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祖宗嫁到(132)

作者: 百柏桦 阅读记录

他看着李崇,意味深长的道:“殿下,为何您不主动将此事揽下来?”

听到靖先生的话,李崇头一次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他,觉得这位素日以来颇受他信重的幕僚脑子进水了,“靖先生,你今日可是有些头脑发热不舒服?”

靖先生笑了笑,“殿下,属下的脑子正常的很,属下不过是觉得这一次,实乃殿下扬名天下的好机会罢了。”

见靖先生不似说笑,李崇来了些兴致,“愿闻其详。”

靖先生便道:“殿下,此次三府受灾严重,若是你能圆满的赈灾成功,在圣上面前,你是解决圣上烦恼的好儿子。在朝臣面前,你是办事得力的好皇子。在三府乃至天下百姓面前,你更能笼络他们的心。这等好事,为何殿下不赶紧抢在其他皇子面前揽下?”

李崇并没有被他这一番描述前景的话迷失,点出了其中的重点,“没错,你说得很对,可这一切的一切,前提都是要赈灾成功。

如果赈灾不成功,我就成了罪人,在父皇心里也会坏了印象。你方才也听说了,户部只能拨出八万两的银子,三万石粮食,对三府来说杯水车薪。

发了水灾,会有疫症,需要药材无数;房屋坍塌,要帮助百姓重建房屋;又有良田损毁,还得给百姓们留下支撑他们过冬的口粮,让他们能熬到来年春耕收获。

这一处一处的,哪样不需要银子,不需要粮食?但户部给出的银子和粮食,根本不能满足赈灾所需。现在赈灾一事就成了烫手山芋,明知道谁接手,谁就得承受父皇的怒火,所以在朝堂上才会推来推去。

本宫宁愿稳妥点,也不想冒着失去父皇圣心的危险。”

如果赈灾真的是好事,多的是人抢着揽下,哪会等到现在还吵来吵去,没个准?

就是谁都知道这件事吃力不讨好,不想留下骂名,都在推诿。

靖先生神色间一片从容镇定,“殿下,您所虑,不过是赈灾银子和粮食,若是这两样都能解决呢?”

他顿了顿,语带笑意的道,“若是有法子能让赈灾银子多出来,赈灾粮食多出来呢?”

李崇顿时精神起来,坐正了身子,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先生有何妙计?”

他想不到还有什么计谋,可以让户部添加赈灾银子,要知道户部尚书一口死咬着就是没有银子了,任是谁来说都没用,有质疑他的,他就让人抬上来一箱子的账本,直说让大家查验,便知他所言非虚。

李崇身为皇子,比很多人都清楚户部当然不止这么点银子,户部最起码还留着五十万两,不过这笔银子是不能动的,除了留出要给朝臣们发俸禄的银子之外,余下很大一部分是军饷之用。

快到冬季了,怕西凉会袭边,到时候又得花一大笔银子,西凉犯边的严重性与水灾相比,户部尚书的选择可见一斑。

靖先生扬了扬唇角,“殿下,您觉得这天底下哪些人银子多?”

李崇很快就反应过来,“商贾!”

靖先生点点头,“没错,商贾多银子,若是有个法子能让这些商贾心甘情愿的掏银子出来赈灾,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李崇眼睛一亮,急急的催促道,“那不知先生有何法子能让商贾掏银子?”

靖先生看着李崇,笑着摇头,“殿下,能让商贾心甘情愿掏银子的,只有您。若是您能向圣上进言,得到圣上的金口玉言,允许商贾用银子买一个七品官或者六品官,相信天下的商贾都会闻风而动,殿下根本就不愁赈灾银子。”

听得此言,李崇渐渐露出一抹喜色,越是想,越觉得这法子好,不过当他慢慢冷静下来之后,眉头一皱,“先生这法子,虽能让天下商贾闻风而动,可也会让天下士林痛骂本宫钻进钱眼子里,更会狠狠得罪一众朝臣。”

商贾有钱就能买官,那这些士子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岂不是个笑话?

