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重生悠闲岁月(106)+番外

作者: 小玖儿 阅读记录

童婳坐到老太太身边,伸出手搭上脉搏,思考了一会儿,抬头看向刘老师,“奶奶是心肌缺血,加上年纪大了血压不稳,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停留太久,要不很容易胸闷气短从而晕倒。而且由于长期吃药,这胃肠功能有些不太好了,以后要注意保养。”

刘琴点头,是的,母亲心脏一直不太好,人一多就脸色不好上不来气。至于胃肠功能好不好,她还真没注意。

“也是巧了,我这次去西北怕不适应环境,带了可以保心的药丸,是我师父研制的,效果很好。这病也不能去根,但是用了我师父这药,可以保证一个月内不会因为供血不足而胸闷。”

刘琴听童婳说有好药,眼睛顿时一亮,要是有这种药,母亲之前吃的那种每天吃三次的药就可以都扔了。一个月服用一次的药,那绝对是好药了。“真的?是什么药?你说的药叫什么名字,我回去了也去买。”

“老师,这药是买不到的,我手里的也不多,先给奶奶用一颗,等我回京都了,让师父再做一些,到时候给你邮寄到学校去。”

听到买不到,刘琴有点失望。也是了,要是能买到,她这么多年四处打听各种治疗心脏病的药也不会没听说。

“那,这个药贵吗?”刘琴想着也不好白占便宜吧,这药市面上没的卖,估计也不会太便宜。

童婳把药盒打开,拿出一颗薏米大小的欠黄色药丸,放到刘琴母亲的嘴里,“奶奶这个药不难吃的。”

老太太被救醒后,意识有点昏昏沉沉的,虽然也知道屋里有人在说话,但是精神无法集中起来,眼神一直在放空,童婳把药放她嘴里,她本能的就吃了。

因为童婳说药是名医研制的,所以也没人怀疑药效,之后童婳打开手里的玻璃瓶,给老太太灌了里面的水之后就站起身,对着刘总叮嘱到,“好了,估计再有十分钟,奶奶就会慢慢的缓过来了。最近七天不要吃油腻辛辣和海鲜,七天后嘛,不要暴饮暴食就行了。”

刘琴有点反应不过来,“这就可以了?”

老太太因为心脏不好,之前就是控制饮食来的,童婳的叮嘱几乎就是老太太的日常,可是后面说不用暴饮暴食,这个意思是不是就是可以随便吃东西了?

“对啊,我师父的药很厉害的,老师你放心。”

童婳自信的说。

刘琴的父亲虽然也有点怀疑这药有没有那么厉害,不过十分钟他还是等的起的。要是十分钟后老伴有精神了,那么后面的那些话才有可能是真的。

“老师你们也累了吧,我们就先回去了,不打扰你们休息了。等晚上我们再过来看你!”

说完,童婳喊了吴燕几人离开。

这边刘琴送走了自己的学生们,松了口气。坐在一旁的床上,眼神空洞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旁边一个男人是她的父亲,另一个是她的小儿子方亮,两个人也分别的坐下,刚才老太太的昏倒着实把大家吓坏了,如今也都各自放松一下,等会儿还有其它的事要忙。

躺在床上的刘母,原本茫然无神的眼神渐渐的有了焦距。没用的上十分钟,刘母觉得原本又干又涩,疼痛不已的心脏部分似乎不疼了。刘母用手撑着床,缓缓的起身,发出了微弱的声音。

“小琴啊,给妈倒点水过来。”

刘琴坐在旁边的卧铺上,因为觉得累就半靠着床,眼睛眯着缓神。冷不丁的听到母亲的召唤,有点被惊到,眯着的眼睛“歘”的一下睁开了。

“妈,你怎么起来了,觉得怎么样?”刘琴赶紧起身过去扶着母亲靠床坐着。

刘母觉得自己原本无力的身体渐渐在恢复,说话的声音也比之前大了,“没什么事,就是觉得有点口渴,这里还有这都不怎么疼了。”

一旁的方亮听到外婆说口渴,默默的起身去倒水。

“外婆,喝水,是温水。”

“哎,乖孩子,吓坏了吧。外婆年龄大了,辛苦你了。”

方亮摇头,不再说话。

刘琴知道儿子是个内向的孩子,虽然话不多却十分孝顺懂事,所以这次出门她带了这个能搭把手的小儿子,果然关键时刻儿子应对的十分冷静。

一旁的刘父也走过来问道,“你除了渴,其它的呢?”

