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翻红闺女卷二:婚事不由人(6)+番外

作者: 八重樱 阅读记录

兰姨娘这么一说,沈州又有些不悦了。

两位老祖宗都到了,身为媳妇竟是迟到,这成何体统?

此时,红胭赶来,只道:「禀告大爷,坤哥儿突然肚子不适,离不开夫人。夫人说莫要因为她而耽误了大爷的生辰,带坤哥儿好些了,夫人便过来。」

听到是坤哥儿的事,沈州有些担心,「请大夫了吗?」

红胭说道:「请了,大夫说坤哥儿吃错了东西,上茅厕便能解决了。」

沈州一听,这才放心下来。

但凡涉及到坤哥儿的事,沈州都会特别宽容,他说道:「回去和夫人说,坤儿要紧,迟一些也没有关系。」

红胭应了声。

此时,沈妙开口说道:「父亲,妙儿给您备了礼物。」

沈州笑道:「哦?妙儿准备了什么?」

沈州这回生辰,沈妙可是费尽了心思。她拿出一盏花灯,花灯上写了寿比南山四字,只要一点上蜡烛,在烛光盈盈中,寿词会变成福如东海四字。

沈州一瞧,只觉有几分新奇。

沈妙笑意盈盈地道:「妙儿恭祝父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很好。」沈州笑不拢嘴的。

沈妙瞅了眼沈婠,眼里颇是得意洋洋。沈婠此时也站起来道:「婠婠备的礼物不及二妹妹的新奇,还请父亲莫要嫌婠婠手笨。」

沈州问:「你又备了什么?」

沈婠说道:「婠婠近来学了琴,便想着给父亲弹奏一曲。」

老夫人一听,倒是高兴了。

「这么快就学会了?」

沈婠笑道:「婠婠天资愚钝,也只学会了丁点皮毛,不算精通。」说罢,便有人抬来了一五弦琴,沈婠轻拨琴弦,弹了一首琴曲。

虽说不上极好,但也挑不出有什么差错。

老夫人显得比沈州还要高兴,沈州还未开口,老夫人便已是拍手称赞,「好,非常好。」

老夫人高兴了,沈州自然也高兴。

沈妙心里不满,嘀嘀咕咕了好几声。

就在此时,夏氏牵着坤哥儿姗姗来迟。

夏氏今日身着桃红牡丹图案云锦襦裙,发髻上戴着牡丹金簪,耳垂上是胭红的宝石,这么缓缓走来,优雅而端庄。

阳光之下,夏氏的脸红润红润的,一点也不像是病情刚有起色的人。

沈婠许久不见夏氏,这么一见,也不禁有几分惊艳,只觉夏氏极具丰韵。

沈州不经意一瞥,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想起了与夏氏洞房花烛的那一夜,喜杆挑起喜帕时,那一低头的风情点燃了小登科之夜的旖旎,就如同此刻缓缓而来的夏氏,沈州心中柔情四溢。

「外头匆匆忙忙的在做什么?」

兰香苑外,兰姨娘只见若干丫环手里捧着托盘,托盘上遮了胭红帕子,也不知摆了什么。但见他们行色匆匆的,所行方向倒像是通往茹苑的。

兰姨娘轻蹙眉头,遂遣了青碧去问个清楚。

须臾,青碧回来,面色却有几分犹豫。她瞧了瞧兰姨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今日兰姨娘心情本就不太好,见青碧这般模样,是愈发地不爽利。昨天夜里头老爷明明是答应了要来她这儿的,可结果一整夜都不见人影,她盼了一夜,心都凉了。

她不耐烦地问:「到底在做什么?」

青碧软声道:「姐姐别气,身子最为要紧。那些丫环只是往茹苑里送东西,兴许是大夫人娘家里送来的。」

兰姨娘一听,哪里还有不明白之理。

若是娘家的人送来哪需这么招摇,分明就是沈州所送,特地经过她的兰香苑显摆来了。

兰姨娘手里的帕子握得紧了又紧!

她千想万想也没有想到夏氏会以这样一种姿态出现在沈州面前,那一天的宴上,沈州的目光时不时就往夏氏那儿飘,毫无之前的冷绝之态。

夏氏果真好手段!

