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军婚难筹(54)

作者: 姜宁 阅读记录

陈家这边,陈萍和陈父陈母收到姜锦给做的衣服、买的被面儿,可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姜锦当初走时闹的那一出,可是让陈母和陈萍心里打着鼓,唯恐姜锦恨了陈家,以后不和陈家亲,现在看她竟然还新手给缝衣服,不管是料子还是样式,都是颇用心的,算是放下了心。

“你三嫂是个大气的。”陈父多年没穿过新衣服了,更不用说这么好布料,这么精致的做工。那针脚细的哟,都看不出线来。

“当然,要不,当初也不会管几个孩子吃喝。”

陈宝看一眼妹妹,再看一眼娘,是谁说三嫂这是傻来着,人家一身衣服就给收买了。

陈萍白了四哥一眼:“三嫂那不叫傻,那叫大气,人家懒得和大嫂二嫂计较。要是真傻,人家还能够被领导看中?”

这么想的哥哥嫂子才是真的傻。她都怀孕三嫂这是使得一计。

陈父点头。一个女人家家的,还怀着孕,一个月就好几十块钱的工资,这可不是傻子能够干得了的。

陈母不服气:“那也是沾了你三哥的光了。”

陈萍看一眼母亲:“你让大嫂二嫂沾沾光试试?别说写字了,她们认识个一二三不?”

陈母彻底歇菜了,倒是后悔没能够让陈萍也好好的读书:“要是你和你三嫂一样读到初中,说不定这工作你也做得了。”

“小四儿,你可是上了初中的。看让你哥也给你安排一下。”

“我三嫂属于军属,我算啥?”部队有家属随军的,可没听说弟弟随军的。再说,三嫂那笔字确实是好,自己那狗爬的字还是算了吧。

姜锦一走,陈家的住房就有了调整。陈父陈母带着陈萍和陈柳陈桃住到了新房子里。陈宵替姜锦整理的浴室放了床,现在就是姑侄儿三住着。陈父亲手搭的鸡窝,开垦的地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墙边上姜锦种的菜也都可以吃了。

陈宝一家就住了父母替出来的三间旧房子,前面四间新房子,老大老二一家两间。陈宽索性自己出钱在院子里起了墙,一家子一半儿,他也实在是忍受不了钱玉秀今天来借个酱油,明天让孩子来要个饼子的,分开更好。

陈宝一看这样,索性把后院通前院的门给堵了,自个家也成了一户。

这个家并没有陈宽所希望的那样,逼走姜锦就能够再合成一大家,反而是越分越远了。

钱玉秀倒是想把陈榆陈杨也推到陈母那边去,陈萍和陈宝却是看得明白,让陈父陈母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你两老也是向六十奔的人了,还能够挣几天的工分?就是你们还能挣十年二十年,你可能够养得了十多个孩子。可别说有三哥。人家现在也要有孩子了,谁还一五一十的养着侄子侄女。别到时候发现你用他给的钱养大哥二哥的孩子,就不给你寄钱了。到时候,我二嫂还不闹翻了天?还有,你养我大哥二哥的,不养我四哥的?他们家的孩子还小,要是也扔你这儿,你还能够干啥?我嫁了人,可不会帮你做家务活了。到时候累死你,你看我大嫂二嫂会不会心疼!”

陈父陈母两个人分的粮并不多,还得送陈萍出门子、待客。别说再养十个孩子,就是养一个也是不成的。他们又不像姜锦一样舍得下用钱买粮。可是,就是买粮,十五块钱能够买多少?再说,小萍要出门子,大莲要生娃了,老四家的好像又怀上了,这一出一出的不得钱?她哪里还有余钱买啥粮。

给你们娶了媳妇生了娃了,也算完成任务。爹娘就这么大能耐了,不管就不管吧。陈父陈母向来是个心宽的,自己不是金刚钻,也就不揽瓷器活儿了。

说不养就一个也不能养。陈柳和陈桃住在这儿,却不能在这儿吃饭。

钱玉秀算了算,姜锦这一走,自己只多分了半间屋子。陈母搬的远了,孩子们不能时不时过去要个饼子蹭碗粥了,大嫂家的墙一起,自己去她家鸡窝里偷个蛋也不可能了,更不用说陈榆陈桃陈杨的吃食了,那是直接没有了。她算了一下,自己真是亏大发了。

