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重生:农门辣妻太惹火(258)

作者: 陌十柒 阅读记录

沈澜芸揉了揉眉心,大概是忙完了。

“没事,带我去看看吧。”

周立松了口气,领着沈澜芸进了后院。

二人一前一后进门,院子里的孩子们看见周立,纷纷起身喊道:“周大叔。”

周立点点头,让开了位置,让孩子们看到沈澜芸,人群里的齐乐一眼就看到了沈澜芸,连忙跑了过来,径直跪到了地上。

“夫人。”

一声夫人,让后面的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即齐刷刷的都跪到了地上,对着沈澜芸就开始磕头,嘴里跟着齐乐喊着:“见过夫人。”

沈澜芸吓了一跳,连忙让青莲等人将孩子们给扶起来,自己则把齐乐给拉了起来。

“我不是说过,你们见到我不用行跪礼。”沈澜芸道。

齐乐摸了摸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夫人给了我们地方住,还给我们吃的穿的,还请先生来教我们读书识字,在我们心里,夫人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这一跪是应该的。”

沈澜芸抬手摸了摸他的头,道:“以后这些虚礼就免了,你们既不是我的属下,也不是我家奴仆,不用这样。”

“齐乐记下了。”尽管嘴上应着,但齐乐心里终究还是将沈澜芸当成大恩人,当成主子来看待的。

沈澜芸扫了一眼院子里的孩子,发现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充满了好奇和敬畏,看了一圈,没发现先生。

“文先生呢?”

齐乐回:“先生病了,今天下了学就回房里休息了,让我看着大家念书呢。”

沈澜芸一愣,病了?

“可请大夫了。”沈澜芸问。

周立立刻回答:“请了请了,大夫给开了药,说是受了点风寒。”

就两人说话的功夫,收到消息赶来的文先生也进了院子。

“不知夫人来了,文某失迎了。”

文先生今年三十有八,生的文质彬彬,是这一次落地的学子,本是江南人士,这次没考中之后就没打算再考,准备回江南找个教书先生的活就过了,后来遇到沈澜芸找人来教这些孩子,他看束脩给的多,也就来了。

到了这里才知道沈澜芸竟是收留这些流浪的孩子,心中感叹沈澜芸是个大善之人,也就心甘情愿的留了下来。

“文先生。”沈澜芸福了福身回了一礼,“听说先生病了,可要紧?”

文先生微微一笑:“不过是受了点风寒,这京城的天着实比江南冷了些。”

☆、第629章 考虑不周

这一点沈澜芸是十分认同的,就是她一开始也不太习惯京城的气候。

“青莲,回去就让人多给文先生送几套厚衣服过来。”沈澜芸吩咐道。

“是,夫人。”青莲应声。

文先生也不矫情,直接行礼道谢:“那文某就不跟夫人客气了,多谢夫人。”

沈澜芸点了点头:“文先生太客气了,我既然请了文先生,定然是要将文先生照顾好的。”

“呵呵。”文先生呵呵一笑,二人都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

“齐乐,带大家去休息一下,准备吃午饭吧。”齐先生吩咐道。

齐乐立刻行礼,领着院子里的孩子退了下去。

等到人都走光了,沈澜芸才问周立:“怎么孩子比上次来的时候多了这么多?”倒不是她多想,只是有些孩子瞧着根本就不像是外面的小乞儿,他们虽然面黄瘦弱,但没有小乞儿的那种病态。”

周立看了看沈澜芸,又看齐先生,低声回道:“回夫人话,这些孩子是庄子上佃农家的。”

“哦?”沈澜芸哦了一声,齐先生呵呵一笑,直接道:“夫人,这事不能怪周立,是我擅自做主的。”

