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男主他爸[慢穿](78)+番外

虽然老话说,父母在不分家,在最后一个儿子成婚以后,顾川就把家里的产业给他们兄弟几个分了,要不是有好几个儿子已经带着妻儿外任了,他都想着先让几个年龄大一点儿的儿子搬出去,毕竟伯爵府的面积是有限的,不能超过朝廷的规制,而他的孩子太多了,哪怕女儿都已经嫁出去了,但是16个儿子,年纪小的时候还能住在一个院子里,成了婚以后可就不行了。

所以伯爵府现在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休沐的时候,顾川一般都会带着夫人去庄子上住,反正儿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该当官的当官,该读书的读书,日常生活自有妻子照应,至于孙子们的教育,他一个老人家就不管了。

孙子们的教育,顾川可以不管,但是长兄的事情,顾川是必须要管的。

定安侯比顾川大了12岁,今年已经60了,哪怕身子骨还行,但也到了该考虑继承人的时候了,他没有嫡子,只有嫡女,庶子们年龄相差不大,而且最初的时候但凡是生了儿子的通房,全都被他提成了姨娘,出身也相差不大。

“那几个小的也就算了,主要是老大、老二和老三,他们是同一年出生的,老大只占了‘长’,老二是占了‘才’,老三是占了‘德’,所以这继承人的事儿,我是真拿不定主意,你给我想想法子。”定安侯揉着眉头道,这事儿他已经琢磨了好几年了,但是始终下不定决心,当年没有儿子的时候愁,现在儿子多了也一样愁,弟弟虽然有16个儿子呢,但是人家有嫡子,除了老大早年不着调以外,其他的都有出息,按照规矩定继承人就可以了,哪里像他,七个儿子就愁的不得了了。

“几个侄子都挺好的,这事儿你跟大嫂商量过吗?”他就是跟长兄关系再好,但是毕竟已经搬出去住了,所以对几个侄子了解也不是特别多,更何况这几个侄子今年都只有17岁,差事也没办过几件,没法评价能力和心性,反倒是大嫂,她可能了解的会比较多一点。

“你大嫂她也拿不定主意,指望不上她,还是咱们哥俩商量吧。”定安侯淡淡的道,与其说是拿不定主意,倒不如说是漠不关心,反正没有一个是嫡出,不管是谁日后继承了爵位,夫人作为嫡母,谁也越不过她去。

这样的事儿,哪是一个当弟弟的可以决定的,关系再亲近也不行,顾川继续出主意,“不然问问剩下那几个侄子,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毕竟作为继承人,最好还是要能关照兄弟。”

定安侯如今也是病急乱投医,“行,那我改天找他们聊聊,要是娘在就好了。”如果娘在的话,什么话都会跟他说,父母对孩子和妻子对丈夫、弟弟对兄长、儿子对父亲都是不一样的。

也不知道几个小儿子会不会也顾左言他,不肯跟他说个准话。

第74章 假正经爸爸(十四)

定安侯那边继承人的事情迟迟定不下来,完全不如他弟弟爽利,当年可是亲自上折子把嫡长子从继承人的位置上撸下来,然后定下了嫡次子,如今府中也算得上是井然有序了。

当然也不可能全府都皆大欢喜,李明玉初闻这件事的时候,还未曾与顾辉定亲,只不过当时事情就闹大了,平头百姓可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稍微有点门路的人,都能知道顾辉是为了她才放弃继承人的位子。

家族的名声都已经被带累了,她却不能不嫁,不然的话,莫说哥哥的前程,就是她一家人的性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毕竟人家是简在帝心的伯爵,而她家不过区区一个商户,整治起来要多容易有多容易。

所以那她心里头有怨、有悔,她也只能嫁了,更何况顾辉虽然不再是伯爵府的继承人,但毕竟是伯爵爷的嫡长子,官途总要比其他人更顺些,而哥哥也能借着伯爵府的势力,不说平步青云,但最起码不会被旁人欺负了去,商户出身,想要在朝廷上有所作为,实在太难了,她不忍心哥哥为将来的事犯愁,更不忍心让娘一辈子都生活在姨娘的阴影下。

