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厨娘,朕饿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43)

作者: 水波 阅读记录

没一会儿,留福自下人的厨房带回几个大包子,胶东王躲在屋子里吃得很香,「不管怎么样,我们到陆府这一步走对了,起码吃饭容易多了。」

「是啊,皇后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下人的厨房里也下毒,就算她想,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留福拿了一个包子啃,将其余的都给胶东王,「王爷多吃些,正长身子呢。」

「我们一起吃。」虽然可以从下人的厨房弄些吃的,但也不能弄太多,容易被人怀疑,因此他们现在也不是总有机会放开肚皮吃饱。胶东王就有些后悔,与其让徐素波又吃又拿,不如自己将含元殿的点心都带回来好了,可是从小在宫里长大的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会动含元殿的点心,因此眼睁睁地瞧着徐素波先吃后拿。毕竟,父皇那里的点心绝对是安全的,皇后不敢向父皇下手,也没有能力插手含元殿,她的权势一直被父皇限制在后宫之内。

那几块被胶东王惦记了的点心如今已经拿了出来,原来在含元殿素波吃过之后又觉得不带点回去未免太过可惜。虽然守殿的内侍也许会觉得自己和胶东王吃得有些多,但是他们也可能不会注意这些小事的,至少他们不会报告皇上说点心少了多少吧!因此她用帕子各包了四块,分给了叔父、何老太太和福儿寿儿,当然她是不会承认自己偷拿的。

大家也没想到素波会偷拿含元殿的点心,只当是皇上皇后赏的,都无比珍惜地品尝了御点又再三称赞。

素波这一次入宫,拜见了皇上皇后,又得了不少的赏赐,相府自然对她更比先前更不同了,陈征事最为趋炎附势,见素波回来立即又带着妻女前来请徐家叔侄搬到陈家的院子,那里要比徐家大上许多,各样条件也好上许多。

叔父已经回绝了几次,如今着实不耐烦,素波也懒得再听她们的恭维,便沉下脸,叫福儿,「我累了,送客吧!」

相府早送来几个懂事伶俐的丫头,小姐都没有收下,一切事情都还用自己和寿儿,特别是还去过一次皇宫,如今福儿便也有了不小的气势,示意寿儿将小姐扶回里间,自己向前一步抬手道:「大家请回吧,小姐如今受不得累的。皇上皇后已经下了旨意,宗正寺正办理胶东王与小姐的亲事,若是累病了,谁担得起责任?」

果然没有人担得起责任,陈夫人等惶恐不安地告退了,素波才清静下来。

接着,徐家的宅子还了回来,叔父惊喜异常,素波也不想能这样快。按说住在那里的孙将军就是搬家也要搬几天的吧,但是,皇权就是这样有用,先前不可一世的孙家当天就伏罪搬了出去,只将一些细软带走,其余的大件家具、物品都留下了,甚至还留下一些奴仆,道原本就是徐家的人和物,不敢私藏。

但孙家就是如此谦恭,也来不及了。皇上已经给廷尉下旨彻查官员强占民宅之事,只想讨回自家房子的素波万万没想到京城里已经因此而掀起了轩然大波,数十个占了民宅的官员被揪了出来,然后又带起了更多的案子,此时她正开心地与叔父收下徐家故宅,并且四处查看。

当然了,就算她知道了孙将军很快就因为强占民宅、抢掠百姓财物等等罪名被流放千里,也不至于后悔不该在皇上面前要回徐宅。世上总是有公理的,孙将军既然敢出来混,就有还债的一天!

