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灵微尊者的不正经日常(74)

但是对方还是抓住了他的弱点。

乔素被人送到了洛阳。

从时洛阳已经攻下,南朝皇帝引狼入室,洛阳军民半城哗变,威胁崔明即刻退兵,否则就屠城。

洛阳刚收复不久,仅几天北朝就不拿洛阳百姓当自己的子民了。就看崔明是不是担着屠城之责和失去爱人的风险也要继续挥兵北上,攻克北朝。

崔明选择了北上。

这一仗,替南朝收复了中原的大半土地。

且不提皇帝在他班师回朝后有多心惊胆颤,崔明只闭门谢客,回想着线人给他捎来的话。

乔素原本过得还算不错,尤其是洛阳城中的百姓听说北朝军要屠城时,纷纷拿看救世主的眼光看她。

他们明白,那一丝渺茫的希望,就从崔丞相对这个江南第一美人的不舍上来。有谁会放任这样的美人去死呢?况且崔明势力仍在,他日再挥兵攻打北朝也不是不行,退却一时能保住心爱的人,是个人都会这么做的吧?

但是他们的想象都破灭了。

崔明不可能为了一己私欲,放弃这个将士们拿命填出来的机会。

崔明请来了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翻着生死簿,回答却是“不知道乔素的魂魄去了哪里”。

这哪里还行。崔明当即罢工不干了,死了也在忘川河边上搭了个小屋子,既不肯入酆都做鬼神,也不肯喝忘川水去轮回,时时刻刻都在堕落成怨灵的边缘徘徊。

长安做了一件他如今想起来也不后悔的事。

他在崔明的酒里添加了忘川水,往事一笔勾销。

崔明果然不再提乔素的事,安安分分进酆都做了判官。生前要死要活的事,如今听来他也只不过是看客。寻找了几年“乔素”,无果,就不了了之了。

洛阳闻讯之后一言不发地把自己封进了花瓶里,诅咒长安永远无法得偿所愿,被长安送进了地宫。

洛阳什么时候放下,自然会主动从地宫里走出来。

反倒是酆都大帝一直在寻找乔素——这是他欠崔明的一个承诺。并且乔素失踪得诡异——有好几个死时际遇特殊的魂魄都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如今,“乔素”、长安、崔明再次聚首,却是在这一场不知道谁会有来无回的盛宴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长安来说:崔明约等于洛阳大于乔素。

对于洛阳来说:乔素大于长安大于崔明。

第64章 六十四

酆都。

乔素苍白莹润的手指划过崔明的脸颊,崔明温和疏朗的脸庞因为长时间呆在冥府和她的手指几乎是一般的苍白,因此此刻他耳边爬上的红晕尤其明显。

乔素眯了眯眼,凑到他耳边,吐气如兰,:“崔郎,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对我说的话吗?”

崔明诚实地摇头:“不曾记得。”

……空气里的煞气似乎浓厚了一些。

乔素:“没关系。那,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约游园的情景吗?”

崔明还是抱歉地摇头,却下意识微微侧身,摆出了一个深情款款、玉树临风的姿势:“不曾记得了。”

乔素往后挪了挪,以袖遮面,如沾了露水的花朵一般馥郁芬芳:“那崔郎还记得些什么呢?”

崔明:“……”

“好吧。”乔素漫不经心地撇了撇眼,眼角微微弯起,似乎是很开心,“我相信你不是故意忘记我了。”

长安:“……”

他全身上下的复杂情绪在这一瞬间都被抽离了。

他到底在担心些什么?!

看着崔明为情所迷、乔素笑眯眯仿佛狐狸尾巴已经在身后摇动的模样,长安扶额,有些后悔特地不告诉洛阳这里发生的事情了。

等洛阳回过神来,绝对会来找自己算账。

乔素:“崔郎啊。”

崔明:“嗯?”

乔素:“既然你都已经不记得了……那也就没有必要记起来了。”

崔明:“记不起来也没关系,你不是就在我的面前吗?”

