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编辑部那些事儿(23)+番外

作者: 妖都某腐 阅读记录

家里的活都干得差不多了,他回去后就躲到房间里上网。研究生Q群里有一群人在嚷嚷年初要聚一聚。大家半年没见,甚是想念。其实也就是刚毕业这两年热衷聚会,往后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要再聚就不容易了,趁现在还有不少人留在广州,赶紧约起来。

陆鸣鸿瞥到自己带回来的出版专业书,摸了摸下巴,忽然有个想法。

年三十下午,陆鸣鸿去“行花街”,跟卖金桔的定好了一盆,说好先逛一会待会来拿。逛着逛着,陆鸣鸿又买了两只风车和两枝桃花,先跑去宿舍给插上了,这才回去抱金桔回家。

“点解买盆金桔都咁擂?”一进门就听到老妈在喊。老妹在帮着端菜出来。

除了姐姐已经嫁人,一家四口早早就吃起了团圆饭。有些人家喜欢到酒楼去吃年夜饭,图方便,他们却更喜欢自家做的,老爸平时不怎么下厨的,年夜饭却也会做几个菜。一家人边吃边聊,陆鸣鸿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今年又是刚毕业,自然被聊得最多,还扯到“办公室里有没有看对眼的女孩子”去,被陆鸣鸿给东拉西扯忽悠过去。

吃完饭,陆爸陆妈守着电视看春晚,陆鸣雁早就呼朋引伴出去玩了,陆鸣鸿本来在刷朋友圈,“天下编辑是一家”群里忽然就热闹起来,他干脆就打开电脑专心聊天去。

[会呼吸的鱼:(做书公众号截图)编辑狗属于比较常见的蜗居哺乳动物,这个物种的主要习性有两个:一是一到假期就往他们的巢穴带稿子,二是假期结束又会从巢穴将改过或一笔未动的稿子带回办公室。在如国庆、过年这样的特殊时期,为了编稿子或者为了让自己觉得会编稿子,城市森林中的编辑狗甚至会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在水陆空三方上演一场地球上最壮观的稿件大迁徙。稿子带还是不带?这是一个问题。……俺觉得这描述的妥妥的就是本人没错。]

[编舟记1998:我也带了……]

[捉笔小吏:我们公司审稿都是在电脑上审的,校对才需要打印纸稿。现在纸的价格又在上涨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无纸化办公。]

[请叫我编审录校通:还是习惯看纸稿,现在很多公司都没有严格遵守三审三校了,要是编辑都无纸化办公,质量问题会更加严重。]

[捉笔小吏:可是出版也要与时俱进啊,互联网时代的出版行业也正面临着转型。]

[无奈的小小编:没错,不转型肯定会被淘汰的,那就真的变成“夕阳产业”了。]

[我家在东北:出版是传播知识的老行当,只要有人就会需要出版。不用担心行业前景,关键是怎么去实现更新迭代。]

[会呼吸的鱼:自媒体兴起,人人都是发言人,现在要发表文章太方便了,写网文的那么多,专职的、兼职的,又有那么多平台去发表,从作者群体来说,未来出版将更加大众化。而可选择性那么强,从消费角度会更个性化。]

[千年一叹大敦煌: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不同领域的相互渗透,更具技术性、智能化也是必然的,“互联网+出版”可还没发挥威力呢。]

[捉笔小吏: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全IP化、泛娱乐的趋势也正在形成。就像前阵子很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说、电视剧、电影、漫画、歌曲、游戏,都有了。]

[N+1图书:话说这几年红的电视剧差不多都被网络小说给承包了。]

[编舟记1998:@捉笔小吏说得没错。跨媒体运作成为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如全球大型新闻出版集团拥有几乎全部媒体类型: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娱乐与新闻网站。通过跨媒体经营,可以实现同一内容的多重开发,实现内容利用增值和规模效应。]

[编辑老周:传统出版相对于现在的经济业态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要是能实现转型,前途依然不可限量。这个问题我在知乎有探讨过,关于未来编辑的几种工作模式,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后面跟着一个网址链接。

老周是个老编辑了,在群里是比较有权威的,经常帮人解答疑惑,指点迷津,很是专业。

群里安静了一会,然后又开始讨论开来。

[惊鸿一瞥:老周威武,受教了。出版业要发展,首先我们出版人的观念要发展。]

[请叫我编审录校通:编辑干了十五年,发现自己还是毕不了业!!]

