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白的科举人生(38)+番外

作者: 一头酸菜鱼 阅读记录

这可真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给众人一个传说,其实,江绯白也没想到会是正四品的北疆知州。

这会儿,江绯白正坐在秦长生秦院长的对面,“先生,这次事情多谢你了。”

“要不是看在你小子还算有脑子,又自愿去北疆的份儿上,我才不会插手你们之间狗屁倒灶的事情。”秦长生不屑道。

“我本以为有个五六品的地方主事就不错了,实在没想到会是从四品的知州。”江绯白再次感谢。

“少来那些虚伪的花花肠子,心里偷着乐吧,我秦家在北疆还有些势力,这些东西好好拿回去看看,别去了之后丢我书院的脸,这封信交给守备府的将军秦大海,他原是我秦家家将,世代在我秦家,为人可信。”喝了口茶,叮嘱道。

江绯白无言以对,深深一揖,“学生拜别先生,望先生日后事事顺心。”

“滚,到那边挺起腰杆,我秦长生可丢不起那个人。”秦长生低吼。

江绯白心里很疑惑,那天傍晚,他先去找秦怀修打探清楚袁大人的底牌,刚好遇到秦长生,他听到之后,刚开始很不屑。

后来听到自己想去北疆后,就突然转变态度,并帮他解决了后面的事情,而且他所求的不过最多一个五品主事,江绯白清楚自己的资历,很难升到从四品,即使,那里是北疆。也是他占了大便宜了。

第41章 沿途(倒v)

让他很摸不着头脑,他知道秦长生在其中出了大力,他没说,自己也不提,现在确实两方是不对等的,没法谈回报。不过,他没从他身上感受到恶意,这就够了。

江绯白回到家中,刘氏告诉他,家里的产业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只留了一处铺子,给留守这所小院子的下人花销,其他的都变卖了,江绯白自己的产业和庄子,需要江绯白亲自处理。

其实江绯白在下了决定的那天起,就和庄子里的人商量过了,并且做了决定,北天道人和叶开愿意跟着江绯白去北疆,让江绯白很高兴,他还记得当时北天无所谓的说,“目前只有你能无条件相信我,这很对我胃口,今后继续这么干,我就跟着你了。”

这让江绯白准备了一肚子想劝的话没有了用武之地,很是可惜。

庄子里种的东西,种子全部带走,庄子从此以后就种普通的庄稼,除了庄子管事儿的还有另外几户当初找来种地的愿意跟着江绯白,其余的人,既然不需要保密,就没必要用那么多人,给多发两个月工钱,打发出去自谋生路去了,还有几处铺子,早早就找好买家,没有压价,卖出去了。

之后去江府,向父亲江清云辞别,然后和几个好友同样一番辞别,告诉他们,几日后不要来送别了,这样下次见面,也更加畅快。

几人没有多说什么,也没问江绯白突然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第一次,江绯白喝酒没有装醉,真心实意的和朋友们痛快的喝了一场。

最后几人都不醒人事,被家仆带回家中,家里人也没有责罚。第二天江绯白清醒之后,安排人去联系镖局,虽然这一路他们走官道,但是越往北边,路越难走,治安越乱,自己这一次带的人多,而且还有重要的种子,实在不能随便上路。

临走之前,打发江明给几位好友一人送了几张他们爱吃的菜的方子,就算是别过了,几人也实在,其余的东西,自己带不走,几人让人送了金子,银票,江绯白哭笑不得,这几人大概是把平日里的小私库都掏空了吧。

其实,还有点儿感动呢,在临行前一天,秦长生送来两个其貌不扬的家将,据说很厉害,上战场杀过敌人的那种厉害,虽然江绯白看不出来。江清云送来一封家书,江绯白看了,久久不语。

江绯白带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北城门,向边疆赶去,他不让任何人送自己,不想太伤感,果然,他们都没出现在自己面前,当然,如果忽略了站在城头的几人的话。

