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48)+番外

高福生轻飘飘道,“能一样吗,咱秀兰能生儿子,青苗儿以后肯定也一样。我们只能生闺女,我闺女人家肯娶就不错了。”

高大嫂顿时脸上皲裂。娘啊,她当初干啥要多一句嘴呢?

苏青禾过生日前一天,高秀兰的大瓮里面出现了五条一斤重的鱼,还有一些配菜之类的。看着特别齐全。

高秀兰顿时抱着大瓮,“大根啊,就知道你疼闺女,知道明天闺女生日呢,还给送好吃的来。”

苏青禾过来看了看之后,笑嘻嘻道,“妈,我看我爸是想着你生我的时候辛苦吧,你不是说以前我爸老是抓鱼回来给你吃吗,你最喜欢他抓回来的鱼啦。”

“这孩子,咋这么说呢。”高秀兰不好意思的绷着脸,然而还是挡不住她嘴角眉梢的高兴。“管他给谁吃的,反正明天我给你做了吃。”

苏青禾道,“妈,这让我来做吧,我想孝顺你呢。”这可是她第二道菜的考核菜啊。为了积攒这些鱼和配菜,她都好久没换粮食了。好在家里有分的粮食,自己系统储存空间里面还存着大几百斤粮食。还不至于差粮食呢。这种时候她就觉得系统很坑爹,在这个而物质匮乏的时候,她想要考核,还得自己积攒材料。

高秀兰感动的鼻子都酸了,觉得自己太幸福了。男人疼她,闺女也这么孝顺。

唯一不爽的是为了糊弄几个不贴心的儿子,她还得去县城溜溜。

不过也好久没去县城了,去溜达溜达也好,正好把家里的陈谷子大米去换点儿粗粮回来吃。

知道高秀兰要去换粗粮,苏青禾不放心,跟着一起去。

路上碰着村里人了,老远就打招呼,“爱国她妈,和青苗儿去哪里呢?”

高秀兰特想说关你屁事,但是不行,她闺女现在是队里的舍己为人英雄,是荣誉人物,不能给闺女丢脸,“我们家青苗儿明天生日呢,去城里看看能不能倒腾点东西。哎,我们家大根也不在了,苦了这孩子了。”

“哎哟,是挺苦的,爱国妈,对青苗儿好点儿啊。记得给青苗儿倒腾地瓜干啊,她爱吃。”

苏青禾:“……”她总觉得对方想说的是耗子爱吃。

高秀兰对于一切爱她闺女的人,都是友好的。和对方友好的寒暄了几句才再次赶路。

两人到了县城里面,高秀兰立马将兑了冰糖的凉水给苏青禾喝。“真是辛苦我大闺女了。都是为了那些兔崽子。”

“妈,你喝水。”苏青禾喝了一口就给她妈。

高秀兰接过来就盖着盖子继续背着。“喝啥啊,办正事要紧。”

苏青禾看着那背篓里面的水壶,舔了舔嘴唇。“妈,下次不兑糖了,我想喝点儿凉水。解渴。”凉水就舍得喝了。

“行,下次妈带凉水给你喝。”

两人找到了机械厂附近偷偷的问人。虽然她们有一家认识的工人家庭,可是经常去找人家换可不安全。所以大多数时候去黑市,或者在工厂附近问,就和打游击战一样。

母女两人正等着,一个看起来长的挺健康的女人从机械厂走了出来,高秀兰立马和苏青禾走过去,“同志,你们吃细粮不?”

那女人一愣,想不想吃细粮,想啊,当然想啊,傻子才不想呢。

眼睛看了看边上,然后迅速拉着高秀兰母女进了旁边的巷子。

先是验货,发现虽然是陈味,但是真的是大米啊。女人顿时眼睛都亮了。以前小叔子在家里的时候,这些细粮都是小叔子吃的。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了。

“一共二十斤是吧,全要了!”

