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薪十万了解下?(142)

作者: 醉色微醺 阅读记录

“多谢大小姐。”楚冷晗不是矫情之人,当下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他来到永宁城本就是为了游历。有天工学堂副院长的这个称谓,也算是对自己在外面这段时间的一个肯定,回到天澜城也可以给父皇一个交待。

想到此,他不禁对天工学堂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有了一丝期待。

“谢什么,这是你应得的。你放心,就算是你以后回到天蓝城,这个称号还给你保留。”晏飞荷为了让楚冷晗放心,给出了一个保证,“你这个月再苦些累些,盯着建造进度,我这边开始准备招生的事情。”

晏飞荷没有拿自己当外人的举动,楚冷晗很是开心。

不管婚约的真假,反正自从那之后,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他觉得自己现在算是彻底得到了晏飞荷的认可,而不是像以前表面的那种客气。

两人商议完毕,就各自忙碌去了。

晏飞荷没有直接开始招生的工作,而是先在城里把消息散发了出去。

天工学堂的建立,城里的人知道详情的并不多。严格说来,也就是晏飞荷身边的那些人清楚。

进出城的人们经过天工学堂之时,只看到热火朝天的工地,并不清楚这么大规模的庄园用作何处。

而且天工学堂不以培养人的读书学问为主要目的,而是要培养人们有一技之长,这种学堂别说永宁城,便是整个大乾王朝之前也没有出现过。

若是直接在城里拉出一个地点开始招生工作,势必会门前冷清,有想法的人寥寥无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晏飞荷从商多年,深谙此道。先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城里的人们对天工学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伺机开展招生工作。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这里人们对于好东西的认知,晏飞荷对比并不认可。加上天工学堂竣工在即,没有那个时间去让人们慢慢了解。

永宁城这大半年来经过晏飞荷的熏陶,已经适应了各种方式的宣传。若是有新店开张,或者新的事物面世,没有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大家反而不习惯。

晏飞荷现在能使用的宣传方式太多了,有一念堂的存在,她相当于是把整个永宁城的宣传资源整合了起来,相当方便。

天工学堂的宣传不用多说,晏飞荷把它全部交给了苏正青,各个渠道都要充分利用上。

果然,效果十分显著,随着新一期永宁旬报和俏佳人的发行,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单,短短几天永宁城中就到处充斥着天工学堂的消息,一如当初醉红颜开业时的场景。

关键是晏飞荷这次宣传针对的群体非常明确,就是城里的中下层阶级。后来,经过陆修齐提醒,她又把范围扩大到了永宁城周边的几个城镇。

工坊里有许多工人都是周边城镇的人,陆修齐一直负责工坊,知道他们的需求。比起城里的那些人,纵然都同为中下阶层,他们对于想改变命运的迫切心理比城里的人高多了。

身处永宁城里的人们,面对的机会要比城外的人大多了,他们总还能看到一丝改变命运的机会。

若是在城外的村中,一辈子可能都去不到方圆百里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接触到外界的机会,更谈不上什么改变命运了。

在工坊里的那些人,是因为当初工坊成立时,在城内招不到人,陆修齐在周边城镇费力找来的。

也幸亏了如此,才让他们知道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他们的东家要建立学堂,不管是什么性质,他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更不用说还不要上学的费用。至于用干活去偿还,对他们来说,最不缺的便是力气。

他们的这个想法也提醒到了陆修齐,他干脆建议自家小姐把宣传的范围扩大到周边的城镇。

天工学堂的位置就建在工坊的对面,规模如何,陆修齐都看在眼里,多一些学生小姐应该会更为高兴。

同陆修齐预想般的一样,晏飞荷果然对此很是高兴。她只顾想着永宁城里的人了,忘记了周边城镇的人估计对天工学堂会更为向往。

天工学堂本身就建在城外,也提供了一些住宿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城外那些愿意来此读书人们的愿望。

至于距离,根本不是问题。晏飞荷发现,越是这种交通不方便的环境,对于时间长短越是没那么在意。

反倒是她的前世,交通那么便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工具应有尽有,那种情况下,大家对于时间的要求好像更为苛刻。

人,果然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很难用常理去揣测。

等消息在城里发酵几天之后,晏飞荷专门到南城门附近租了间房子,当作招生地点。城南本就是中下阶层的聚集地,把招生地点放到此处再合适不过。

可是现实情况跟晏飞荷的预期有很大的出入。来此咨询情况的人倒是很多,但真正愿意报名的人却不多,一连两天,都是如此。

“小姐,情况好像不太好。”凝夏担忧地说道。“要一直都是这种情况的话,天工学堂得会空出很大的地方来。”

凝夏一直跟在自家小姐身边,对于天工学堂的情况了然于胸。她非常不理解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过来。

第124章 现场演示

“周叔,你去外面打听一下消息,看看大家都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愿意报名的?”晏飞荷自己也很纳闷这样的情况,于是便让周全去周边探探情况。

宣传工作已经到位,来此咨询的人大多都是问些细节性的问题,按照常理说,不应该这么少的人来报名啊!

疑惑中,陆修齐那边带来了好消息,说是在城外的招生工作十分顺利,许多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天工学堂。

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了城外,招生工作也分为了两部分。晏飞荷分身乏术,就让陆修齐从工坊里挑几个人负责城外的招生工作。

没想到这边没打开局面,那边一片红火,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晏飞荷更费解了。

永宁城里的这些人,接触到的人和事物要比城外同等阶层的人多了去,眼光也应该会比那些人高上一些。

天工学堂很明显是一个很好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到最后城里的这些人还没有城外的人看得通透?

晏飞荷实在想不明白。

在她百思不得其解中,周全打探消息归来,得出的结论让晏飞荷哭笑不得。

原来城里的这些人根本就不相信能到天工学堂里学到真正的技术。

永宁城里的那些店铺,有哪家会把真正的技术教给别人?便是到他们店中做个学徒,遇到展现技术的时候,也要让学徒回避。

现在晏飞荷跟人们表示到天工学堂能学到真正的技术,人们哪里会相信?连带着孩子们的那些课程他们也不相信了。

晏飞荷没有想到问题最后竟然出在了这边。

天工学堂建立之初,大家一致认为先生最为难请,理由也是如此,没有人会愿意把技术外传。

等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解决了先生问题,谁也想不到招收学生这边会成了问题。

“小姐,您说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也不想想这么好的机会上哪里找去?”凝夏颇为忿忿不平。

自家小姐办理天工学堂,别人不清楚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她天天跟在晏飞荷身边,看的是一清二楚。

从有这个想法开始,天工学堂的所有规划都是晏飞荷自己一个人完成,凝夏几乎没有见到过自家小姐有什么休闲的工夫,更不用说办理学堂小姐还需要往里面贴补大量的银子。

现如今,天工学堂为那些人提供一个免费的机会,那些人竟然还会质疑其中的真实性。

听到周全传回来的消息,晏飞荷算是能够稍微理解人们的想法了,同时她也能理解为什么陆修齐在城外的招生工作那么顺利了。

上一篇:爱情一直在经过 下一篇: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