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144)+番外

大妹对家里确实挺好的,还惦记着让家里哥哥出息呢。男人们出息啦,还不是她们这些女人们跟着得好处?

要是对这样的小姑子还有小心思,那可真是没良心的。

她丁桂花可是个有良心的人。

第二天一早,苏青禾就回县里上班了。

回到县里,先回顾家,顾妈已经把新衣服拿回来了。见她回来,让她立马去还上。是一件碎花连衣裙。

“新款式,听说是上海那边流行穿的,叫布拉吉。要我说啊,这大城市就是好,穿衣服都好看。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些呢。”

胡家县是个比较偏远的县城,离着大城市远。很多东西这边都没接触到。

苏青禾换上了顾妈买的布拉吉,走出来的时候,让顾妈看的眼睛都亮了。

苏青禾皮肤白皙细腻,因为营养跟上了,有胸有屁股,加上人长的特别讨喜,穿在身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小姑娘就是要穿这样鲜亮的衣服。要是我们长安看到了,该有多喜欢呢。青苗儿以后都这样穿。咱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顾妈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养闺女的感觉了。想着法子的把闺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就是养闺女的乐趣啊。

苏青禾笑着摸着自己的连衣裙。这就是县里的大师傅做出来的衣服啊。她看了一下,针脚和她的其实也没多少差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款式。

她做衣服就是比较图方便简单,做的款式都是一般大众款。所以没有追求过什么特别的款式,也以为六十年代就要朴实简单为主。却忽视了,不管哪个年代,都有一群爱美的人……而且现在还没有到未来那个特殊时期,现在的人虽然保守,但是有条件的人也挺追求穿着的。

越想越觉得是这个可能,苏青禾心里兴奋的不得了,仿佛看到了希望一样,高兴的抱着顾妈亲了一口,“妈,谢谢你,我太高兴啦。太喜欢啦!”

顾妈愣愣的摸了摸自己被亲的脸,有些不好意思道,“喜欢就好,妈以后给你做更多好衣裳。”

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样,苏青禾上班之后,就在饭店厨房里面开始琢磨着衣服的款式。

她对这个时代的流行趋势不是很懂。她和原主都是宅女,所以都对这个年代不是很了解。

要是能去一趟大城市就好了。苏青禾暗搓搓的想着。

可是咋说去呢,说自己为了逛街买衣服去市里,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不过还是得找机会去一趟的。这周末就去看看去。

随着各个公社抢收工作完成,数据陆陆续续的报给了县里。

顾副县长连着几天都是春风满面,然后将粮食产量情况报给了地区。地区又报到了省里。

几天之后,省里这边又召开了会议,将省里的粮食产量情况进行研究。

看着清水地区胡家县报上来的产量,领导们就有些脸黑。

去年地方上的干部们追求政绩,多报产量,弄的下面老百姓都没粮食吃的事儿,他们是知道的。还特意整治过了。

咋这次又多报产量了。不是他们不相信,而是没法相信,整个省里,他们是一枝独秀呢。

邢书记道,“这是什么情况,清水地区怎么又胡来?”

许副省长想了一下,“我上次去考察过,那边的干部还是很务实的……我记得,农家肥就是他们那边出来的。他们使用的比其他地区都早,会不会是这个缘故?”

刘省长欣喜道,“那这样看来,这个农家肥效果确实很显著啊。”

邢书记严肃道,“这个定论还太早。还得落实。”没法子,都惊动京市那边了,可不能出岔子。

第105章

经过了去年下面谎报产量,胡乱收公粮,导致荒年里老百姓没粮食吃,这次省里很重视产量问题。

对于这些上报粮食比较多的地方,省里决定组织专项小组去下面走访。

要是发现出现像去年的情况,知道一个抓一个。

省里下来小组的事儿,地区和市里都不知道,县里就更不知道了。

顾副县长将粮食产量报上去之后,又开始准备秋收的事情了。

其他粮食虽然不如稻子产的多,但是因为用了农机肥的缘故,长的也算不错,不至于像去年那样收的不多。

唯一让他觉得不得劲的是,上面一直没消息下来。

他自觉不是个官迷了,可是对于孙林两人,他是铁了心的要让对方下台的。这样的人留着就是祸害。

今年要不是他儿媳妇找到了肥料,这简直不堪设想啊。

也不知道上面是准备怎么处理的。

省里的小组已经到了各个地区,然后下到县里。胡家县当然是重点检查对象。

所谓枪打出头鸟,在省里的领导们眼里,胡家县目前就有些出头鸟的架势了。

省里的小组到了县里之后,直接找当地人问了路,然后去个各个公社下面。其中黄河生产队就是重点考察对象。

许副省长是这次胡家县考察成员之一。因为目前事情已经惊动了京市的领导,他们这些领头的也不敢马虎,担心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又出岔子。所以干脆亲自出马。毕竟什么事情都不如自己亲自来看更加可信可靠。

一行人步行走路去了黄河公社。才刚到公社的地段,就遇上了日常巡视的民兵组织。

苏爱党领着他们的小队队员们将人给拦住了,“干啥的,有介绍信不?”

许副省长还是第一次遇到被查介绍信的情况,这以前走到哪里都是当地的政府组织安排的。好在他的秘书早就安排好了,将省里开的介绍信拿了出来。

苏爱党还是认得几个字的,所以看到上面的介绍信之后,就知道是省里来的领导,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哎哟妈呀,他竟然还能看到省里领导。

许副省长道,“同志,我们是过来走访的,你们别紧张,也别说出去了。”

民兵们赶紧摇头,不说不说。

将介绍信收好了,许副省长问道,“对了,问你们个事儿,黄河生产队知道不?”

一听黄河生产队,苏爱党就来劲儿了,“知道知道,我就是黄河生产队的。”

许省长惊喜,这还问到人了,“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今年粮食长的怎么样?”

“好着呢,大丰收!今年咱们可没人饿死啦。都能吃放一顿饱饭呢。”

苏爱党骄傲道。这年头能吃上一顿饱饭,那就是天大的本事啦。

听到苏爱党的话,许副省长看了看他,不动声色的点头,“这就好,你们去忙吧,我们再到处走走。”

“成,你们去呗,有啥事儿来公社找我们。”苏爱党道。

看着许副省长一行人走了,其他人围着苏爱党道,“刚刚那真的是省里的领导?”

“说是省里过来办公的,应该是个办事员。”苏爱党不懂装懂道。

其他人跟着点头,“这办事员的年纪也太大了。比咱们郝书记的年龄还打呢。混了这么大半辈子,也太没出息了。”

苏爱党道,“那可不,等以后我肯定比他出息。我去省里做民兵!”

“省里有民兵吗?”

“……应该有。”

许副省长一行人到了黄河生产队,也没进里面,以免惊动当地的生产队干部们。刚刚民兵搜的话他不敢相信,怕是地方政府安排这么说的。所以这次要直接找老乡。他们直接找了外围,看看有没有人在附近的。

正好看着一个大婶儿领着孙子孙女在半山坡挖野菜呢。

许副省带着秘书和警卫员就过去了。

高秀兰正指挥着大丫他们干活,连苏大宝也叫上了。正忙的热火朝天呢,就听到有人喊,“同志啊,问你们点儿情况。”

问啥情况,耽误事儿!高秀兰皱着眉头回过头,就看着三个人了。一个年纪大的,两个年级稍微轻点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