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爆笑田园:农家小地主(131)+番外

作者: 公孙小月 阅读记录

晏十三是骄傲的,优秀的。

能被这样的人认可,唐稣心里更加高兴。

她心里一高兴,就弯腰从地上捧了雪,放在掌心揉捏成团,捏了个小小的雪人,捡两粒泥土嵌成眼睛,捧着送到他面前,眉眼弯弯,露出一抹浅浅的梨涡:“这一路上千里护送,唐稣无以为报,这个小雪人送给十三你。”

晏十三眸色浅浅,伸手接过冰凉凉的小雪人,面部表情也变得柔和下来。

他轻声说:“好,我收下了。你保重。”

“保重。”

唐稣抱着盒子,沿着来路慢慢走远,走到拐角处,回头看见他还立在公主府门口。

她冲他挥挥手,拐过弯道,心情愉悦的欣赏着街道边的人和景致。

没一会,身后竟传来哒哒的马蹄声。

她回头,看见晏十三坐在马背上。

“十三,你不用看门了?”唐稣惊讶的停下脚步。

“离开一会儿无妨,”晏十三微笑道,“我想起来有件事忘记问你。”

“什么?”她站在马下,仰脸看着他。

“你打算怎么处理跟季心兰的事情?”晏十三问。

“回去后,我就去山寨跟她说清楚。”唐稣神情放松的笑道,“若不是担心不能及时到京城来交接粮食,我早就跟她说清楚了。”

“你就不怕她一气之下杀了你?”

“心兰姐不是那种人。”唐稣低声说,“哪怕她恨我,怨我,我也要说呀。我想着,我那个表哥跟她很是般配,但愿他们能玉成好事,心兰姐以后不会怨恨我。”

晏十三看着她略带天真的莹润脸颊,摇头失笑:“你也不用太害怕,大不了,把阿越让给季心兰嘛。阿越长得俊,季心兰一定喜欢。再者,原本长公主就想促成他们俩,到时候长公主也不会气你了。”

想到淳于越和季心兰,唐稣心里有点像是压了块石头,笑容也淡下去了。衣摆下的脚尖轻轻踢着地上的雪,把脚边都踢出一个小坑来。

晏十三瞧着她的脸色,抿抿唇,道:“罢了,既然你心里已经有主意,我也就不多说什么。出都出来了,我带你去吃些京城的好吃食。阿越不在,没人陪我喝酒,我可实在寂寞死了。”

他跳下马,带唐稣在大街小巷找吃的,直吃的唐稣扶墙走不动路,才送她回驿站。

接下来几天,晏十三每天都找她出来,换着地方的吃饭,喝酒,品茶,几乎把京城有名的酒楼饭馆吃了个遍。

☆、第319章 面圣

这么吃下去,眼看着唐稣的脸颊都丰润了一圈。

乐的元元直笑。

如此闲晃了五六天,清徐县的其余几个粮长,终于也运着粮食赶到了屯粮所。

皇帝听说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原本并没有打算召见粮长的,这次竟然点名让清徐的所有粮长都进宫面圣。

其余各县府粮长们纷纷收拾行李回乡。

唯有清徐的几个惴惴不安,惶恐不可终日。

看到唐稣的时候,他们就讪讪的。

想当初,唐稣劝他们连夜赶路,他们不肯,到底是被暴雪堵在了山里,迟了这么多天才把粮食送过来。

这下恐怕难逃一死。

其中一个粮长哭丧着脸,向唐稣说道:“唐公子啊,你说我们可怎么办呢?”

唐稣摇摇头:“眼下也没别的办法可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求官家开恩,饶恕了咱们。”

粮长们如丧考妣,恨不得先一头撞死算了,省的被投进大牢里受折磨。

“我一把年纪死了没什么,可我家里老老小小怎么活呀!”另一个粮长已经抹着眼泪哭了起来。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真是枉费了淳于大人劝我们提前出发的一片心意……”最年长的粮长沉着脸,叹气道,“我们年老糊涂了,死不足惜,还要连累淳于大人,真是该死。”

唐稣心中一跳,抬眸看向他:“你说什么?”

