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薪十万了解下?(236)

作者: 醉色微醺 阅读记录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曹玉成得出了二殿下不知道幕后之人到底是谁的结论。否则,这么好的机会二殿下不会白白浪费。

“晏小姐,醉红颜在天澜城中有得罪人吗?”曹玉成打探道。

“天澜城中,要说跟醉红颜有恩怨的人,除了春生堂,我还真想不出其他人。可是我跟正青妹妹讨论过这个问题,春生堂在天澜城那么久,照常理说不可能会为了我而去招惹有工部当靠山的书信局。可若不是春生堂,我还真想不到有谁会跟醉红颜有恩怨。”晏飞荷困惑道。

曹玉成点头同意:“我也是这样认为,最起码动手的人不是天澜城人,他们应该不清楚书信局代表什么,否则,断然不敢这么做。”

“玉成,说起来都是我们醉红颜连累了书信局。若不是因为我们,书信局也不会遭受这无妄之灾。”晏飞荷一脸内疚。

曹玉成哑然失笑:“晏小姐,你这话就太见外了。虽说醉红颜是你的产业,可书信局也是在你的建议之下开起来的不是?无论那些人是针对醉红颜还是书信局,都是跟我们过不去,要把他们揪出来才是。”

“我不过是给了一个方案而已,具体的执行都是楚公子和玉成你们实施,哪里敢占整个功劳。”晏飞荷惭愧道,“不过玉成说的对,现在我们得想办法把那些人找出来。”

曹玉成心中一动:“晏小姐,醉红颜当初找书信局承运货物的事情,都有什么人知晓?”

之前曹玉成以为是有人针对书信局,无从下手之下让高阳把重点放在了沉船上面。如今听晏飞荷说是有人针对醉红颜,那就有了一个针对性的突破口,知道该从哪里查起。

晏飞荷瞬间就理解了曹玉成的意思。能对书信局的船动手,必定是知道醉红颜找他们承运货物的消息。至于对方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这就是曹玉成问题的目的所在。

她回忆着当时的情形,努力思索道:“天澜城这边知道这个消息的,大多都是我身边相熟之人。周叔,凝夏还有梁元父女,不过他们都没有问题,这点儿我能保证。再之外就是文公子和顾大人了,他们就更不可能了。”

“永宁城那边呢?”

晏飞荷道:“永宁城那边是陆叔和花颜负责。他们一个是之前跟随我父亲的掌柜,一个是我自己找来的制香师,忠心方面没有任何问题。还有没有另外的人知晓我就不清楚了。”

曹玉成缓缓道:“未必是有人故意泄露,也有可能是别人暗中观察发现了这个事情。天澜城这边没有问题的话,我让人立刻去趟永宁城,仔细问问情况。”

这些事情确实非她所长,晏飞荷当机立断说道:“那我让周叔跟你们一起过去吧。他跟永宁城的人都熟悉,由他出面,你们的人办起事来会顺利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

节日快乐。

第207章 回城

追查的事情非晏飞荷所长,她很有自知之明地任由曹玉成去处理这些事情,只是尽可能地从旁协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虽然没有问书信局跟工部的关系到底如何,但既然工部允许打着他们的旗号,肯定会给予书信局一定的支持,多少而已,因此晏飞荷并不担心曹玉成没有办法完成此事。相比之下,她更担心那些幕后之人会铤而走险,对曹玉成不利。

又仔细叮嘱几句,晏飞荷才从书信局离开。

路上她无奈地叹气,本来是想来此表示对书信局的歉意,演变到最后又成了曹玉成来帮忙去查找动手的人。如此下去,自己欠楚冷晗的人情会越来越多。

想到楚冷晗,晏飞荷心中不由地想起了他正在做的事情,也不知道他现在进行的如何。

此刻,远在外地的楚冷晗忙着查看驰道铺设,不知为何,他毫无预兆打了个喷嚏。

“殿下,外面天冷,您还是回到房中先行休息,下官在这里盯着就行。”跟在楚冷晗身后的工部尚书董慎担心地说道。

从天澜城中出来开始驰道的铺设,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了。出来时才是中秋十分,如今已是将近十二月,有些地方早已下起了雪。

这边天气还好,一直都还晴朗,可空气中弥漫着的寒冷也是事实。阵阵寒风吹来,稍微穿的单薄一些,就能感觉到刺骨的冷。

野外不同城内,风更野,小刀子似的往脸上招呼。

殿下每次在施工现场都站到现场,全然不顾自己身份的尊贵,董慎对他发自内心的尊重。

“董尚书,这才一个喷嚏,还不至于风寒上身。你是没听过一想二骂三风寒的说法,等到了三个喷嚏再担心不迟。”楚冷晗说起这个,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笑容。

“一想二骂三风寒?”董慎想了一下,欠身问道:“殿下,此话有何深意吗?”

“深意倒是没有,是有些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顺便拿来用了。”楚冷晗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同董慎的表情几乎如出一辙,茫然不知何意。

面前的这位三殿下在私下谈话中,经常以我自称,除非遇到人多的场合,才自称本王,这种小细节的尊重让董慎颇为感动。

“请殿下为下官解惑。”董慎躬身请教。

楚冷晗知道这是董尚书的优点,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都会认真听取对方的讲解。正是由于他这种钻研的精神,他才能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

“董大人,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是正式场合,不用这么多礼节。”楚冷晗伸手扶了一把董慎,“这个一想二骂三风寒,指的是一声喷嚏代表有人对你的想念,二声喷嚏则代表有人在背后骂你,三声喷嚏不用说了,意味着感染了风寒。因此,我这才一声喷嚏,还不用担心。”

董慎一脸愕然:“殿下,这是您从哪里听来的理论?三个喷嚏代表的东西还能说得过去,一想二骂好像没有什么根据啊?”

楚冷晗微笑道:“准不准董尚书到时试一试便知。至于是从哪里听说的,回到天澜城之后你会见到本人的。”

董慎更是糊涂起来,他可不记得三殿下曾提起过这么一号人物。不过想着三殿下说得不错,照目前工程的进度,马上便可以回到天澜城了。

“殿下,这最关键的一段已经修建的十有八九,以后下官在这里看着就行,您不用一直在这里受罪。”董慎关心地说道。

本来这种事情他自己过来盯着就行。工部尚书亲自监工一条驰道的建设,已经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常情况下,没人敢做出欺上瞒下的事情。

可是楚冷晗对此并不放心。

作为自己一手负责的新生事物,不但关系着以后书信局的发展,还牵涉到父皇的殷切期待。

他知道自己父皇肯认下修建驰道一半的费用,并且下旨让周边几个城池的太守全力配合,表明了他对此事的绝对重视。

因此,楚冷晗不想驰道的事情出现一点儿意外。他亲自带着董慎在工地上盯着,怕的就是地方官员表面上一套,背后一套;怕的是修建过程出现偏差,没有严格按照图纸来建造;怕的是出现偷工减料。

还好,在他跟董慎的全程监工下,没有出现一点儿意外。连在新修好这段驰道上的试运行都跟在工部中的情况一样,完全没有问题,这才让楚冷晗心中长舒一口气。

“董尚书,这件事□□关到工部和书信局的发展,不能大意。我在这里看着,地方官员就不敢跟你扯皮,年前差不多就能把整体驰道的铺设完成。年后天气暖和之后,就可以直接启用。现在回去,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楚冷晗说道。

“殿下,有陛下的旨意,您又在此呆了许久,下官认为没人敢不开眼,去在这件事情上找不自在。”董慎说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谨慎些为好。”楚冷晗道。

上一篇:爱情一直在经过 下一篇: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