“院长,您很看好江绯白。”有人问秦长生。

“老夫只是觉得他不太蠢而已。”秦长生的回答永远充满了秦长生的风格。

“走吧,大白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我们选择相信他,就别让他难过了。”秦二闷闷的道。

“可是我还是觉得好难过,知道京城中以后没有他,觉得很不得劲儿。”方念玉低声说,

“走,哥哥请你们吃饭,这顿不带大白,以后就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也能想办法让那臭小子回来的容易些。”曲舟歌道。

江绯白刚出城门就发现了城头站着的几人,没有回头,骑着马,向背后挥挥手就走了。他不想转头的时候后悔自己做的这个决定。

江绯白有这个想法,是在刘氏告诉他袁家要逼婚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太弱了,需要一个地方让自己快速成长,而北疆,就是他选中的地方,只是没想到心愿达成的这么快。

首先,刘氏十六年没和父母见面了,再不行动,外祖父外祖母没有诏令不能回京城,刘氏也无法一人长途跋涉,等双方都没有精力的时候,就彻底没机会了。

然后,他这些年喜欢读地理志,仔细研究过北疆的地理和风土人情,觉得大景的北疆,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在北疆的地方官,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自主权。

所以他大胆的做了决定。

这次出行,刘氏带了她的四个丫鬟绿枝,绿荷喜鹊,绿竹,还有两个厨娘,江绯白带着江明和江平,江荣,江华,江贵四位小厮,以及老管家江福和庄头江河,以及三户庄稼把式。秦家的护卫秦文晨,秦文浩,北天道长和叶开。

还有雇来的镖局十人,人和行李十辆马车,种子五量马车,拉别的驽马加上护卫骑的马,一共二十八匹马,十五架马车,和四十九人。

就是江绯白带去北疆的全部,一路浩浩荡荡,提心吊胆的奔向北疆。

一路上走官道,住驿站,赶不到驿站的时候,野外露宿,战战兢兢的走了一个多月,刘氏和几个丫鬟平日里活动都少,哪里受过这种罪,明显瘦了,没有胃口吃东西。

江绯白看着刘氏脸色苍白,很是心疼,就想办法做点好吃的,刘氏勉强能吃点,之后江绯白就决定不赶路了,时间应该来得及,每日少走一个时辰的路,让刘氏下马车走走,多休息一会儿。

为此重新制定了行路计划,江绯白做的食物,没能让刘氏多吃,队伍里的其他人倒是大饱口福,出门在外,本来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江绯白为了刘氏,挖空心思,就地取材。

新鲜野菜,山里野味,或火烤,或油焖,或煎炸,或凉拌,酸甜的,麻辣的,尤其一道叫花鸡,队伍里的人自从学会以后,每天都能在路上,想尽办法杀死几只鸡,江绯白只能对鸡祷告,以后少吃鸡。

改了行程后,刘氏的脸色慢慢恢复,绿枝几人也有精神去照顾刘氏了,要不一个个都病歪歪的样子,简直看不成。队伍里一群大男人,实在不方便照顾几个姑娘。

马车一路晃晃悠悠的到达北疆边境,已经十一月底了,再有一个月,就是年节,这时天气已经非常冷,京城的冬季本来就很冷了,考虑到北疆的天气,来时准备的大棉袄全部穿在身上,给镖局的十人也一人送了一件,可把几人稀罕的不行。

一路上,眼看着景色越来越荒凉,天气越来越干燥,路上行人也越来越少,城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很多时候赶不到驿站,露宿野外,小村子的人有些排外,他们这么多人,在被拒绝几次后,也就不主动打扰他们了,只是去村子里购置一些补给。

不过越往北边,民风越彪悍,这里的女子在大街上叫卖,外出做生意养家糊口的不在少数,谁让这里的男丁大多数上了战场,就没回来呢,缺胳膊少腿退下来已经很庆幸人还在了,战争的创伤,留给这里人们的后遗症,远远不止表面上看过去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