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白的科举人生(164)+番外

作者: 一头酸菜鱼 阅读记录

“这还不算,之前要是定个好人家,说不得还能在那时候帮衬一把,现在倒好,一家子的光棍。”

“当年都是好孩子,硬生生的被耽搁了。”

前段时间,外祖母王氏感了风寒,刘氏在床前照料了两日,就有些吃不消,自己也跟着倒下了。

本来休息几日就好的事情,刘氏硬是觉得生命无常,想着她要是撒手人寰,自家孩子的亲事,怕就要和韩家的孩子一样,被耽搁了。

刘氏今年才三十九,平日里又小心的养着,就连北天道长也亲自给刘氏诊所脉,说刘氏身体健康的很。

江绯白也就只能哄着刘氏,让她自己看开一些。

伸手从桌上的一堆公文中,找出一封已经拆开过的信件,拿着就去后院见刘氏。

刚好。刘氏与外祖母王氏都在大厅里听下人讲那韩家的最新动态,两人还不时讨论一下。

“咱们终究只是外人,要是那韩家的族人肯出手帮助,那一家孩子,也不会过得如此凄惨。”

“谁说不是呢,前几日,我让福管家着人去给韩家送点银子,准备先过了眼前的一关。”

“都是好孩子,在门外磕了头就走。唉。”

……

江绯白可不敢让两人的思维继续发散下去,走进门就拿出袖中的信件,递给刘氏。

“娘啊,这下您总算不用担心了,映康的婚事啊,大概要有着落了。”

刘氏听了江绯白的话,伸手拿过信件,也不关心韩家孩子的可怜事了,快速看起沈映康的信。

江绯白也不着急,给外祖母王氏倒一杯参茶,“外祖母,天冷了,喝参茶对身体好。”

“您有空就与外公说说,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喝那些浓茶啊,夜间容易睡不着。”

王氏笑眯眯的听着江绯白说话,“那老头子倔着呢,非得老婆子发脾气才听话,你就别操心了,他肯定是表面上不听你的劝告,私下里早就在夜间不喝那浓茶了。”

江绯白一听就笑了,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几十年的患难夫妻呢,这不是了解的透彻的很吗?

“还有你娘,就是闲着没事,才瞎折腾,你在外面多忙啊,她还想一出是一出,乖孙啊,你就放心在外面好好干,你娘这边外祖母给你看着。”

江绯白笑眯眯的听着,不时的回一句,家里有个贴心的老人,就是这么便利。

“我娘也是担心我们,是我们几个做儿子的不好,才让她担心了。您就与我娘每日里啊开开心心的种种菜,聊聊天,这样就挺好的。”

王氏笑着拍江绯白的手,“净胡说,我这把老骨头,不能帮你什么,难不成还要给你添乱不成。”

“只要你们在安哥儿身边,就是安哥儿最大的福气,哪里还有添乱一说?”

祖孙两这边开开心心的说些肉麻话,刘氏终于看完了沈映康的信。

也不管江绯白与王氏了,站起来就朝屋外走,边走便喊:“福管家呢?快去叫福管家来。”

第113章 惊讶

“给各处的管事发消息,让大家准备聘礼,映康要成亲了,咱家这次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可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王氏看刘氏又活力满满的去吩咐人准备东西,转头对江绯白说:“看见没,你娘就是太闲了,才没事找事。”

江绯白摸摸鼻子,也找不出给刘氏辩解的理由。

前些日子看刘氏脾气暴躁,江绯白还想着把那书信压一压,少给刘氏一点压力,让她好好休息。

因此还吩咐管家,有事就找他,不要去劳累刘氏。

他在那边累死累活的忙了两个月,刘氏的脾气却是越来越大,丝毫不见回转的迹象。

没想到,症结在这里,还是自己无意中坑了自己。

想来也是刘氏平日里给几个孩子操心劳力的,现在孩子一个个不在身边,她只好找事情转移注意力。

这手头上突然没事可做,有些转不过弯,不知所措。

话说沈映康在京城,可谓是顺风顺水,明面上有户部左侍郎的照拂,有秦家和方家曲家的支持,暗地里,今上为了让江绯白卖力为星星卖命,只要沈映康不是烂泥扶不上墙,日后肯定是前途光明的。