“你不会真的傻到觉得我是来和你双宿双栖的吧?”乔素装作惊讶的模样瞧了他一眼,神情有些夸张却丝毫不让人觉得失礼。

“……”崔明心头涌上一股无奈,这股无奈居然相当熟悉。

乔素理了理自己的鬓发,将断了金穗的步摇摘了下来。虽然这么一来她头上什么珠宝首饰也无,但是如云的乌发叠在她一段纤细的脖颈上,别有一番楚楚风流的神态。

她将步摇随意地掷在了一边,干脆利落地说道:“好啦,崔郎。都这么多年了,你也饮完了忘川水,我们的缘分也该尘归尘土归土了。早点完事儿,咱们早些散了。

“……毕竟我也累了。”她低声喃喃道,但崔明还是清清楚楚地听见了。一时间心像是被什么蛰了似的一痛。

他想说些什么,但是终究无话可说。

“咱们干脆一些吧,崔判官。”乔素低声说,“这些年,你案下走了无数牛鬼蛇神,生死轮回你都判的清清楚楚。我有一桩案,你若是判的好,我自然心服口服;你若是判的不好……”

她眼白中一抹青黑色一闪而过,仔细看去是淡淡的死气:“那就别怪我翻脸无情了。”

崔明低垂了眼睑,原本透明的面孔变得更为苍白,说出的话来平平淡淡。

他收回了之前温和缱绻的眼神,轻轻回了一声:“好。”

“长安。”崔明拂袖,看着乔素袅袅婷婷走去堂中的背影,说,“你也一起来吧。”

暗红色的绢灯在屋檐下高挂,一阵风吹来,梧桐落叶发出簌簌的落地声。

一身罗裙、浑身干干净净的乔素对着面前的崔明和长安盈盈下拜,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游魂。

“见过判官。”

崔明展开厚厚的生死簿,抬头去看她的脸:“你且陈情。”

乔素又行了一礼,抬首,眼神幽幽地说:

“民女乔素,南朝青州人士,卒于陪都洛阳,时年二十三岁。自幼受战乱之苦。五岁,父母为保性命,鬻儿卖女,从此此身入风尘,半生漂泊。”

“幸而得一有情郎,与我志趣相投。我知他胸中丘壑,以己身为他四处打点奔波,将他送上青云之路。”

“爱郎未曾负我,一展抱负,还许诺天下大定之时便与我结百年之好……然天不假年,我受奸佞所害,与他阴阳两隔,至于今日。”

崔明手上的笔颤了颤。他闭了闭眼,沉声道:“所言属实。”

乔素笑了:“谢谢大人。”

崔明:“那你有何怨屈要禀?可有谁要告?”

乔素伏身一拜,目光如两泓秋水,轻轻摇头,说:“无人可告。”

“为什么说无人可告?”崔明的手指攥紧,骨节泛着白色,“掳你而去的南朝皇帝、害你性命的北朝暴军、落井下石的洛都愚民……还有那个眼见你陷入困境,却无动于衷的人,他们难道没有对你不公吗?”

“可是他们都不足告啊。”她斩钉截铁地说。

“南朝皇帝愧对国祚,自有天道惩治;北朝暴军杀人饮血之为的是保家卫国,立场不同;至于那些洛阳城内的普通百姓……”乔素的脸上出现了讽刺优雅的笑容,“世人皆如此。爱之则疯,恨之则狂,人心能去何处告?告了就有用吗?”

崔明:“……”

“啊,说起来,还有一个人呢。”乔素轻轻掩住了自己的唇珠,笑道,“我的那个情郎。”

崔明:“……”

“判官大人啊,要说我心中没有怨,那是不可能的。”乔素站在他面前,身上的幽紫色怨气淡淡地散发开来,“我怨自己花信年华,早丧黄泉。”

“我将最好的年华给了他,因他受尽折磨、魂断异乡。在我命悬一线之时,我还只盼能再看他一眼。”

“如果您觉得,他是有罪,还是无罪呢?”

崔明沉默。

半晌,他长长地吐出一声叹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