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奸臣养成实录(105)

作者: 如意天 阅读记录

“皇上却不问原因,就骂他是个混账东西,挑断脚筋把人的下半辈子都毁了,竟还不认错,燕王却说他没有挑断人的脚筋,只挑了一半,脚筋尚未没断绝,所以他也不足以构成毁人害世的这个罪名。”

简锦听到此处,不免抚掌笑道:“燕王这招妙啊!”

双喜瞧她眼神明亮,暗道完了完了,二爷这是要陷进去的节奏啊,不行,他赶紧要拉二爷一把。

双喜于是就摇头道:“燕王这招不算妙,顶多算铤而走险,爷您想啊,要是当时他挑人脚筋时没注意好力道,真把人经脉给挑断了,这不是害人不浅嘛!”

简锦却挑眉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要真有人断了脚筋,就该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缺德事干得太多了。”

要不是他们嘴巴欠,说尽人坏话,又怎么会遭到这种报应。

所以说天网恢恢,自有老天爷的公道。

双喜却是深以为她这是在为燕王说好话,心里就更捏了一把冷汗:“就算干了再多缺德事,总会有迷途知返的一刻,燕王要报复人使什么招不好,非要使这种损人一辈子的阴招,再说了,被挑断脚筋的人大多都是王侯子弟,家里就他一根独苗,燕王这不是铁了心要害他们家门不振吗?”

简锦闻言,不免扫他一眼:“双喜,我听了你这话,怎么觉得有种恨得牙痒痒的感觉?”

双喜顿时摇头如拨浪鼓:“爷想哪里去了,我这是在为无辜的百姓鸣不平。”

他这话是真是假,简锦也没有真想要去弄清楚,就接着问道:“后来这事是个什么结果?”

“还能怎么办呢,”双喜叹道,“皇上要给一群大臣们一个交代啊,就吩咐人抽燕王板子,挑了一个人的脚筋,就要抽二十个板子。”

他忍不伸手大张,竖了六根手指头,到现在语气还惊叹着:”最后足足打了一百六十个板子。”

一百六十个板子,就有八个人断了脚筋。

八个人,八方王侯势力。

当时楚辜还在上国子监,想必年纪还浅,就有这般魄力与毒辣,果真,果真是一条天生的皇帝命。

只有帝王,一颗心才会练得如此冷硬如铁,也无情自私。

不过话说回来,燕王就是因为这事记恨上了承伯公世子?

可按照道理,承伯公世子压根没做错事。

在燕王要断人脚筋时,他出于同窗之谊,直接站了出来为他们求情。

又在被燕王叱责滚时,他又派人去通知了皇上,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做法。

按照她的了解,楚辜虽然小气,但也不会为了这两个细节就记恨到现在?

那么困惑来了,究竟是什么理由,燕王非要跟承伯公世子杠上?

简锦一时心下百转千回,念及近日缠上楚辜的桃花绯闻,忽然心下一顿,恍如眼前迷雾忽然消散。

难不成,又是为了一个女人?

可是按理来说,这也不对啊,

小白文里头,楚辜就喜欢流珠一个人,其他女人,他从来就没有看上过眼,就算再遇到简流珠之前,他一直守身如玉,远离红尘俗情。

所以说,不该是为了一个女人。

为了怕记错,简锦又仔细地回想小白文里的情节,猛地脑子一僵。

小白文,燕王,女人,承伯公世子。

承伯公世子!

怪不得一听到这名号觉得熟悉,她竟是忘了还有这号人物!