不管怎么着,李明玉终究是嫁了,而且对顾辉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嫁进伯爵府以后,上孝公婆,下照顾弟弟妹妹,把能做的都尽量做好。

只不过,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是,15年了,她和顾辉都已经有了两子一女,庶出的孩子也已经有了好几个,顾辉居然只升了一级,正六品到从五品。

哪怕能力不济下,有家世在,有公爹在,按理来说也不该如此,要知道公爹已经是户部尚书了,便是卖他的面子,顾辉也不应该升迁的这么慢。

这时候李明玉才知道,当年那件事情对顾辉的影响有多大,对她的影响又有多大,兄长如今已经官至正五品了,但是他起点低,当年刚入朝的时候只是正七品的小官儿,如今这样,算得上是仕途顺利了。

只不过15年已经过去了,娘都已经去了,兄妹之情也所剩不多,兄长的仕途顺利也没办法让她忘记自己现在的处境,公爹在的时候还好,她们还能住在伯爵府,外人也会高看一眼,但是等到公爹不在了,在京城一个从五品的小官儿,而且还是升迁无望的小官儿,谁会卖她们面子,等到儿子们需要入仕的时候,谁又帮得上忙。

李明玉越想就越觉得不忿,特别是还有四弟妹做比较的情况下,人家是兵部尚书的掌上明珠,嫁过来没几年就能操持伯爵府的中馈,等到公爹去了以后,四弟和四弟妹就是这府里名正言顺的主人,跟她们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心里有了怨怼,李明玉就起了坏心思,她过得不好,旁人也甭想过得好,公爹有16个儿子,她们妯娌也有16个,吃饭的时候锅勺还能碰到锅沿儿呢,更何况是人,虽然以前还算是相安无事,但是彼此之间并不是没有矛盾,把小矛盾挑起了,慢慢累积成大矛盾,大家就都不好过了。

顾川和姜氏一开始还没发现,但是事情慢慢就闹大了,今天这个人过来请他们做主,明天那个人过来跟他们告状,这还了得,妯娌之间闹得僵了,自然就会影响兄弟之情。

“一开始的确是老大媳妇儿挑的事儿,但是后来就是她们自己作了。”姜氏叹了一口气道,之前她对这个儿媳妇的确抱有偏见,但是十几年都过去了,比起她儿子来,人家确实算是知事明理的了,但不知怎么又闹起来了,搅和的一大家子人都过不好。

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顾川真的是不想管,他一个都快50岁的老人家,孙子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也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再说原身的愿望早就已经完成了,儿子们也都能独当一面了,当然也到了他该好好享受享受的时候。

“把老大叫过来,把这事儿跟他说清楚,他媳妇的事儿让他自个儿去处理。”顾川一锤定音,一把老骨头了,谁还跟他们夫妻俩折腾。

“他能处理成什么样?”老大两口子都成婚十多年了,谁看不出来,这两口子里主心骨是老大媳妇,老大就是个应声虫,他媳妇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事情让老大去处理,说不定人家当场就跟她们老两口怼起来。

“你管他处理成什么样呢,跟他说明白就成,反正就要分家了,趁着他们兄弟几个感情还好,还是早点儿分家为好,省得闹僵了,兄弟不是兄弟。”都说当老人的喜欢子承膝下、儿孙环绕,但是也耐不住这么多儿孙呀,吃过饭都得摆好几桌,还不如早点成家好呢,谁得空了谁就去看看他。

“这不太合规矩吧。”姜氏有些意动,光是处理儿媳妇之间的琐事,就足够让她头大了,分了家反倒是轻松,只不过,父母在,不分家,百姓之家有的还讲究这个呢,更何况是她们这个圈子。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再说也没有明文规定,父母在就不能分家了,别人家里是儿孙少,分了家以后难免稀稀零零的,但是咱们家是儿孙太多了,不分家的话,住都要住不开了,旁人问起的话就按这个理由说。”羡慕不死他们。

上一篇:至尊御灵师 下一篇:我爱吃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