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此后卖官鬻爵成风,长此以往,读书的风气将不复存在。

而且更重要的是,商贾乃下九流,就算是一个穷学子,都能看不起商贾,凭的就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若是连商贾都能当官,不说朝臣们觉得玷污了他们自己的格调,就连士林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皇帝统治江山,离不开士大夫,李崇可不想招惹上士大夫,坏了自己在士林中的名声和印象,实在得不偿失。

靖先生神色如常,依然镇定自若的微笑,“殿下,您大可不用担心。这官,可不是朝廷里现有的官员。您可以跟圣上进言,专门设一个官出来,只有名声,没有实权,且唯有商贾才能做,这样一来,想来朝臣们和士林也不会有意见。”

唯有商贾才能做的官,又不占朝廷现有的官位,从根子上就突出了不同。朝廷只需要每月支付一点俸禄,就能得到大笔的银子,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

李崇听罢,顿时展颜,连连赞了好几声,“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啊!”

李崇又追问道,“银子的事解决了,不知粮食一事,先生又如何为本宫解难?”

第167章 举荐

靖先生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粮食也简单。殿下可跟圣上进言,留出几个进项的皇商资格,比如是首饰皇商、茶叶皇商、绸缎皇商资格等等。

谁进献的粮食最多,谁就能拥有一年的皇商资格,且要求是要在限时之内将粮食进献,不可拖延,如此一来也不会耽误赈灾。”

因为国库空虚,做皇商采买东西给皇室,其实不仅赚不了银子,还会亏本,即便如此,依然让人趋之若鹜,因为有皇商的名头在,就能引得权贵之家去光顾他们的营生,毕竟皇室都在用的货物,当然是最好的。

说白了,皇商赚的根本不是皇室的银子,而是权贵和百姓的银子。

李崇哈哈大笑,非常满意的看着靖先生,“先生真是大才啊,连这样妙的计策都能想出来。”

靖先生没有居功,依然谦虚的道,“为殿下出谋划策,本就是分内之事,若不能为殿下解难,就是我的失职了。”

李崇十分满意靖先生的自谦,更满意他的能耐,解决了银子和粮食,李崇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扬名立万的风光。

兀自畅想了一番之后,他收敛了心神,开始跟靖先生商量起具体的条陈,“先生,你觉得给商贾的官职应当如何称呼是好?”

靖先生不带犹豫,“便叫外郎吧,意为正额以外的郎官。为了显示外郎与其他朝臣的不同,外郎的官帽子用红顶便可。且方才我又想了想,七品官的话可能吸引不了商贾奉上银子,不若就给个六品官,索性也只有个名头罢了,不碍事。”

从称呼上、官帽上,都极力区分外郎与朝臣的差别,如此就算日后有商贾穿上官服带上官帽,也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他们不是正经的朝臣。

李崇一拍掌,“甚好,就这样定下来。”

靖先生又道,“三府灾情严重,我合计了一下,除了户部给的八万两银子之外,应当还需要二十二万两银子,一府用银十万两,想来应当是够了。

如此一来,这外郎的官职,设五个,每个五万两银子,就能筹集到二十五万两银子,多出来的三万两,也能备不时之需。”

李崇倒抽一口气,“一个外郎官要五万两银子?”

他皇子府一年所有的花费,包括人情来往,也才不过是二万两银子左右,这么一个有名无实的六品官就要卖五万两,他担心没有商贾肯买。

靖先生看出了李崇的顾虑,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一个外郎官卖五万两银子当然贵,不过若是做了外郎官的商贾之家,其直系子弟能参加科举呢?”

李崇一怔,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先生说得对,甭管这六品官有没有实权,既然是朝廷设的官,那商贾做了这官之后,就不再是单纯的商人,称得上是官家了,官家的子弟,当然能参加科举。”

上一篇:宦海/科举 下一篇:重生军嫂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