更何况沈映康本人就不是个蠢的。

在加上北疆这几年动作连连,知州江绯白的妹妹嫁给宁王,与宁王两人,一年中有大半年住在兴庆府,宫里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今上和太上皇对江家那八小姐格外的看重,以及北疆年年传来的好消息,大家都知道,圣上是格外的看重北疆,以及江家那一家子。

所以,就有很多人家向沈映康抛出橄榄枝,请人向沈映康提亲。虽然沈映康本人现在只是在户部任职的一个小小从五品员外郎。

但是他今年才十七岁,可算得上是在朝最年轻的员外郎了。这妥妥的就是一支潜力股。

当然有很多人家想提前投资一笔,好等着将来升值。

其中好的不好的,打着各种主意上门提亲的人家,数不胜数,可以和当初的江绯白相媲美了。

秦怀瑾还笑眯眯的打趣沈映康:“哎呀,当年大白最多也就和映康你这样受欢迎啊,真是让我这样的人羡慕。”

沈映康与几人相熟以后,脸皮慢慢的也就变厚了,一点不在意秦怀瑾的打趣,“哪里,哪里,还不是多亏了怀瑾兄提拔帮助。”

最后,在众多提亲的人家中,沈映康选择了既不是最有权势的人家,也不是最富有的人家。

而是安宁伯三房的嫡三女,年元初。

那姑娘长相清秀,按照曲舟歌写给江绯白的信来说,就是:“虽说做哥哥的不好随意评论弟妹的长相,但是咱家映康长得比弟妹貌美许多,以后两人会有很多麻烦。”

沈映康不在意这些,安宁伯府本来就没有什么实权人物,安宁伯府三房,等分家后,手里更是没有什么政治资源。

他家的嫡三女,除了温柔娴淑,就没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很多人不明白沈映康为什么要这么选择。

沈映康的本意是想找一个自己看的顺眼的人。刚好他与年元初无意间见过几面,两人对对方的印象都不错。

他也知道,身在官场,不可能像江绯染一样,把亲事拖到二十好几,也就写信告知家里,想早早的定下来。

江绯白也是松了口气,他知道对于沈映康的选择,最满意的应该是皇宫里的那位。

那位是绝对不会希望江家与位高权重的人家成为姻亲的,要是那样的话,自家就在成为星星将来最大障碍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沈映康现在的选择,很符合皇帝给江家目前的定位,于是大笔一挥,给沈映康与年元初赐婚。

众人除了感叹今上对江家的看重外,也只能捏着鼻子,看又一个优秀男青年,成了有妇之夫。

这时,还有不死心的人,看见今上对沈映康的看重,想把自家庶出女儿送给沈映康端茶递水。

沈映康只好拿出一本制作精良的江家家规,让下人恭恭敬敬的递到来人手里。

然后又让管家亲自送那位大人还有与他同来的女子出门。

在门口时,管家还对有些回不过神儿的那位大人说:“郝大人,咱们江家的家规如此,我家大人要是想保住双腿,继续当江家人,就不能接受您的好意。”

“咱家大人与郝大人您相交的情谊却是真的,还望您不要介意,回家细细看看咱家的家规,体谅我家大人的苦衷。”

管家说那话时,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不知凡几,沈映康的宅子,就在当初江绯白宅子的附近。

当初为了方便沈映康不时去江绯白书房找东西,沈映康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那栋宅子。

反正朝中现在都知道,江家不缺钱,他也就大大方方的让人将那宅子买下来,好好的修整一番。

按照兴庆府江家的布置,换了他最喜欢的家具。反正在里面住个二十年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