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300)+番外

作者: 默默的听 阅读记录

冯子芝沉思了一会,开口道:「书籍可以给,就给儒家那些关于忠孝仁义的书卷、道家那些长生经典,以及佛家那些导人向善的经书给他们。」有关兵法、术数、技艺的书籍严禁外流。

「丝绸、瓷器这些货物都可以用较低的价钱提供给他们。」反正这些物品在出售给洋人的时候,价值总是会贵上几倍的,眼下就算赚少一点,都至少是物品本身价值的一倍。

「盔甲只能以高价出售一些老旧或者被淘汰的二手货给他们。」大周的火器研究虽然停滞不前,但锻造武器、盔甲的手艺绝对是独步天下的──天策府的盔甲可以做证明。

「告诉他们,得先把儒家、道家、佛家那些书籍都看通理解后才可以学习内功和捏算之术,如果不是的话,非但会一头雾水,更会走火入魔。」不好说那些洋人能不能看得明白那些长篇大论没有分句的书籍,就算每一个字都看得明白,但都绝对不会理解到合起来后的意思,没有专人替他们解说的话,他们根本不会学到些什么。而且,假若真的有洋人那么天资聪敏,才华横溢,真的看得懂了,恐怕经过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的精神洗礼之后,他也不会再对内功和捏算之术有兴趣的了。

实际上,内功、捏算之术这些高深的玩意如果没有人手把手教导的话,光看书籍都根本不会明白。

高!实在高!难怪人家能够当东厂厂公,自己只能做一个小小文官,这脑子转动得可真够快的!不少文官肃然起敬。

王翊都颇是满意的点头,不愧是他的徒弟,就是机灵。

初步提出方案如何解决列北联合王国提出的要求后,朝中众人就是再一顿具体深化商议,好让第二天能够与列北联合王国的使节团在朝堂上谈妥。

文官们在商议,而武官们不是在围绕着王翊聆听他这十数年走南闯北过海的威风史,就是再琢磨那些什么六磅、十二磅的红衣大炮和冲天炮效果有多厉害。

等到文官商议结束后,王翊拒绝了李敛和冯子芝两个宝贝徒弟的邀请,走回去使臣居住的馆驿。要知道他现在身上挂的可是列北联合王国的外交大使一职,今天之所以一人上殿都是希望先给大周一个心理准备而已。

对此,没有办法的李敛和冯子芝只能一路护送王翊回馆驿,并派人寻李琏过来向王翊磕头,拜见师公。对了!顺带还要交流一下早前李敛「重伤垂危」,「不静养就归天」的消息,及让王翊开一张药方彻底「调理好」李敛「重伤」的身子。

生怕馆驿的人未见过王翊,会因为王翊身处洋人使节团中就看轻、怠慢他,李敛和冯子芝还特意拿出冠军侯和东厂厂公的威风,事无大小的仔细叮嘱馆驿里的人。冯子芝还从东厂里调派了几个懂侍候人的番子到王翊身边,好生照顾王翊的起居饮食。

第一百六十八章 金子般的信任

第二天上朝, 皇上与百官重臣把昨天商议好的条件道出后,就满怀敬意地瞧着王翊和那些来自列北联合王国的洋鬼子一阵唧哩咕噜, 语速飞快,完全不像是学了几年洋话的周朝人, 反倒像是披着周人皮的土生土长的洋鬼子似的。

王翊何许人也?一眼就看穿他们的想法。

只是, 他好歹都是做过大学士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 就大人有大量不跟这些浅薄、无知的人计较了。

也不知道王翊是如何的忽悠那些洋鬼子,只见一个据说是列北联合王国王储的洋鬼子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完全接受了大周提出的条件。

于是, 大周军方这部战争机器又一次的开动了。

这一次,皇上大胆的起用了呼韩邪、敏何查和高阿朵。

没法子,为了接下来这仗, 实在收编了太多匈奴和突厥的老兵入伍了。

原本打算扩编李敛的燕北义从到二十万人,怎料前来应征的「外族人」实在太多了。不计原本已有的十多万匈奴、突厥人, 单是不远千里、万里而来的鲜卑、柔然人就已经有十万之巨, 吓得边境的守将大惊, 以为鲜卑、柔然人是想要携手叛乱, 连忙一封八百里加急的送进京城求援。然后,封闭城门, 死活不肯让鲜卑、柔然人进关。