[人类灵魂的做书人:传统编辑将何去何从?放下大刀长矛,拿起鼠标导弹,战士仍是战士。]

[生活是从一本稿到另一本稿:笑哭,楼上怎么忽然就情怀上了。]

[惊鸿一瞥:资深编辑依然资深,出版人只是需要更新观念和手段罢了。]

……

[一书在手天下我有:不是吧,都要倒数跨年了,你们还在讨论工作,真是工作狂啊。]

陆鸣鸿抬头望向窗外,那里正好可以遥望见广州塔。

[甲:五!]

[乙:四!]

[丙:三!]

[丁:二!]

……

五!四!三!二!一!!!

当秒针指向12的时候,小蛮腰瞬间音响狂飙、灯光炫耀,聚集在花城广场的近万名市民齐声欢呼“新年快乐~!!!”

吴纯钧看着春晚,刷着朋友圈里人头攒动的视频,似乎也被感染了,轻轻说了一声:新年快乐!

很多人守着跨年这一分钟内发朋友圈,继续往下刷,他就看到陆鸣鸿00:00发的朋友圈消息,只有一句话——

新年寄语:世界是新的,我也是新的。

吴纯钧笑了。这么正能量,必须赞一个呀。

初四的时候,陆鸣鸿跟一帮研究生同学聚会。

大家先是互相交代了下近况,然后就东拉西扯起来。陆鸣鸿看时机差不多了,就趁机提出来,“你们也都知道了,我是个图书编辑,简单讲就是做书的,我现在有个选题想做,想要拉你们来当我这本书的作者,你们要不要参加?”

大家一听,出书这么高大上的事要落在他们头上了,纷纷表示有兴趣了解一下。虽然现在出书很容易了,而且他们这群人也有几个是在杂志之类的发表过文章的,但毕竟出书还是第一次,有点兴奋,就想听他怎么说。

于是好好的同学的聚会,秒变作者见面会。陆鸣鸿就把自己的想法给这群准作者们详细地道来,这是这几天他苦思冥想出来的。

“咱们是历史系的研究生,自然就生不如就熟,做一本历史题材的。”

原来他准备出一本社科类图书,每章一个朝代,用一句有名的短句作标题,比如汉代可以用“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北宋可以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清末可以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对那个朝代的一种概括总结,展现时代精神。书的内容不是简单的知识列举,要能体现时代风貌,整本书合起来就能有一种“中华五千年文明精神风貌演化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几年市场上也是有不少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历史社科书的,比如《这个历史挺靠谱》《漫话中国历史》《半小时漫话中国史》《历史画中话》《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之类,而且,陆鸣鸿承认自己也是从网上的段子文章来的灵感。其实他看稿的过程中时不时也会有点想法冒出来,比如做个展现人文地理的童书啊,或者简易版马克思主义啊,只是还没有酝酿好,现在正好趁着作者有着落开始练练刀。

“虽然咱们都是高材生,但是这本书是给普通大众看的,普及性的,让八岁到八十岁的人只要识字都能看懂,要求虽专业却要浅显,表述通俗易懂,当然语言能平淡中透出幽默诙谐更好。”

“班长你这要求也太刁钻了点。”一女生撇撇嘴说。

“就是,哪有什么书是八岁到八十岁都爱看的。”

“哟,还不傻嘛。”陆鸣鸿笑了笑,“夸张了,总之就是给普通大众看的,非历史专业的人知道的历史知识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少得多,哪怕是上过中学的人,很多也是一知半解甚至遗忘干净了,很多人的历史知识其实都是从电视上看来的,所以这一本打算做得既有料又有趣,既正经又煽情,这两年国家强调‘文化自信’,央视爸爸的宣传综艺是一套一套地出,咱们就蹭这个潮流,争取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我们大众化五千年历史打CALL。”

上一篇:卑微爱 下一篇:总裁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