刘母笑的温和,“真没事了,这水喝完,我觉得还有力气了,肚子还有点饿了,有吃的吗?我想吃点东西。”

刘琴听到母亲要吃东西,高兴极了。母亲因为身体和天气不错的关系,最近一直没怎么好好吃东西,站起身说,“我去餐车厢看看,能不能买些米粥过来。”

看着女儿高兴的去买粥,刘父有些沉思,女儿是太高兴了所以没别的想法,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人生阅历自然更多。刘父想起了刚刚那个小姑娘给老伴吃的药,说十分钟后就有精神了,看现在的状态是应对上了。那这种治心脏病的药应该如那个小姑娘说的一样,一个月吃一次就可以了,真要是有这么神奇的药,可真是太好了。

要知道在家的时候,老伴天天吃药,那药效最多就能坚持几个小时,这个吃一次顶一个月真是太方便了,无论如何都要求到这药。

女儿平时忙不知道具体的,他天天和刘母一起,刘母不愿意吃饭的原因就是每次吃饭都会胃疼,肚子也不舒服。所以小姑娘诊断的胃肠功能不好是真的,估计是那些药太伤身了。

刘父这边的思绪万千,不过几个念头的事,因为有华瑞的名头加持,他认定了童婳手里的药都是好药,恐怕价钱也不便宜。但是能治病,效果是普通的药几十倍,再贵也要买。

想完这件事后,刘父又想起他们过来这软卧车厢是因为老伴病了,人家好心借他们休息的。他们一家买的可是硬座票,这里不能呆太久。刘父不忍心老伴再去硬座那边遭罪,想着去补两张软卧的票,让女儿留下来照顾老伴。

刘父起身让外孙看着老伴,他去找列车员补票。哪知道去了后,列车员说他们家的票补完了,他正要把补的票给送过来呢。

问是谁补的票,列车员笑着说,“是那间车厢的小姑娘,说你们是她的老师,怕老师去硬座不舒服就把票给补一下。你们教的好啊,这小姑娘心里懂得感恩,尊师重道,值得表扬。”

刘父回去等买粥的女儿回来后,把这事一说,刘琴有些意外,随后露出宽慰的笑。学生们长大了,懂得回报和感恩,这证明她教的好,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以后要更努力的教书育人才是。

刘琴没有把补票的钱给童婳,而是问了童婳药的事,她和自己的丈夫拿的都是死工资,家里不是很富裕,担心这药不能长远的吃。

童婳没那么多想法,“老师,这药是我师父自己配的,要是真提到钱,怕是都不会卖你。药里确实有比较珍贵的药材,不过用量不多,等回去后配好了药我就给你邮寄过去。让奶奶安心的吃,别想别的,更不用提钱。”

不管怎么样,童婳不肯收钱,刘琴想着那就算了,以后遇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给童婳带一份就是了。

爬山

下火车之前,童婳把自己的手机号和家里的电话号都写了一份给刘琴,之后也没特意打招呼,下车就直接出站了。

乌木市是这边的省会城市,不管是人流量还是其它,在西北这偏僻的地方都是最好的。

虽然说乌木市是西北比较好的地方,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同齐家兄妹道别后,聂景辰严肃地开口,“从现在开始,你们不许独自行动,不许随便说话,更不许随便乱走。”

在车上,聂景辰已经和大家说过了,整个西北都有些乱,乌木市虽然相对安全一些,但是也不能太过大意。

几个人被聂景辰严肃的语气吓到,都乖乖的点头,聂景辰微微放心。在火车上他就观察过了,童婳这几个同学都是心里有成算,没有自大狂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