位于崇仁坊的徐家旧宅,原是前朝时徐家昌盛时买下的,又在徐家风光的上百年间几次扩建修缮,有上百间房舍,一处花园,另外还配备了仓库、客房、马棚、水井等等,当年在京城的徐家人生活得十分舒适。孙将军占了此处后,虽然改动了一些,但总体上先前的规模和布局并没有大动,此番孙家留下的奴仆中就有原来徐家故仆,一一指点给旧主人。

突然接手了这么一处大宅子,徐家叔侄二人十分欢喜,但也不免有些茫然,叔父一向不大通庶务,而素波虽好一点,但她如今的本事也不过能管着徐家的小院而已,哪里见过如此多的事务?不过素波很快就有了主意,请了何老太太夫妇到了徐家总揽一切事务,既解决了当前的难题,也为将来做了打算——素波嫁了之后,叔父一个人未免冷清,他一向与何老先生说得来,正好让他们在一处作伴。

何家老夫妻之所以投奔相府是因为何老太太与毕老夫人是表姐妹,可到了相府几年,才发觉事易时移,地位相差太多,表姐妹间也只淡淡的,倒是与后来的徐家叔侄处出了情份,因此就都愿意了。徐宁的为人他们早看在眼里,自然是放心的,素波更是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来了便将徐家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家,十分地用心。

何老太太可是管过大家族的,因此在徐宅里走了一圈就拿定了主意,选出几处房舍大家住下,然后将外围的客房打点着租了出去,崇仁坊的房舍离皇城近,一向最好租的,且也能租出价来,一并连家里的生计都解决了。

素波所求的也不过如此。

事情的原由陆相自然是清楚的,徐小姐既然有家了,出嫁时从徐家出门倒更好,因此让人送了些钱财,又依旧留徐先生在文澜阁修书,并没有强留。

说起来这一次自徐家宅子引发数十个案子中受审的官员大多是武官一系,陆相正借此狠狠打击了邓太尉,加强了丞相的权势。许多人都以为徐小姐的告发是在他的指使之下,其实果真与他无关,但他确实是得益最多的。

搬家是一件麻烦事,特别是在有了些家产之后。

素波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且徐家小院每一样东西都是她一个钱一个钱攒起来慢慢置办起来的,因此着实爱惜,左看右看最终都舍不得扔掉,细心地打起包裹一股脑儿地送到了徐宅里。到了黄道吉日,她亦随着叔父正式拜别毕老夫人搬进了新家。

先前寄居在相府,虽然过得也不错,但真正回了家却又不同。家就是这样的地方,不见得最好的,但却是最舒服自在的。

素波被何老太太拉着学习管家,她就要嫁到胶东王府了,虽然王府会有长史官管着府里的诸多事务,但身为王妃也总要对王府内院有所掌控才好。

何老太太是有见识的老人家,说的自然都不会错,素波又是乖孩子,当然会听的,而且她在学管家的时候特别注重了厨房这一部分,吃饭可是头等大事,虽然世人都说衣食住行,将吃排在了第二位,但是素波觉得错了,应该把食排在最前,毕竟穿可以应付,而一顿不吃就饿得慌呀!正好就到了春节,她便主动地将年夜饭、宴席都承担了下来。

年夜饭只他们四个人,倒还简单,除了素波以外的三个人都不大重视口腹之欲,因此她听到的称赞只有少半是说哪样东西好吃,多半却落在饮食的规制和礼仪上,素波倒是理解,大家为的是自己到了王府能更快地融入,都是一片好心。

因此到了准备宴席时,素波就不再一味追求口感,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元素。想想徐家可是江阴望族,如今又出了王妃,回到崇仁坊故宅,而这一次叔父请文澜阁的同事们,自然要郑重其事,据说陆相也答应过来喝酒了呢。

素波的身份毕竟不一样了,因此文澜阁士人们的这一次集会她并没有出面,只在厨房指挥着厨娘们做了一道道的菜肴送上去,又听福儿和寿儿跑来向她讲述大家对酒菜的赞扬。

得到了别人的认同,素波自然是开心的,原本她便很自信,自己毕竟比这里的人多了上千年饮食文化的沉淀,做出精妙的酒席不算什么!

客人走了,叔父与何老先生摆了小桌轻斟慢饮,讲起了外面的大事,「中元元年过去了,这一年还真是不寻常呀!」

「当初中元年号一出,我们在一处便说皇上不会再任由武官们峙功傲行,而要依重文官中兴天下了,如今果不其然。」

上一篇:萝莉之死 下一篇:爱情未曾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