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灼华年(375)

作者: 梨花落落 阅读记录

那个时候何子岩已经被贬谪出京,仁寿皇帝望望留在面前的二子,只是郁郁叹息,选择将某些东西带进棺材里也不吐露分毫。

何子岩即位之初,自是勤政爱民,后头渐渐觉得安逸,就有些疏于政务。何子岱到是绝无二心,一味忠心耿耿耿辅佐着兄长,负责天下军队的调动,替何子岑分着大半的辛劳。

何子岕因为只领着郡王的虚衔,何子岑又得仁寿皇帝嘱托要暗中照拂他们姐弟,便没有将他外放出京,而是在宫外赐了座郡王的府邸,乐得他逍遥自在。

何子岑的印象里,当时三兄弟感情还算不错。兄友自然弟恭,何子岕每月入宫那么几回,三个人一起下棋饮茶,也能共叙天伦。

唯有远在蜀地的何子岩气焰越发嚣张,俨然在蜀地自立为王。他不见得对何子岑有多么尊重,更多的是阴奉阳违。以至大裕兵临城下时,何子岩也不出兵相助,而是遥遥观望,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后宫里显然也不太平,中宫位置虚悬,贵为宸妃娘娘的陶灼华受制于瑞安,自是担不起后宫之主的责任,便唯有劳动已然稳做太后之位的德妃娘娘。

谢贵妃昔日份位高于德妃,如今两人一为太后一为贵太妃,乍然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自是意难平。她仗着宣平候府的得势,平日便没少阴阳怪气,背后整出不少幺蛾子。

德妃与何子岑都是仁善之人,主张家和万事兴,两人一味的忍让不仅没有叫谢贵妃与何子岩消停,反而助长了他们嚣张的气焰。纵然如此,何子岑也未曾想到谢贵妃和何子岩能做出通敌卖国之事,自是留了极大的隐忧。

而如今能够确定的是,谢贵妃这些年明面上与瑞安面上势同水火,实则经由高嬷嬷、许长佑等人牵线搭桥,早便是一丘之貉。两人打从多年前便存了不轨之心,意图祸乱两国的朝纲。

只是这几个人都太过熟悉,里头并没有最后拿着红绫羽箭谢向何子岑的那一位。何子岑始终觉得当时那声音极为熟悉,好似时常能够听到,偏就与身畔这些人对不上号,一直郁闷至极。

他沉吟着望着何子岱说道:“依理推断,谁从中得利最大,谁便是最该怀疑的人。只是我早便身死,灼华又是多年不闻世事。子岱,你来回想一下,大阮城破之后,谢贵妃与何子岩何得了什么好处?”

这些正是何子岱心间的未解之谜。他摇头追忆道:“若她们往后的日子锦上添花,亦或大阮国灭之后,何子岩得了什么名头,也便做实了与瑞安里外勾结的罪名。偏这母子二人没有捞着半分好处,何子岩闻得京城攻破,率蜀军千里杀回,反被瑞安的人在途中诛杀,等同全军覆没。而谢氏,却是随着母妃自尽身亡。”

☆、第四百八十三章 本性

往事已矣,里头有太多的不堪回首。

何子岱与陶灼华都晓得德妃娘娘最终的身陨,何子岑却是第一次听到。他哑着嗓子道:“因我之故,累计母亲妻儿,实在罪无可赦。世上本无后悔药可吃,却是苍天格外垂怜,给了我重生一次的机会。子岱,这一世依旧需要咱们兄弟联手,共同打造大阮的太平盛世。”

何子岱自是连连点头。论起来,他才是对这段往事知晓得最清楚的一个。

他饮了口茶润润嗓子,歉疚地望了一眼陶欧灼华,继续往下说道:“我受兄长所托,要护送嫂嫂安然离去,实则心里极不乐意。那个时候,我还认为是嫂嫂送出的假布防图祸害了大阮的江山,心里对她满是恨意。”

只为陶灼华受孕不易,当时夫妻二人本想等着三月之后胎像坐稳再向德妃娘娘等人报喜。因此除却这夫妻二人,几乎无人知晓陶灼华已然有孕。

何子岱只顾着疾驰赶路,根本不估计陶灼华的身子,自是害得她吃了不少苦头。更何况那时已然得知了何子岑的死讯,何子岱对陶灼华既怨且恨,自然不曾好言相待。

若要他一辈子守着这个女人,自是难以做到。可若是弃她不理,又辜负了兄长所托。何子岱思来想去,冲陶灼华冷冷笑道:“你既是故土难离,我便将你送回故国,也了却自己的使命。”

