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祖宗嫁到(231)

作者: 百柏桦 阅读记录

“可是……”周氏还想再说,被纪鸿卓一摆手打断了,“没有可是,我说了,阿寿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阿寿不会害阿枝!”

纪鸿卓甚少跟周氏红脸,周氏见他神色严肃,嘴唇嚅动了一下,终究是不敢再说下去,无声的叹息。

就在纪伏寿忙着自己事情的几天时间里,朝堂越发闹得厉害了,于明镜的供词非常详尽,还是百姓们签名画押的,就连他们亲人的墓地都说了出来,供词里甚至还说道,为了给死去的亲人一个公道,他们甚至愿意开棺验尸!以证明他们说的话是真的,他们亲人的尸体,是无头的!

入土为安,打扰亡人是非常忌讳又不敬的事,但这些提供证词的百姓却义无反顾,这让审理腾骧军杀百姓冒领军功一案的三司,心中都开始倾向相信于明镜的参奏了。

但冯浩乃二品镇军大将军,还事涉腾骧军,三司也不能因这些供词就认定腾骧军犯了罪,三司各自派了人去了北疆,查找这些百姓,甚至不惜真的开棺验尸。

这件事瞒不住人,再加上有英国公在背后推波助澜,三皇子一系想瞒也毫无办法,士林听闻此事后,哗然不已。

文人与武将之间本就有天然的矛盾,更不用说文人自诩读书入仕是辅助帝皇,为民请命,发生了兵士杀百姓一事,引得各地文人纷纷写文讨伐腾骧军和冯浩。

一时之间,冯浩和腾骧军简直如过街老鼠一般惹人厌恶,就连市井中有些大老粗喝醉了酒,也会壮着胆子骂几句。

要不是先前三皇子李崇做了不少利民之事,这一次恐怕士林会连他都骂进去,谁让冯浩是三皇子外祖父曾经的属下?

士林虽然没骂三皇子,但却将三皇子的外祖父宣平侯一同骂了,以至于宣平侯府这段日子闭门谢客。

三皇子李崇因这件事,急得嘴角都起了泡,心火旺盛,请教靖先生,此事该如何解决。

靖先生早就接到纪伏寿的命令,知晓主上一定要冯浩死,又怎么会出主意帮李崇解决此事?

他面上佯装肃然之色,沉声问道,“殿下,属下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指教。于御史参奏之事,是否属实?”

李崇目光闪烁,没敢直视靖先生的眼神,“当然是捏造的,你也知道,那些御史都是些无事都要闹事的人,就想着在青史上留名。”

靖先生皱着眉,神情比先前更加严肃,“殿下,如今三司已经派人去北疆了,于御史的证词足足有二十几份,若是冯将军和腾骧军确实没做过,我基于此想出了法子让殿下周旋,但若是等三司查到确凿的证据回来,殿下您可知到那时,于您有多大的损失?”

李崇面色微微一变,靖先生心底冷笑,面上不显,拔高了声音,“因为赈灾一事、工部查修天下水利以及寒冷之际为京城百姓修缮屋顶,凡此种种都让殿下有了一个好名声。

但从冯将军丢弃定襄城开始,就害得您的名声开始有损,索性这一仗打赢了,偏偏又爆出冯将军杀百姓一事,殿下啊,若不是先前那些好名声积累着,您可知此际外头那些愤世嫉俗的文人,会将您骂成什么样子?

您何必为了一个冯将军,就搭上自己的好名声?没了一心为民的声望,在夺嫡一事上,您又如何能压过大皇子和四皇子?”

最后这番话,着实是说到李崇心坎里去了,他脸颊抽了抽,脸色一青,咬了咬牙,终是坦白,“于明镜参奏的事,确有其事。”

靖先生眉头深锁,沉吟片刻之后道,“殿下,依我看,这件事您不应该再想着如何为冯将军开脱了。最好的办法,是壮士断腕,趁着现在百姓和士林都没有将您看成是冯将军一伙的,您应该大义灭亲才对。”

李崇怔住,“大义灭亲?”

