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民国(79)

一个不好,就得亏本。

这样的事情如果让黄三爷去做,他这个老狐狸肯定是阳奉阴违的。而陈部长想要做出成绩来,自然不能够敷衍了事了。

这就得找个听话又能干活的人上了。

阮会珍心里叹气,不知道该感叹自己是个能用的人呢,还是感叹自己被人利用。

当然,这都不重要了。眼下这件事情已经到了她头上来了,自然也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了。在这个时候也只有自己的同胞之间互相扶持了。

“这件事情陈部长可有其他的安排,还是我们自己安排?”

陈宏道,“我的想法是,这些人就不要进入江南了。最好是能在上海安排他们。”

“……”阮会珍真想骂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不明摆着让他们掏钱在上海建厂吗,这可不是一笔小费用。

陈宏见阮会珍面色有些变化了,猜到她心里不满,安抚道,“阮会长,当此之际,要以大事为重。你的付出,国民政府会记在心里的。”

呵呵,不稀罕你们这些吸血鬼惦记。

阮会珍心里吐槽,面上而已只能认真道,“钱的事情暂且不提了,只是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工程。开厂,招人,安排这些人进厂,时间可不短。而且上海那边会不会刁难我们?”

“这你就大可放心了。你们去了,那是对他们有利。要是真有人为难你,你就直接回江南省。到时候我们这边自然有理由不参合这件事情了。”

听到陈宏表态,阮会珍倒是放了心。要是顺顺利利的,她还能接受。

毕竟这件事情对于她来说太突然了。省城这边她才定下来呢,又要去上海折腾了。

想想上海那复杂的形式,她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打怵了。

陈宏递给她一份红色的请柬。

阮会珍打开一看,“上海商会?”

“嗯,为了这次的事情,上海商会这边举办了一个宴会,邀请政商两界达官显贵出席。江南省这边,除了我之外,你也要参加。到时候你也趁机多认识一些人,对你在上海的工作有帮助。”

“好吧,我会准时参加的。”阮会珍将请柬合上。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在上海去了之后的工作计划了。

离开政府之后,这边又有人安排车子送她回公司这边。

工厂这边,林蕙一干人已经等了好久了。

今天是阮会珍当了商会会长的好日子,洪庆等人带回消息之后,整个江南集团的人都沸腾了。

自家东家当会长了。那可就是这江南省顶天的人物了,他们这些工人自然也跟着沾光啊。

好不容易安抚了工人们激动的情绪之后,林蕙又和工厂其他几个管理人员以及小老板们琢磨着在厂里安排个仪式,也好让大家一起热闹热闹,给江南集团造造声势。

当然,这一切还是得听阮会珍的安排了。

阮会珍货到江南集团公司这边,看到大家竟然到齐了,不等大家说话,就勉强笑道,“好吧,既然都来了,也不用我通知了。咱们现在就去开个会。”

林蕙见她脸上并没有喜色,反而有些不高兴,等大伙去了会议室之后,她担心道,“会珍,怎么了,不是说你当会长了吗?”

阮会珍捧着笔记本,幽幽道,“会长是当上了,这事儿也找来了。哎,去开会,待会你就知道了。”

第五十一章

听阮会珍说完了陈部长安排的任务后,在座的人都有些沉默。

林蕙道,“会珍,你是怎么想的?”

阮会珍认真道,“这件事情虽然暂时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负担。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也不是安全没有用处。上海的市场以及地理优势,在全国来说都首屈一指。也没有军阀战乱,比较稳定。要是在这个地方开厂,收益也许比在省城还要多。”

洪庆道,“阮总的想法我同意,而且政府这边既然已经开口,我们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与其与政府这边闹的不痛快,不如就照他们说的做吧。”

其他人闻言,略微思索也跟着点头。他们毕竟是商人,绝对斗不过政府的。

林蕙也点头,看着阮会珍,“你想怎么做,我们都支持你。”

阮会珍见大家这样齐心协力,心中感到安慰。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团结弥足珍贵。

“那好,我最近就要去一趟上海,到时候开厂的事情就定在上海。我的想法是开一家纺织厂连带着成衣厂,这样比较适合招女工,而且这样的厂房成本比较低。”她本想在上海开肥皂厂的,不过想到上海的复杂形势,她就不敢投入进去了。说到底,她现在在上海没有根基,而上海局势比省城还要复杂,她的这些新产品到了上海去了,很可能会被人盯上,还是低调点好。

这件事情到底是整个江南省的事情,阮会珍也不准备自己一个人挑大梁,所以公司会议结束后,她又和陈肃洪庆几人一起通知商会其他成员,在商会会场又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

才一天的时间又召开会议,大家纷纷猜测着阮会珍的打算。因着是阮会珍第一次通知,所以大家十分看重,除了跟随黄三一起走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缺席。

阮会珍也没卖关子,直接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当此之时,正是表象我们江南省团结力量的时候。这件事情虽然是政府管辖,却也代表了我们江南省。在座各位都是江南省的大户,举足轻重的的人物,此时可万万不能退缩啊。”

洪庆道,“没错,我们都已经支持阮总在上海开制衣厂。”

其他几人纷纷点头。

商会其他成员顿时沉默起来。

这开厂要钱可不是一星半点呢。要是均摊下来,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年头赚钱实在太难了,这样肉包子打狗一般的花钱,实在让人肉疼。

“此次不拘多少,但凡有心的就拿钱。没心思的出份力也行,只要不要拖了我们江南省商会的后腿了。”阮会珍面色严肃的看着他们。

见阮会珍态度严厉了,有些人心里开始有些担心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会长可才上任呢,若是谁触了她的霉头,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样一想,其他商会成员自然也不敢反对,慢慢的就有人愿意出大洋了。

商会人数多,几十个人一人出一点,很快就凑足了十万大洋。

阮会珍心里得出了这个数字后,心里总算是放松了。十万大洋,完全没问题了。当然,这个工厂,阮会珍而已当众承诺,按照谁出钱多少,以后给大家拿相应的分红。

“这是咱们江南商会的制衣厂,在座的各位都有份,这笔钱,我不会让大家白出的。要是三年之内赚不了钱,到时候我私人拿出来还给各位。”

听到阮会珍这话,其他人赶紧道,“使不得,这是咱们商会的事情,怎么能让阮会长自掏腰包呢。”

“是啊,阮会长,这点钱,我们还是拿得起的,关键是要支持阮会长和政府的工作。”

“这钱的事情还是不要提了。”

阮会珍不知道这些话的真假,不过这些人在她面前能够表现的这样鼎力支持,倒是让她多了几分底气。

因为要去上海参加各省宴会,阮会珍也只紧赶慢赶的安排手头上的事情。

忙完之后,她又去找霍城商量上海的事情。毕竟这次去见的人形形色色,她心里也有些没底。而听霍城说,他以前是在上海呆过,所以对上海的人物还是有些熟悉的。

霍城穿着巡捕房的制服,骑着自行车带她去河边散步。

两人自从上次说开了之后,感情更加亲密。不过因为阮会珍工作太忙,像这样散步的机会却少的可怜了。

阮会珍安安金银的听着霍城说起上海的事情,心里暗暗的猜想着霍城以前的身份。

霍城不仅连知道一些重要人物在什么职位上,既然连他们的一些喜好和人际关系都很清楚。让阮会珍听了,暗暗吃惊。不过即便如此,她也不会再因为好奇而问这些事情。她不想再让霍城提起以前家破人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