何子岱负气将陶灼华带回青州府,不顾她的苦苦哀求,直接将她扔在了瑞安的府门外头。想着她既为瑞安立了如此大功,瑞安自能给她留一条好路,也好过将她留在自己左右。只要她能好歹活着,自己便不算辜负了何子岑的托付。

其实瞧着陶灼华在瑞安府门前百般挣扎,被一众奴婢们推推搡搡地进去,何子岱已然瞧着不妥。他隐隐觉得自己办了件错事,便没有立时离去,而是一直悄然盘桓在瑞安的府外。

后头陶灼华裙子上鲜血淋漓,被人似扔块破布般从瑞安府中重新扔出,他始知自己行事莽撞,大约是冤枉了陶灼华。

陶灼华蜷缩在街头昏迷不醒,何子岱不敢亲自出面,只能寻了几个人将她救下,请了郎中来瞧,始知陶灼华已然小产。陶灼华那时深恨何子岱间接葬送了自己的骨肉,再不愿与他多言,而是略能下地便选择一人离去,重回青州府归隐至洋溪湖畔,居住在陶家昔日的一栋山间木屋里。

何子岱难掩愧疚,在洋溪湖畔悄然守候她多日。见陶灼华并无求死之心,而是替何子岑笼起衣冠冢,过起了纺线织布的生活,到也略感欣慰。

他在青州府盘桓了多日,见陶灼华的日子渐趋稳定,后来曾悄然回过一次大阮的京城。那时,大阮旧都已然沦为大裕的一所城池,国土尽归大裕所有,连太守都是瑞安从大裕派过去的人。

昔日京城那一战惨烈,大阮君臣齐心,并无贪生怕死之辈。昔日武将大多战死,只留了不多的文官。瑞安曾想使怀柔之策,笼络大阮曾经的朝臣,不曾想这些朝臣们不愿两朝为官,全部辞官归隐。

所谓人多无罪,瑞安虽然私下恼怒,面上却赐了金银珠宝,送他们至仕。

因此大阮旧都虽是何子岱土生土长之地,却早是人生地疏,他想要寻个落脚点也十分不易。悄然打听得至善公主被瑞安削夺了名号,与丈夫居住在乡间耕田纺布,何子岱还曾前去拜访,与这位皇姐匆匆见了一面。

那时淑和夫人已逝,公主府早被瑞安的人查抄。至善带出来的首饰钱财并不多。她不受瑞安嗟来之食,坚决与灭国之贼划清界限。选择荆钗布衣,与丈夫身边唯留一婢一仆,过起了清贫的日子。

至善为人虽有些脾气,却是铮铮傲骨不输男儿。她前半生富贵泊天,不曾受过一丝苦难,后半生却甘于贫困,与丈夫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何子岱与这位皇姐匆匆见过一面,生怕自己连累到他们,此后便各奔东西。

大阮城破之时,已然贵为太后之尊的德妃娘娘晓得大势已去,自然不愿受辱。她散去金银,命宫中为数不多的太妃、太嫔们各自逃命,自己以身殉国,在康宁宫里悬了三尺白绫。

太妃、太嫔们逃出宫去的并不多,大多数人为着保全清白选择了自尽。本以为与瑞安是一丘之貉的谢贵妃笑到了最后,不想她竟然步德妃等人的后尘,直接吞金自逝。

何子岩当时袖手旁观,不肯援助何子岑。及至瞧着大阮真正覆灭,却又不晓得怎样良心发现。他倾尽蜀中兵力杀回故国,终因寡不敌众,还未至京城便被大裕军队包围,死于乱军之中。

瑞安长公主心狠手辣,只怕何子岑这几个兄弟中有人东山再起,便选择一个不留。彼时何子岱逃亡在外,她下了通缉令悬赏千金取他的人头,只是一直未曾得手。至于留在京中从不沾染朝政的七殿下何子岕,则被她的手下人血溅五步,人头高高地挂上了城楼。

至于先长公主至善和何子岕一母双生的六公主何子岚,则侥幸躲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