沈澜芸看他,只听齐先生继续道:“夫人心善,收留了这么多孩子,可养这么多孩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平时给他们上课的时候,那些佃农家的孩子总是会趴在围墙上偷偷地看,时间长了,危险不说,听得一知半解的,以后怕是还要误人子弟,所以我干脆就和周立商量,跟这些佃农说了,孩子想来上学可以,但不能白来,他们都是贫苦人家,闲钱肯定是没有了,不过送些吃的喝的过来,倒也不错,现在庄子上已经不出去买菜了,都是这些佃农家自己种的或者是孩子们自己种的,也就每隔一段时日去城里买上些肉,这样一来既能让这些孩子跟着学些东西,也能减小夫人的负担,还请夫人不要怪罪文某擅自做主才好。”

沈澜芸听完了他的话,倒是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是她之前没有考虑周全。

文先生见她半天不说话,还以为是有些不赞同,就直言道:“若是夫人觉得不妥,那便让这些孩子回去就是了,他们也没来几天,加上今天也就第三天而已。”毕竟是沈澜芸花钱请他来教书的,总不能自己做主收学生。

“不,先生误会了,我只是在想之前是我考虑不周,没想到这些问题,先生这个办法很好,倒是劳烦先生费心了。”沈澜芸轻笑道。

文先生和周立听了她的话都松了一口气,他教一个也是教,教十个也是教,所以见这些孩子都好学,也就懂了恻隐之心,幸好沈澜芸并不计较。

“夫人果然大善。”齐先生大大的给沈澜芸作了个揖。

沈澜芸连忙将人夫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先生过奖了。”

“不,文某是实话实说罢了。”文先生笑道。

沈澜芸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

“对了,上次让文先生修书一封回家,问家中亲人是否愿意来京,可有消息了?若是需要,我这就派人去接文先生的家人。”

☆、第630章 你要带他回哪去?

文先生家中还有妻子儿女,既然要留在京城教书,自然不能在和家人分开,所以沈澜芸就让他写了封信送回江南老家,若是妻子儿女愿意跟他来京城,沈澜芸就派人去把他们接过来。

文先生点点头,回道:“回了,他们是愿意过来的,不过我爹娘却不愿离开家乡,就留在家里跟着大哥一家过了,至于内子和孩子,他们说在家陪着老人过了年再来,到时候就麻烦夫人派人走一趟了。”

“文先生客气了,应该的。”沈澜芸记下了时间,算着日子去接人。

二人又对庄子上的事做了一些商量,凡是文先生觉得要调整和修整的地方,沈澜芸都会让人记下,回头安排人来搞。

到了中午,沈澜芸也是和孩子们一起吃的饭,原本周立要给她另起炉灶,不过沈澜芸拒绝了,曾经,她和澜生吃的还不如这些呢。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沈澜芸又跟着孩子们去了他们自己的两亩地上,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跟着佃农学习该如何种地和分辨粮食等生活技巧,一行人直到傍晚才启程离开。

回到沈宅,天色已经彻底黑下来了,除了下人,家里有些冷清。

“白若辰呢?”沈澜芸问月香。

“小少爷和世子都还没回来呢,澜生少爷回来过一趟,见夫人不在家就又回国公府了。”月香回答。

沈澜芸嘴角抽了抽,前者还好,他爹带着回王府了,澜生这算个什么事,现在只要她不在家,就干脆待在国公府连家的不回了?

“夫人,要备饭了吗?”月香问了一句,毕竟世子和小少爷都还没回来。

沈澜芸忙活了一天,早已经累得不行了,揉了揉酸痛的脖子,说道:“吃饭吧,不等他们了,说不定他们早就已经吃了。”

月香一想也是,王府和国公府谁也不会少了几个主子饭吃的,便转身带人给沈澜芸准备晚饭去了。

沈澜芸在燕儿和青莲的伺候下舒服的泡了个澡,又换了干净的衣服才回到厅里开始吃饭,直到她晚饭都吃完了这几个人还不见回来。

“派人去看看。”沈澜芸命青莲。

青莲便指了两个侍卫往王府和国公府去了。

半个时辰后,国公府的侍卫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