这女同志身上没那么多的粮票和粗粮,直接领着高秀兰她们去家里附近等着拿粮票。

也不敢带着高秀兰她们回去,只能让她们在附近小巷子里等着。然后女同志七拐八拐的就到了县委大院里面,“大哥大嫂,长平,妈,有没有粮票啊,还有玉米面,赶紧儿的,咱换大白米去。”

家里人一听有大白米,赶紧儿换在家里翻找了粮票,最后拿了十斤粮票,十五斤的粗粮去换了苏青禾她们的二十斤大米。

等高秀兰母女一走,女同志回到家里,就听到家里传来了细细的哭声,“我可怜的长安哟,这去了部队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上大白米啊。家里有好吃的,他都吃不上一口了。我们长安太可怜啦。”

她大儿子大儿媳妇,二儿子二儿媳顿时一脸麻木脸。

第31章

对于顾家的人来说,时不时的听着老母亲哭诉,这已经是家庭便饭了。

只不过以前老三顾长安还在家里的时候,他们妈是这样念叨的:长安啊,你多吃点儿啊。你还小,长个儿呢。都是妈不好,没把你生成女娃,要不然你该过的多好啊……

没错,顾家老太太生了两儿子之后,就一直想生个闺女养着。毕竟臭小子养多就一个感觉——烦!

好不容易怀上第三胎了。孩子在肚里别提多听话了。顾老妈觉得这一胎肯定是个乖巧的闺女。结果生下来还是个儿子。

然而这个儿子和其他两个五大三粗的儿子不一样,长的眉清目秀,和她很像。这要是生成女娃娃肯定也好看啊。哎哟,肯定是生错了,都怪家里男人太多,她长期在家里待着,这女孩子也要变成男孩子。所以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心疼啊。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小儿子,因此把对女娃娃的喜欢全都寄托在了这个小儿子身上。反正除了多了几两肉,也没差了。

小儿子也没让她失望。从小到大,两个哥哥到处惹事生非,就他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一点也不用操心。又能吃又能睡。别提多好带了。唯一一点就是不管吃多少就是不胖,她觉得肯定是和她体质一样,吃再多也不长肉,心里更心疼,啥好吃的都要给小的吃。谁让这是她最小的宝贝疙瘩呢,两个大的以前也没少吃啊。让让弟弟咋就不行了?

可恨的是就为了这么点儿吃的喝的,家里都容不下她的长安,竟然被他们给弄到部队去了。狠心的老顾竟然要赶儿子出门。连她一哭二闹三上吊都没用。还说如果她闹,就要和长安脱离关系。

“呜呜,长安啊哟,你在部队过的咋样哟,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照顾你,给你洗衣服……”

老大顾长正道,“妈,部队里面吃的也不差,你别担心了。”

顾长平也道,“是啊妈,部队里面待着的都是了不起的人,我们长安也能变成那样的人,咱们该高兴。”

“少说风凉话,你们,还有你们。都是狼心狗肺!”顾妈站起来,指着儿子和儿媳妇,然后起身进屋,当然,进屋之前将大米也拎进去了。准备着留一点儿给三儿子回来的时候吃一口。

她现在屋里,已经存了不少好东西了。都是给儿子回来吃的。

客厅里一阵沉默。顾大嫂咳嗽了一下, “咱们做饭吧,爸今天肯定是在县委食堂吃的,不会回来。”

二嫂点头,“咱一起做。”可算能吃顿好的了。自从小叔子离开家里之后,公公回来的也少,婆婆也不乐意买好吃的了。活像他们这些在家里的人不用吃饭一样的。他们的粮食关系又都在县委这边,所以只能回家吃,又被管着,别提多憋屈了。

两个妯娌在厨房里面干活,顾二嫂叹气,“现在老三不在家里,就这个样子,万一以后娶媳妇回来了,大嫂你说咱们咋办啊。”

“……”顾大嫂觉得这个问题特别严重啊。

按着他们妈的偏心程度,要不是爸在,肯定是好东西都给老三的。现在也差不了多少了。老三一个人还好,可是等娶了媳妇之后,就不一样了,再生几个孩子……

简直不敢想象。他们要活活累死了也养不起啊。

顾二嫂道,“我今天看出来了人家换大白米的是农村人。我寻摸着农村人种粮食,肯定是有粮食吃的。要是让长安找个农村家里条件好的,有人愿意给粮食的,多少能分担一些啊。不像咱们城里,一般有工作的看不上长安,没工作的还得咱们养着。主要是农村姑娘勤快,嫁到咱们家里来了,咱们还能压着。不担心她到时仗着婆婆喜欢就使唤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