后悔的不要不要的。

哎呦,要是知道老三家一走自己啥好处也捞不着,自己撒泼打滚也得把她留在陈家啊。真是失策。今年秋天分的粮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明年春天呢。

亏大发了,亏大发了。她的肠子都悔青了。同样后悔的是汪金花,她想的缝纫机和箱柜一件也没有得到。孩子们还少了个教导补习的老师。

早知道这样,在二弟妹在说三弟妹闲话的时候就提点她几句了。当时自己怎么就鬼迷了心窍的以为让二弟妹把三弟妹给治服了,以后自己说啥是啥呢。咋就没想到物极必反,人家娘家是不要脸的呢。

每年换季的时候,三弟都会把替换下来的旧衣服给寄回来,弟兄几个轮着分分,也是省了布料的。可是,这夏天过去,秋天都要过去了,三弟除了给婆婆公公每月的十五块钱一封信,还啥也没给寄呢。这次三弟妹给小姑子寄衣服、寄被面儿,给两老一人一身新衣服,自己家从大人到孩子,一根线也没捞到。

陈宵替下来的旧衣服都哪儿去了?当然是被姜锦给修修改改,寄到姜家去了。今年陈宵新进军校,衣服样式和颜色都多少有所变化,以前的衣服留下也不能穿了。从冬到夏的倒是好几身儿。

姜槐身子比陈宵壮,大姐夫张国庆和二姐夫崔兵都不高,姜锦把陈宵的衣服拆拆改改,给三个一个人弄了一身儿。余下点边角料,也给大姐的儿子张清给凑了一身小号的军装。想想欠了大姐的女儿张秀秀的,就拿了自己的旧衣服给改了一件。

陈宵看姜锦给自己父母和妹妹的都是新料子,给自己娘家的亲人都是改得旧料子,心里感动:媳妇真是太懂事儿了。决定春节向家里寄礼品的时候,多给老丈人弄两瓶子酒。

于是,他们两皆大欢喜。谁也没想起陈家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的期盼。

☆、过年(一)

眨眼之间,腊月到了,毕竟是军校,说不放假,也比军营里宽松,姜锦和邓主任他们为了春节的标语和条幅忙活了好几天,等一忙完,邓主任大手一挥,给自己和姜锦都放了二十天的假,从腊月二十到正月初十,至于张卫国,学校里不放,他就盯着吧,万一需要写字,就找姜锦。邓主任家在燕城呢,家里老爷子还健在,得回去过年。

乔校长两口子都在学校,家就安在了学校,儿子在部队,也没有年假,乔校长就一个闺女,到时候来学校和父亲一起过年。

这段时间天寒地冻的,陈宵他们每天就是上午下午上些文化课,体能训练只余了跑跑操了。时间充裕了很多,每天晚上就回家去住。姜锦的肚子很大了,他也实在是不放心,领导们也是心知肚明,默许了的。反正不耽误上课不耽误训练的,就任他去了。

陈宵可不只是想陪着媳妇过夜,还想陪着媳妇孩子好好过个年。

跟着购物的车出去了几趟,弄了些红灯笼,又让媳妇写了好些的对联福字,年三十那天,他亲自给乔院长、陈副院长家门口贴了对联,一家门口挂了两个红通通的小灯笼。又把丈母娘给寄过来的腊肉、腌鸡蛋一家分了些。这还不算,还给乔院长和陈副院长一人送了一双由大舅哥姜槐纳底儿,姜绣做面儿,戴红英成品的千层底儿的大棉鞋一双。

他们这些人一般穿军靴,暖和是暖和,可是,又硬又沉,实在不够休闲。姜家一大家子冬天做棉鞋、买棉鞋多年,手艺没得说,又暄又暖,还轻巧,陈宵就稀罕丈母娘送的鞋子,这次也是特意的提前把鞋码子给寄过去的。

本来姜锦是没想过给陈副院长和乔院长家送东西的,她那个脑袋瓜里也没这根弦,看陈宵给娘家写信要棉鞋,她受到启发,让小舅妈给绣几双鞋垫。这个送给陈副院长的媳妇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