豆绿豆红豆红枣桂圆八样食材呢。家里本只桂圆没有,但红豆做糕点用的多,也用光了,李铭川一齐换了一点过来。
换东西就是这样,拿自家有的去换别家有的,一次换不了多的,就能换一餐。
李铭川把东西递给余礼,道:“够咱们吃腊八粥了吧?红豆家里既用的多,开了春咱们就去镇上再买些。”
余礼看一眼,说:“够了,干桂圆还有多的,还能留着下次炖汤喝,不行泡茶也是好的。”
各种豆子谷子洗干净后,得在水里泡上一阵子才能煮,不然煮出的粥里头豆子会硬硬的,跟吃石子似的。
好的腊八粥定是豆子煮出来了沙,谷子煮出来了油的,抿一口都觉着软糯顺滑,余礼喜欢这种软烂的口感,一次喝了两大碗,难得的撑的不愿意动,李铭川边笑话他小馋猫,边去收拾了灶房和碗。
这段时日桥西村的河面上都结了冰,有不少调皮的小汉子都偷偷在冰上玩,若是被家里人发现了,定是屁股都要开花的,姑娘夫郎都秀气多了,哪怕出了门玩,也绝不到结了冰的河上去,只远远看着。
余礼数错了日子,在腊八节前就和李铭川吃了腊八粥,等到腊八当日,闻着了村里全是腊八粥的香味,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他同李铭川说起这件事,李铭川是向来不在意这个的,但见余礼有些闷闷的,便绞尽脑汁逗人高兴。
余礼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若是没记错日子,那也能赶上腊八节的热闹了,但他转念一想,对李铭川道:“要不咱们做些腊八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