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厨娘,朕饿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151)

作者: 水波 阅读记录

在此之时邓家一系的也人也不敢公然反对,毕竟谁也不敢承担严正所提出的「私心」。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毛遂自荐的这两个人的,随后又有朝臣提出由胶东王带兵,毕竟胶东王如今是名声最好的皇子,在士林中颇多赞誉。至于河间王,他其实也属于邓家一系,且上一次太子出兵时他的所做所为着实令人齿冷。

群臣七嘴八舌各的拥趸,相较之下颖川王不比胶东王和长沙王,盖他虽然年长,但当年皇上起事他多半留在后方,并未带过兵打过仗,且众人心里其实都明白,现在大家表面在推举谁带兵平叛,实际亦是推举新的诸君——如果另一位皇子成功平定青州之乱,太子的储君之位哪里还能坐得住?故而,颖川王便不大合适。而河间王因为上次妄图逼迫胶东王用小斗换官斗之事被揭开后几乎没有人支持,就是他自己一时间也不好意思跳出来要带兵。

几番争论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陆丞相便躬身出列道:「臣有一言。」

一直纷乱的朝堂便静了下来,就是在邓太尉最跋扈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轻视陆相,眼下大家都静听他的意见,而且差不多所有的人都会认为陆相会推举自已的外孙。

 即便严正刚刚骂了满朝的文武加上皇上太子的私心太重,但大家还是心知肚明,谁能没有私心?就是严正不也承认他自己也有私心吗?且这个时候陆相推举外孙也不能算是私心了,胶东王果然担起平叛重任。

沉寂下来的朝堂上,陆相的声音浑厚又坚定,「老臣恳请皇上将练兵带兵之责交与长沙王。」

「太子为一国储君,前番出征时老臣便曾道储君不宜离京,此时太子新败,于军中士气不利。便是太尉,依御史大夫之见亦不适合此时前往青州,不如暂且留京。」

「长沙王原与青州无任何瓜葛,平叛中便能持公心,且他自小曾随赵无敌习武,于排兵列阵颇为精通,且这次皇上自西北抽调平叛兵将最多,其中多有长沙王旧识,将帅相和,也正为得胜之道。」

「至于胶东王,本是老臣嫡亲外孙,开府前还曾在老臣府里读书,确为皇子凤孙,精通五经、才华过人,老臣自深爱之。但老臣亦深自知晓,胶东王自小体弱多病,养于深宫内院,从未曾经历兵戈,见到血污尚且会昏倒,哪里能出征打仗?且他长于读书,却不通武事,老臣秉于公心,不欲推荐于他。」

陆相将胶东王的实情揭出,其实也就绝了胶东王带兵之路,便是一力举荐胶东王的严正也佩服,「丞相不顾血脉之亲一片公心,我也赞成你!」严正本是山阳一介小官,入京时日尚短,因此对诸位皇子的了解并不很深,且他推举胶东王只是缘于胶东王是皇子中最公正聪明的,此时自然也就信了陆相。

陆丞相就谦虚地道:「老臣远不如御史大夫一片公心,此番不过肺腑之言而已。」

至此,尽管太子和邓太尉依旧坚持已见,但满朝之上,却都认定再派太子出征,青州、冀中就是平定了,亦不可能重归朝廷治下,将来还会有无穷隐患,因此无人不赞同长沙王。大势所趋,就是邓家一派的人,亦不敢出面反驳。

朝会散了,皇上留下几位重臣议事,胶东王便退出含元殿坐上马车回府。

留福放好车帘道:「昨晚赵无敌暗中派人拜见丞相。」含元宫不比后宫,是皇上临朝议事之所,因此留福是不能进的,是以他并不知道朝会之所以议,见了王爷便赶紧禀报才收到的消息。

