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的家养皇后(37)+番外

她很开心,但是婉夫人知道之后很生气。外面那么热,万一中暑怎么办?花和鸟那么脏,公主身子弱怎么能随便乱碰?而且作为一个端庄的皇女,她怎么可以贪玩耽误了今日上午的礼仪学习时间?

种种缘由加起来,婉夫人就训斥了女儿一顿。

然而她这些理由,在皇帝眼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借口”。他女儿又不是弱不经风,为什么不可以摘花玩鸟?为什么不能像个快乐的小女孩一样天真无邪,非要这么小就天天学什么礼仪?

说句难听的话,身为金尊玉贵的公主殿下,她就是长成了个糙汉,也能富贵无忧一辈子,不用看别人脸色过活。

总之皇帝陛下很生气,觉得婉夫人是因为不受宠,所以故意找女儿的茬出气。一怒之下,他夺了婉夫人伴驾的资格,甚至有些想给大公主换个养母了。

沈雨晴听完之后微微叹息,婉夫人一门心思想把公主调-教成贵女,以后母凭女贵,毕竟她不受宠又年纪大了,姿色还不怎么好,估计这辈子也就这一个女儿了。如果女儿以后不能成为贵女典范、得到皇帝的关注赞扬、嫁个好夫婿,她日后的日子可能也不会好过。

不过她倒是想岔了,皇帝没那么肤浅,并非只疼爱端庄乖巧的女儿。只要是他的孩子,不犯大错的话,他都会很宠爱,完全不用担心这些。

“婉夫人也不容易。”满星啧啧感叹,“不过还是大公主比较可怜。”

不能纵情玩耍的童年,在她看来简直是折磨。

-

避暑行宫位于皇城后的山脉一端,距离淮京不远不近,建在半山腰之中,如同仙人宫宇。

绿树和环绕穿行而过的溪水极大的降低了这里的温度,刚一踏入行宫之中,便觉得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

这里几乎没有几块地是被阳光直射的,全部有茂密的植被遮掩。行走其中,只有星星点点的阳光从缝隙里漏出来,在地上形成斑驳树影,别有一番意趣。

沈贵妃此行与皇后同坐一驾宝盖华车,内里置了冰盆。本以为走出马车会闷热难耐,却没想到外头的气温也没有高太多。

行宫之中少有大型的宫殿,反而都是清凉的竹楼、木阁,甚至是石屋。有的装扮雅致,有的华美漂亮。主殿位于所有建筑中心位置,是一座石殿,由于房屋构造的原因,最为凉爽,那是皇帝的屋子。

左右两个小院里原本是给皇后和贵妃的,但贵妃娘娘嫌弃自己那个院子不够好,非要和皇后挤一挤。左右院子里有三座建筑,也住得下,皇后也就没有拒绝。

于是贵妃娘娘的院子就被容妃等人占了。

再过去,就是偏远些的院子了。

沈贵妃其实比较想拉着皇后去偏远的院子里住的,不过想想也不现实,只能捏着鼻子任由皇帝住隔壁了。

猫大人来到了行宫里,寻着了不少好玩的东西。有树上的鸟窝、山中的松鼠、溪水下的游鱼等等,整天玩疯了一样,带着碧染漫山遍野的跑,不到睡着的时候根本见不着猫。

碧染姑娘也很无奈,跟着猫主子到处走,只敢趁它睡了把人抱回院儿里。

碧歌打了一盆溪水回来,让自家娘娘先洗洗手。热的时候用凉水洗个手,能很快降温去燥。

今日才第一天,沈雨晴已然找不到她的猫了。好在她担心碧染一个人照顾不过来,特意把细心的青渊一起派了去,两个人搞定一只猫,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娘娘,青枫跟这行宫里的厨子学了个新点心,说是一会儿做给您尝尝。”碧歌笑吟吟地说道。

沈贵妃穿着单薄的纱衣往凉榻上一躺:“没什么胃口,什么点心?”