靖先生点头,“自然,冯将军当初做了这种事,手脚又不够利索,若是当初他能将一整个村子都直接灭了,推到西凉人的头上还好,偏偏还让消息泄露出去了,说句不好听的,他为何如此猖狂?不正是仗着宣平侯和殿下您吗?如果没有您在背后撑腰,他怎么会有胆子做下这种事?”

李崇当即反驳,“孤从来不曾让他做这种事!”

“是,我当然信殿下不曾让他做下这种事,可在外人眼里呢?是不是会觉得跟属下方才说的那样以为,是殿下您指使的,才让冯将军有胆量做下此等丧心病狂之事?

再者说,除了百姓和士林之外,朝臣和圣上又会如何看待您?”靖先生语气幽幽的说道。

李崇的面色难看得很,他发觉靖先生说得非常有道理,更有一种隐隐的慌乱,心底蓦然生出一股恼怒,“冯浩这个混账!竟是瞒着我和外祖父这么多年,真是胆大包天!”

靖先生眸底划过一抹暗光,正色说道,“殿下,为了向圣上和朝臣表明您对此事一无所知,且未曾指使过冯将军和腾骧军如此行事,您应该第一个上奏,若三司彻查出真相,冯将军若真的做下此事,罪不可赦,理应抄家问斩,且所有涉及此事之人都不可饶恕,此大义灭亲之举,能洗脱您的嫌疑,还能让您挽回自己的声望。”

李崇面色几经变换,末了一点头,“就按靖先生说的做吧。”

第294章 清和道长

第二天朝堂上颇有些惊讶,没想到在宣平侯称病之后,三皇子李崇会亲自具本上奏,非但没有为冯浩开脱,还直言请齐成帝按律处置,言行之间句句都体现出自己的公正清明。

此举至少令御史台的很多御史脸色缓和,心中也渐渐相信此事应当是与三皇子无关。

齐成帝坐在龙椅之上,高深莫测的看了一眼一脸正气的三儿子,片刻之后,露出一抹赞许的笑容,“崇儿说得没错,一切都按律处置,朕相信在三司会审之下,不会冤枉了谁。”

李崇提着的心慢慢放下,心中庆幸听了靖先生的建言,果然父皇对他的做法是认可的。

一天之后,李崇大义凛然公正清明的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引得文人对他赞许不已,都说三皇子是个好的,肯定是冯浩山高皇帝远才会做下此等丧心病狂之事。

当冯浩听到三皇子具本上奏一事之后,大冷的天竟也出了一身冷汗,当齐成帝下了命令要三司会审,他就去找过宣平侯,结果宣平侯避而不见,当时他心中便凉了半截,此刻三皇子此举,直接就让他的心凉个通透。

他在书房里枯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偷偷开始布置起来,过了几天之后的早上,他的心腹带上金银之物和银票,还有伪装了一番的小少爷,混在百姓之中出了城,而在冯府里,多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

不管朝堂闹得多厉害,英国公夫人崔氏丝毫不理会,对她来说,目前要紧的是把大儿子的婚事定下来,家里三个男人,不是忙着公务就是喜欢去演武场上泡着,她就盼着儿媳妇进门之后能好好陪她说说话,挑首饰,挑布料,做衣裳这些。

直至后来,等纪伏寿进门之后,崔氏才发现自己这个简单的心愿,如泡一样破碎。

而此时的崔氏,给自己娘家大嫂下了帖子,相邀一起去太清宫上香。

崔夫人在山脚等着了小姑子,两人一并坐在软轿上山,崔夫人好奇的问道,“今儿可不是初一十五,怎么来太清宫?”

崔氏神色带着一层显然易见的忧虑,“这个寒冬,光儿的身子骨又虚弱了不少,我实在是忧心,就来拜拜太上老君,祈求太上老君保佑光儿能长寿安康。”

崔夫人跟着叹了一口气,小姑子嫁了一个好男人,又生了两个儿子,唯一不好的,就是池齐光的身子骨太过虚弱了,时常为他担心,生怕哪天就白头发送黑头发。

都是为人父母的,崔夫人很体谅小姑子的心情,陪着她上香的时候,同样真心实意的祈祷。

将太清宫走了一转之后,崔氏就拉着崔夫人去找了清和道长。

上一篇:宦海/科举 下一篇:重生军嫂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