如此轻而易举地就夺回了沈州的心。

她咬牙道:「我们回屋里头去!」

一大早沈婠便带了霜雪和轻羽赶往茹苑,茹苑里新来了个嬷嬷,是夏氏娘家里送过来,在夏氏还未出阁前曾侍候过夏氏几年,姓何。

何嬷嬷来了沈府有好几日,也大抵认清了府里的人。

沈婠一来,何嬷嬷便含笑着道:「这位定是大姑娘吧,夫人时常在奴婢面前提起大姑娘。今日一见,果真是个可人儿。奴婢是新来的嬷嬷,奴婢给大姑娘行礼。」

沈婠连忙虚扶起何嬷嬷来。

「何嬷嬷客气了,我昨日还从祖母那儿听说母亲这儿来了位得力的嬷嬷,没想到今日就能见到。何嬷嬷不必多礼,你是母亲身边的人,无需行如此大礼。」

何嬷嬷说道:「夫人说大姑娘是个知书达理的,怪不得府里上上下下都如此疼爱大姑娘。」

第七章

沈婠笑了笑,说道:「母亲可在里头?」

何嬷嬷说道:「在的,大姑娘是要给夫人请安吧?」

沈婠颔首,「之前母亲病着的时候便一直想来的,无奈母亲怕过了病气给我,也一直不让我来。如今母亲总算痊愈了,我也能给母亲请安了。想必这一回红胭姐姐也不会拦我了。」

「哎,大姑娘真是孝心有嘉呀。」何嬷嬷说道:「大姑娘这边请,夫人正在屋里头和坤哥儿说话呢。」

沈婠进了屋里后,就见到坤哥儿坐在夏氏的膝上,两母子极是亲密无间。见到这样的场景,沈婠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娘亲也是这般疼自己的。

可如今娘亲被休,她连写封信也要偷偷摸摸的。

前些日子里托容先生送到兰城的家书,娘亲虽是只回了寥寥数句,但言语间里皆是对她的担忧和思念,最后娘亲甚至嘱咐她有这份心意便可,莫要再频繁写家书送来。

沈婠知道,娘亲是在担心自己所做之事会被沈府的人发现,怕她会给自己蒙羞。

沈婠心中酸楚无比。

若不是沈州!若不是夏氏!娘亲又怎会置于今日之地!

终有一日,她定要让娘亲风风光光地回京,一洗以往的屈辱!

思及此,沈婠定了心神,露出笑意施施然上前,她说道:「婠婠给母亲请安,母亲病体康复,婠婠不胜欣喜。」

「哟,是婠丫头。」夏氏放下了坤哥儿,含笑道:「来,红胭,快些搬张椅子来,莫要让大姑娘站累了。」

沈婠坐下时,夏氏又说道:「其实婠丫头你不必过来的,你的心意我也知晓。老夫人也和我说了,你近来课业繁重,学好琴艺要紧,请安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沈婠道:「母亲严重了,为人子女,孝道自是最为要紧的。」

夏氏捂嘴笑道:「坤儿,瞧瞧你大姐姐这张嘴,真是伶俐。以后呀,坤儿要向大姐姐学习,知道么?」

坤哥儿响亮地回了一句。

「知道。」

夏氏笑出声来,「好孩子。」

接下来,沈婠与夏氏说了些话,离去时,夏氏笑容可掬地吩咐着霜雪和轻羽,「你们俩要好好侍候大姑娘。」

霜雪和轻羽纷纷应「是」。

离开茹苑时,霜雪很是好奇地说道:「大姑娘,大夫人似乎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轻羽附和道:「兴许是大夫人知道大姑娘是个不好惹的,所以也不与大姑娘你为敌了。」

沈婠久久不曾言语。

半晌,她才道:「父亲过几日说要来考一考我的琴艺,霜雪,你去和兰姨娘说一声,接下来的想必兰姨娘也知道要如何做。」

如今夏氏风头正盛,不搓搓她的锐气,她心有不甘。

天一热,容铭就犯懒。他弄了一大锅的冰块放在屋里头,往竹席边的小案上摆了个从井水里捞出来的凉西瓜,往竹席上一躺,容铭便恨不得一辈子都黏在竹席上。

沈婠打从在忙其他课业后便很少过来,容铭偶尔会有些想念沈婠,尤其是沈婠身边婢女的手艺。不过有时候容铭又觉得沈婠不来也好,这也少了不少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