胶东王便道:「原来如此!」

留福就担心地问:「王爷,丞相是不是又投向长沙王了?」

胶东王点了点头,「不错,丞相已经公开支持长沙王,他甚至还把我不能见到血迹的事情说了出去。」

原来王爷终究还是没有得到出征的机会!留福想到这些日子的努力,想到王爷昨天受伤的手掌,还有自己因此没有吃上的鱼火锅,心里说不出的失落,「丞相可真是心狠!」

「若是有必要,他也会将我痴傻的事情在朝臣面前揭开。」胶东王清醒地提醒他,「这就是我的外祖父。」

留福恻然,可他无能为力,只能劝道:「好在王爷其实并不是真的痴傻,现在邓家势力早不如过去了,就是暴露出来也不大要紧,我们再小心一些防范就是了。至于害怕血迹其实是因为被吓到过,王爷以后以后一定会好的。」

胶东王却轻轻一笑,「昨天王妃那么坚决反对我带兵出征,可能也是想到了此节,只是她不肯说出来只怕我伤心。」

王妃的确是如此心善,尽管昨晚起她就不许自己吃饭,可是留福还是要承认她对自己很好,而且她不只对身边人好,就是对府里最下等的仆役都十分客气,只要别人不害她,她从来都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王爷更是她最喜欢的,从来都捧在手心里,当然要全心维护。

可是王爷对王妃也好呀!表面看起来是王妃一直服侍着王爷,但其实是王爷在护着王妃。王妃那天真不知世事的性子,若是没有王爷暗中保护,她恐怕早就香消玉陨了。就是王爷要争带兵平叛青州,其实也是为了王妃好,只有王爷手中掌控了权势,王府才能平安,王妃才能继续轻松愉快地在府里做做菜,睡睡懒觉,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

只是王妃并不懂得王爷的难处,也就无从安慰王爷了,留福就替她劝道:「如果王妃知道王爷现在的处境,她一定会对王爷更好的。」

「她对我已经最好了,不能再好了!」胶东王脸上的笑意不减,「留福,你一定觉得我很伤心吧。其实不是,我这次并不伤心,丞相把我怕血的事情说出去我也不难过,哪怕他说我傻我也不会放在心上。听着朝臣们议论出征之事,我突然就想到出征可能会遇到危险,那样就再也不能回来见王妃,我就觉得不争也没什么。」

胶东王在奋力争势之中,从来没有想过失败会怎么样。他努力地活着,但并不是怕死,母亲、哥哥们一个个离开了他,他若是死了不过是与他们团聚而已。但是,今天,他却突然害怕死亡了。因为他要是死了就再也见不到王妃了。

为着争夺带兵的权势,胶东王一直没有认真考虑平叛的危险,现在他想到了,于是心平气和地认为陆相说的并不算错。自己出了宫进陆府,再开府在文澜阁太学,的确没经过兵戈,对打仗只在书上读过,如果上了沙场,也难保不是赵括那样的纸上谈兵。

没有实力就争着带兵平叛误国误已不算,还会误了王妃。就在胶东王觉得自己不能离开王妃的同时,他同样认为王妃也不能离开自己,如果没了自己,她可怎么办?一定会被人欺负,还会再不能过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的日子!自己决不能允许!

就让长沙王去带兵平叛吧,自己不会再羡慕他能得到权势了,甚至对于那个位置,胶东王也没有过去的执念。他曾一心想得到那至高无上的权柄,为的是报母亲的仇。但现在自己却疑惑,毒死皇后是不是最好的报仇手段?皇后最不想看到的是她的儿子不能登上那个宝座,而自己就是不去抢,也会有人去抢的。

眼下的自己,更应该放缓步伐,认真思考一番了。母亲临终的心愿不是让自己报仇,而是要自己活下去,快乐幸福地活下去,自己一定会实现,让母亲在泉下得到安慰。胶东王浑身轻松地回了王府,笑嘻嘻地告诉王妃,「我不去青州了。」

素波原本有些担心的,此时也笑了,「太好了,我们就在京城里住着,总要比到外面行军打仗吃得好!」又开心地问:「你想什么?只管说,姐姐给你做!」

胶东王想了想,「王妃做什么我都喜欢吃!」

留福在后面赶紧加了一句,「我也是!」

上一篇:萝莉之死 下一篇:爱情未曾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