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125)+番外

作者: 容姝姑娘 阅读记录

路过小溪边休息的时候,宁嘉嘉忽然问了一句。

“你消息这么快,听谁说的?”宋玉安这还没对外发布消息呢。

“嘿,还能听谁,安之那小子最近往这边运货呢,他跟何耀宗就是穿一条裤子的,拿我这聪明脑袋稍微一想,夏市现在不是你那商业街还能是哪里。”

都是一个院里长大的,安之和她也算熟人,做生意以后三不五时的还搞搞合作,对方有动向,她自然有所察觉。

“何耀宗确实在我这边给他要了十个铺面,据说是卖百货。”

“咱们都这么熟了,你跟我透个底,这铺面打算怎么卖。”宁嘉嘉人都到这边来了,自然考察过这边的服装市场,大多是小打小闹的铺子,没有搞批发的。

他跟宋玉安合作,时不时的就会往这边跑,机会就在眼前,怎着也得抓住。

“只租不卖。”宋玉安眼皮都没眨的回道。

“只租不卖!!!那么大的商业街,几百间铺子,你跟我说只租不卖!”

宁嘉嘉觉得自己出现幻觉了。

“我一直以为自己挺有钱的,今天才发现,我这算什么有钱啊,怕是连你宋老板的零头都没有吧!”

别看宁嘉嘉生意做这么大,买了不少店铺开商场,但她也贷了不少款。宋玉安说只租不卖代表什么,代表这商业街他没有贷款,或是已经还完了贷款。

产权完完整整的在他那里,而且他还不差钱,所以不想卖。

“还好吧,都买地了搞研究了,现在也没什么钱。”

宋玉安自然不会卖,动车一响,黄金万两。夏市是未来的交通枢纽,只要熬过了这些年,那土地的价格会涨到一个令人害怕的地步。

这时候卖一间铺子的钱可能到时候一年两年的租金就回来了,他是疯了才会在这个时候把它卖了。

宁嘉嘉的话还真没说错,他不缺钱。

宝珠可是福女啊!

地窖里那堆石头着实开出了不少好东西来,最好的就不说了,帝王绿,最次的在市场上也能排个中等货。

宋玉安上北京采购灰砖厂设备的时候,找人出手了几块好的,设备就够了。采购农科院设备的时候出过一批。现在空间里还留有一小半。

再说他投资那些新厂,宋玉安买的很多厂房都是二手的,就是原来的国企倒闭之后的老厂,而且这钱还是分期给的。

有厂有车间,工人嘛,他在去港城的时候,就交代原罐头厂的厂长,现在的大区经理开始物色。

签了合同以后他就开工,饮料厂和食品厂都已经盈利好几个月了。

再加上罐头厂,灵秀酒厂这些出息,他每月虽说存不下什么钱,但是还一还剩下的欠款是够了,效益好了还能买块地。

退一万步,真缺钱了他也肯定是出手空间里剩下的翡翠啊,就算是把王发财当年抵给他的东西都出手了,也不能去卖地,更别提现在还不到那个份上呢。

对于他这种财大气粗,宁嘉嘉不得不服气,既然不卖,租就租吧。聪明人可不仅仅何耀宗一个,对于夏市的前景,她也是很看好的。

关于商业街,盯着的人可不止何耀宗宁嘉嘉,夏市的一干大小老板,早就盼着了,位置在市中心,旁边东面就是一同建设的政府小区,里头住的都是拿工资的,那消费能力还用说?

西面是夏市一中,初高中加起来就一千多学生,这还没算上附小和附小幼儿园呢,南面隔一条街是夏市人民医院,北面这边,现在还是老房子,居民散居,可是听说这一片地已经被征收了,具体干什么还没消息出来,但也不缺少人气。

总之一句话,宋玉安这条商业街就是整个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在这种地方开店,只要你不是做些冷门到不行的生意,或是自身商品有问题,那是十拿九稳的。

市里稍微有点儿门道的人都知道这工程是宋玉安接的,可是宋玉安在明珠镇研究所窝着,他在研究所的时候是不接待外人的,这些人没办法,只得去找何耀宗和赵刚。

找赵刚的,都是些商人,他管着明珠建筑公司,和市里大大小小的商户们也算有个脸熟,和这些人打个哈哈,也就能应付过去。可何耀宗这边就是各个大小领导来给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询问。

关键是这到底是政府承包给宋玉安的项目,人家打着个关心项目的名头来询问,何耀宗还真不好什么也不说。

但问题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给安之租的商铺是一早就说好的,这段时间宋玉安就像母鸡孵蛋一样窝在研究所里动都不动一下,他打电话去也找不到人,谁知道他在干啥。

宋玉安在干啥呢,之前不是说了嘛,有位研究黄豆的研究人员今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位研究员叫王水生,今年三十多岁,研究黄豆已经有六年了。他想培育出一种早熟,粒大的黄豆品种来。

过去的几年里,他经过数次培育,黄豆的颗粒倒是比以前大了一些,但不论是单株豆荚数还是生长期,都没有什么变化。

今年宋玉安整理了许多笔记出来给他们看,他换了一个思路以后,试验田里的黄豆单株豆荚数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而且生长期也减短了。

大家都以为已经成功了,前段时间特别开心,但就在宁嘉嘉走后不久,他们准备收取一部分黄豆看鲜豆作为菜肴,炒制后味道如何的,竟然发现这批黄豆做浆不满,也就是说果实不饱满,瘪了一小半。

王水生不信邪的摘了一株又换了一株,最后发现都是一样的,这说明研究有问题,他又失败了。大悲大喜的,三十几岁的人先是哭了一顿,然后居然还跑去喝酒喝醉了。

眼看要成功的项目忽然有失败了,而且在大家看来这都是不应该失败的,一群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连宋玉安也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事情来帮忙找原因。

第100章

“所有记录和笔记我都看过了,目前有两个设想,第一是2号父本产生了变异,但这种可行性很低。还有一个可能性更高的设想是这样的。

这个实验王哥之前一直在做北方做,虽然过来湖东村以后,母本换成了本地的黄豆品种,但是父本里,有基因的作物是北方的,海拔土壤等等都会对我们的研究产生影响。

如果这个设想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把不同地区的母本和父本都找到替换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能培育出两种黄豆,一种在南方生长,一种在北方生长,但是它们都能达到王哥想要的效果。”

植物培育,母本,父本所在的地域不同,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比如寒冷地区的,天生就有抗寒性,但是在生长期方面就会逊于温带热带地区的。

他从满洲里带回来的青稞就一直都培育不成功,宋玉安觉得,可能是两地气候差异太大。

“对,就是这样,我们只是换了母本,而父本是经过几代培育的,一定是这里出了问题,我怎么没想到呢!”

王水生一下子又精神起来,其实这个结论,宋玉安其实也不太确定。

他是根据杂交水稻的例子总结出来的,杂交水稻,它只是一个统称。之后各地的农科院都会针对自己当地的情况,在袁先生的研究成果上进行再次研究,粳米,糯米,粘米,单季稻,双季稻,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到了宋玉安前世的年代,记录在案的就有上千种小品种。

不管是不是这个原因,都只能明年再去求证,毕竟现在的研究室还不能做到模拟季节变化。

但只要科研人员打起精神,宋玉安就不在担心了,一次一次的失败不怕,怕的就是这样眼看着成功之后的大悲大喜,会让人丧失斗志。

宋玉安一闲下来,何耀宗的电话终于找到了人,不然他都要直接奔湖东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