老头叹气:“这次咱们清徐的税粮,就只有你们唐家的准时送达了,万一皇上发怒,淳于大人必然首当其冲呀!”

唐稣的心里满满弥漫上一层凉意。

先前见面时,淳于越一字未提这件事对他会有什么影响,唐稣也没有多想。

如今想来,作为清徐的父母官,辖下粮食全都延迟送到,他这个父母官首当其冲要负最大的责任!

唐稣浑身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皇上会不会砍淳于越的脑袋?

就算不砍,抄家发配充军也很惨啊!

不行,不行!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会儿宫里来的内监已经在驿站门口候着了。

就算要去找晏十三想办法,也已经不可能。

唐稣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其余几个粮长身后,随内侍朝皇宫走去。

雪,似乎又大了起来。

唐稣的脚深陷在雪地里,每走一步,都沉重无比。

再远的路,也有走到尽头的时候。前面几个粮长一阵呜咽,她抬头,已经瞧见了传说中高高的淡黄色宫墙。

“待会见着圣人,你们可规矩着点!”内监先简单教了他们一些宫里的规矩,又让他们站在宫门外把身上脚下的雪弄干净,这才弓着腰,领着他们朝养心殿走去。

唐稣垂着头,只能用眼角余光打量宫里的情形。

养心殿里温暖无比。

唐稣跪在粮长们身后,连头也没法抬,只能看见自己脚下的一点空地。

过了许久,上头传来两声轻微的咳嗽,随后是一句威严的“都抬起头来说话。”

唐稣抬起头,远远看见前面坐着一个身穿蓝袍的中年男人,可惜隔得远,看不真切其面容。

☆、第320章 都是淳于大人的功劳

唐稣跪的腿有点麻,悄悄动了动脚,听到上面传来皇帝的声音,立即不敢再动。

也不知这位高高在上的圣人是什么样的脾性,万一是那种动不动就要砍人脑袋的,那可要命。

大殿内安静的能够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皇帝从内监手里接过茶杯,威严的目光扫向跪在下面的几个人,缓缓说道:“你们都是清徐县的粮长?”

领头的年老粮长连忙匍匐在地,把额头贴在地面上,吓的声音都有点不正常:“草民,草民等确是清徐县的粮长。”

皇帝的声音有点寒冷:“此番为何迟到?”

章粮长连忙磕头,浑身颤栗道:“草民在路上遭遇连繁暴雪,被堵在山里无法离开,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求圣人开恩,恕罪!”

“哦?”皇帝淡淡的声音传下来,“据朕所知,你们清徐县一共八个粮长,迟到的有七个,另外那一户,却准时到了。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章粮长浑身哆嗦,脸色发白,不敢说话。

皇帝身边的内监扬声问:“哪一个是清徐唐家的粮长?”

唐稣连忙垂着头,跪着应道:“回陛下,草民是唐家粮长。”

听她声音稚嫩,皇帝倒有些意外:“不要躲在后头,到前面来说话。”

唐稣心里咚咚直跳,跪行到章粮长身边,垂着头。

“抬起头来。”皇帝淡道。

唐稣只得抬起头,朝皇帝看去。

这下子看的更清晰了些,皇帝四十来岁,穿着件寻常的锦蓝色袍子,脸庞微圆,看着有几分富态。若非他身上散发着难以形容的威严气息,简直跟寻常的富家翁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站在权利最顶峰的男人啊。

既没有黄澄澄的龙袍,也没有累赘繁复的皇冠。

与唐稣想象中的皇帝形象大为不同。

皇帝也看清了她的脸,淡声问:“唐家怎么让个孩子送粮来?”

唐稣忙垂眸低声道:“回陛下,原本家父唐儒风是粮长,只是,几月前家父过世了。”

“哦。”皇帝点点头,面容和煦了几分,“朕问你,你怎么没迟到呢?”

唐稣据实回答:“回陛下的话,草民在暴雪之前,听从了淳于大人的吩咐,提前出发,一路赶夜路才堪堪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