正文 075 闹事

在小白文里,承伯公世子这个人身上迷雾重重,简直比男女主角还要神秘。

说起来,简锦最好奇的是他最后逼父贪权的举动。

他之所以做出这种抉择,还需要从前情说起。

小说后期,皇帝病重,太子被废,政治大权都转移到楚辜手里,但他处事素来冷酷强硬,因此惹来了不少朝中大臣的怨言。

面对这种被孤立的状况,楚辜依旧不为所动,该干嘛还是干嘛,最后凭着政治铁腕处理掉了一批反骨,顺利登上皇位。

但是在登上皇位前的一段日子,却是颇不太平。

昔日太子被废,朝中拥立太子的老臣们却相信,皇上迟早会再度复立。

所以为了让皇上快点气消,这群老臣就整日里在皇上耳边念叨,其中尤以承伯公最甚。

每回退早朝承伯公必到御书房去大理一番,拐着弯说尽了太子的好话。

皇上却不堪其扰,后来甚至见到他都怕了,有几次在宫道上,远远地一见到他的身影,就立马让宫人调转御辇。

不过话说回来,皇上虽然实在很烦承伯公的啰嗦,可也抵不住其他大臣每日在耳边的苦劝,时日久了,心底就勾起了对太子的思念之情。

眼看着太子再度得宠,皇上却突然病了,而且这一病来势汹汹,三个月后,直接拟了遗旨,把皇椅交给了燕王。

没过多久皇上就驾崩了,这份遗旨随之公之于众,太子党羽不干了,承伯公就是头一个质疑。

他领着一群老臣堵在金銮殿前,把遗诏研究了一遍又一遍,看到第五十遍才放弃了,而后被燕王一道旨意,就打发到了偏远的边陲之地。

承伯公却是不肯了。

他纠结兵马发动宫变,燕王被困宫中,援兵尚在千里之外,大厦将倾之际,承伯公世子却突然杀出来。

他以太子为人质,强迫他老子带着手下人马退到城外,如若不然,就一刀子划了太子的人头。

承伯公机关算尽,气极攻心,却不得不咬牙退出京城。

而刚一出城门,燕王的援兵就到了,合力杀得承伯公一个措手不及,最终败至燕王剑下,自刎谢罪。

承伯公世子,既作为承伯公的亲儿子,合该要受牵连,但他同时又是燕王的最大功臣,功过相抵,从此沦为一介平民。

后来京城里的百姓再也没有见到过他,此人好像销声匿迹了般,一下子就消失在了这个世上。

又过了无数年,说书人在茶馆里说到昔日燕王逼退千军万马的事,自然谈到了他,底下就有茶客说曾在边陲的一座寺庙外见到过他。

众人纷纷猜疑,难不成当起了素心寡欲的穷和尚?

透露这消息的茶客就笑了,说他比当一个穷和尚还不如呢,就在寺庙门口支起了一个小摊子,给上香拜佛的香客看看手相,算算命什么的。

昔日得意潇洒的承伯公世子,别人高捧在云端上,如今却是沦落到了给别人算富贵命势。

众人一时皆唏嘘不已。

渐渐,京城内外就传开了承伯公落魄穷苦的事迹。

后世也误以为他当日在宫门前挟持太子逼死亲爹,是因为心中对权势的贪婪,所以与燕王里应外合,不顾父子亲情,也因此遭到天谴,穷苦余生。

史书上也称他:逼父贪权。

这就是世人的理解。

到底真相如何,小白文对此却含糊带过,寥寥几笔,所以也无人可知。

但胜在作者文笔甚佳,通过细腻华丽的文笔,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清心寡欲超尘淡然的承伯公世子形象。

所以这样一个温淡性子的人,又怎么可能为了贪欲抛弃至亲血肉,还不如大义灭亲这个理由来得顺当。

说不定他真的是大义灭亲。

一时间,简锦就对这位传说中的承伯公世子有了些莫名的好奇。

她思忖着,有个念头就渐渐升了起来。

翌日,简锦琢磨这件事,当即去寻了简流珠。

进了她的屋子,丫鬟们都在,却不见流珠的人影。

简锦看丫鬟们欲盖弥彰的样子,也不戳破,就招手将绿珠叫到面前,又吩咐其他人退下。

屋内就剩她二人了,绿珠打趣道:“二爷单独留下奴婢一人,是有什么体己话要跟奴婢说吗?”

简锦笑着将茶盅搁在桌上:“也别插科打诨糊弄过去,该知道的我全都知道了。”

绿珠心里一唬,面上却笑着哎呦了声,一手插着腰往她身上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