待牛继宗匆忙带着大军赶到边境的时候, 才发现是虚惊一场。

鲜卑王拓跋子忠和柔然婆罗门可汗特意一同写了一道奏折上去, 内容大意是说何以皇上只征召匈奴、突厥人加入冠军侯的麾下?可是看不起我们鲜卑、柔然的勇士?那些匈奴、突厥人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鲜卑、柔然的勇士一样可以!鲜卑、柔然勇士的勇武并不输匈奴、突厥人分毫!

这两位都说到这个地步了,皇上总不能不接纳那十万来自鲜卑和柔然的勇士,要不然就会寒了鲜卑和柔然兩族一片为大周报效的心了。

但是征召令已经发出,早有无数遗憾赶不上上次机会加入冠军侯麾下的匈奴、突厥青壮聚集到京城报名了,粗略估计,又是一个十万。

单凭现在的燕北义从根本吃不下这么多的匈奴和突厥人。

眼下燕北义从里共有二十多万将士,匈奴、突厥、鲜卑、柔然四族人齐集。原本匈奴、突厥的将士就因为早来早升官的原因而稍压鲜卑、柔然的将士一头了,只是碍于有李敛的威望震着,可以仍然保持平衡。要是再多十万匈奴、突厥的将士,恐怕不止会打破了中间那微妙的平衡,鲜卑、柔然两族都会联合抗议起来的。如果再多等几个月,李敛腾出手,从上而下彻底把燕北义从调·教一遍的话,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但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李敛上书,建议由呼韩邪、敏何查和高阿朵三人组建新军,去兴安岭换防李明珠等人,防备哦啰斯国的同时,把李明珠和破六韩拔陵等麾下的大周将士解放出来。

但是,这一次李敛大周擎天柱的光环却是不好使了,这也是他生平首次在有关军方、将士方面事情的建议受挫了。

「不行!这太冒险了!」文官之首高拱第一个反对。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其他文官都纷纷言道:「一旦出了意外,就是纵虎归山的局面啊!」

「咱们现在又不是危急之际,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啊!」

军方的自己人虽然没说什么,但看他们的表情都就知道他们也是不赞同的。

就连自家兄弟牛继宗也迟疑的道:「老三,要不,等我们解决了那群洋鬼子后,有时间再搞新军这事吧!」现在可没有足够的兵马可以钳制呼韩邪那厮。

实在是因为呼韩邪在草原上的威望太大了,与李敛在中原的威望有得一比。数百年内第一个整合整个大草原的草原霸主啊!虽然因为大败在李敛手里,而导致白壁微暇。但只要让他回到草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很快就能卷土重来的了。

对此,李敛坚持己见。

李敛是正一品天策大将军,根据大周的政治体系里,大将军有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之权,其权远出大学士之右。对于军方内部的事项可一言而决,无需与人商议。就连组建军队这么大的事情,都只需要得到皇上首肯,其后往内阁和兵部说一声报备就可以了。因此,大将军这职位并不常设,需要为国立下大功,还要是皇上非常信任的人才可担任。

只是,李敛为了低调,从来都没有动用过这份权力,甚至避退到京城外的庄子上。

但如果李敛要硬来,按照规则,除却皇上之外,谁都不能阻止他。

在他看起来,呼韩邪、敏何查和高阿朵这三个是长在马背上的武人,命他们暂时在户部帮忙还可以,长时间的话,无疑是浪费了他们的一身武艺、统兵的才能。而且,要去搞洋鬼子的话,李明珠在兴安岭地区那二十多万将士至关重要,完全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对不可以浪费在监视哦啰斯国这件小事上面。还有,既然眼下匈奴、突厥已经正式归入大周朝,大周朝就得把他们同化起来,当作周人看待,那么呼韩邪、敏何查和高阿朵这三个在匈奴、突厥两族在极高威望的领头人就得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