“不知道,好像是用碎冰的做的。”

提到这个,沈雨晴总算来了点兴致。大热天也就只有冰凉的东西才吃得下去了,她点点头:“让青枫多做点,回头给皇后送去。好歹是邻居,要打好关系。”

碧歌仿佛没发现这个借口有多拙劣一样,认认真真地应了。

沈雨晴的屋子也是石殿,但是装饰得很不错,外表看不出来。连带着整个院子里都是这样的建筑,毕竟住在山里,周围易燃物多,石头堆砌的屋子比木屋竹屋安全许多。

除了这里和隔壁皇帝的院子,也就原本沈雨晴住的那个院子是这类建筑了。剩下的妃子都住在危险的易燃屋里,不过他们自己可能没意识到着火的问题。

石屋没有木阁竹楼雅致,不少妃嫔更喜欢竹楼。也就宓夫人和容妃喜好奢华,瞧不上什么雅致的竹屋。于是两个住在了沈雨晴之前那个院子里,剩下一间竹屋被一个叫杜贵人的低位妃嫔捡漏了。

别人不愿意住,倒是便宜了她。

屋子是皇后跟他们商量着安排下来的,皇后娘娘一贯好说话,大家都习惯了。

“杜贵人?”沈雨晴想了想,姓杜的低位妃嫔,好像宫里只有一个。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前段时间突然得了几回宠,晋了级。

青裘见自家娘娘还有些迷糊,连忙补充道:“那杜贵人原本是个常在,头一回承宠的时候没有晋级,别人只当她不得陛下宠爱,没想到过了五六天,陛下又点了她,然后直接就晋了贵人。”

常在是正七品,贵人的正六品,中间差了两级,算是跳级了。

虽然低位妃嫔越阶晋级比不上高位妃嫔那么扎眼,但杜贵人此番还是让不少同样身处低位的小姐妹十分嫉恨。更何况,她还得到了伴驾的资格。

沈雨晴突然想起来这人是谁了,当初她和傅秋水一起挑选秀女的时候,见过这人。是个很安分的姑娘,乖巧恬静,出身很低,不过是个京外小官之女,但是本分得很,从不闹幺蛾子。比起跟她一通入宫的玉容华等人,简直是个好宝宝。

当时傅皇后还特意为她选了个没有主位的宫殿,殿内也只有一个邻居,还是异常安分的太后远方表侄女薛修容,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位置了。

突然喝了一壶迟来的飞醋,沈贵妃决定立刻去皇后那儿看看。

这个院子叫琴院,里头三个居所分别是琴起居、琴吟居和琴落居。沈雨晴住在琴吟居,傅皇后在琴起居,两居相隔不过百十来步,走一会儿就到了。

冬晓正在归置物品,怕自家娘娘住得不舒服,带了不少东西来,都要人一一放到指定的位置。行宫里的小太监忙里忙外,额头上出了一层细汗。

正巧茶曲和茶诗端了大茶壶过来,开始给小太监们分发茶水解渴。冬晓也就能休息一会儿了,正准备进屋,转头看见了沈贵妃。

“贵妃娘娘来了?”她连忙迎上来。

贵妃可是大金主,动不动就给她家娘娘送好东西来,不是值钱又有用的,就是可以拿去讨娘娘欢心的。讲真,皇帝陛下都没这么用心过。

陪同前来碧宴立刻上前替主子去招呼冬晓,让贵妃娘娘可以进屋找皇后单独说话去。

屋子里,皇后也穿得甚是清凉。

沈雨晴干脆脱了被碧歌硬披上的外套,然后凑到傅秋水身边和她挤在一起。

傅秋水只穿了一件冰蚕丝做的寝衣,因为材质的缘故,就算沈雨晴靠着她也没觉得多热,也就没把人推开了。

“秋水,你在看什么?”沈贵妃好奇地瞄了一眼她手里的书。

“种花的书。”她反过来给沈雨晴看看书名,“皇宫里的宫务都交给淑妃打理了,行宫里也有主管太监打理,我百日闲得没事,琢磨着种点花。”

大晏朝例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之类的杂书也是很多的,因为教化程度高,不少农民也识字。种地的书、工匠的书等等,由于活字印刷的存在,也贵不到哪儿去,基本上一个村子里也能有个几本,供村民借阅。

虽然书里记载的都是很浅显的知识,各家的绝活是没有的,但对于一个没种过花的人来说,这书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