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七十年代村霸老婆(249)+番外

“华国上下数千年文明历史,这个数字还真不是虚构的,如果一百多年在其他国家历史看来是一段漫长的时间,那么对于华国,或许只是打了个盹儿伸了个懒腰,转瞬即逝罢了。”

这就差没有指着人家的鼻子嘲笑对方的国家只有一两百年历史了。

然而祁云从头到尾无论是说话的语调还是面部表情,都堪称温和有礼,遣词造句更是动不动就“当然我是十分尊重你们国家的倔强坚强”这类看起来很佩服的言语。

然而作为外国人,听的时候总感觉实际上好像自己成了被长辈耐心安抚的小朋友。

范洋他们作为华国人,倒是没有那么深切的感受,只觉得祁云全程十分温和周全的解释了对方刁难性质的问题,虽然感觉没有出到气,但是好到反驳了回去。

跟祁云一起的那几个年轻人带头鼓掌,不知什么时候围拢过来的华国人也随之肃然起敬抬手鼓掌,那群跟华国人壁垒分明呈对峙状态的外国人面面相觑。

有人低声用德语说了几句话,余光试探性的看向祁云,祁云笑着朝对方以德语问候寒暄了几句,顿时那人就没再吭声了。

“老祁......”

范洋正要上前给兄弟一个拥抱,结果祁云面上依旧带着笑,扭头对着他却说了一句蜀地方言,范洋脸上的表情顿时扭曲起来了。

因为祁云说的是“这群瓜娃子烦球死了我都想掘这些哈儿了。”

“掘”在蜀言里是骂人的意思。

跟祁云一起的那些人有本身就懂蜀言的人顿时忍不住喷笑,范洋也懂蜀言,只是这是在跟江河学的,不算多精通。

“就是了我刚刚都是啷个子想的,要是还在村坝坝里头,大家都要hei死捶人咯。”

(对的,我刚刚就是这样想的,要是还在村里,大家都要使劲打人了)

有懂蜀言的人转眼看见那群外国人满眼茫然的互相看彼此的样子,顿时反应过来,高声接了祁云的话。

看来这位也是下乡的时候插队在蜀地,很懂蜀地乡村作风。

之后祁云又跟人用东北闽南江南等二十多种方言交流,有恶趣味又一点不顾及自己身份的,更是直接当着这群外国人的面用方言说脏话骂人。

偏偏对方互相嗡嗡交流之后根本就听不懂他们说的话,可祁云他们时不时的就要扭头看他们一眼,那明摆着就是在当着他们的面说议论他们。

刚才他们肆无忌惮的对华国人评头论足,可到了自己被当面评头论足却偏偏没有一个人能听懂,这就很难受了。

“嘿小妞,他们是不是在说我们的坏话?你是翻译,你理所应当的有义务为我们翻译真实内容!”

解说小姐其实也是在憋笑,眼泪都憋出来了,被外国人逼着翻译,解说小姐只能遗憾摇头,“抱歉他们说的只华国各地方言,我只会其中两种方言,这并不在我们需要培训的外国语种中。”

是了,他们华国可是不出国就能有几十种上百种连华国人自己都听不懂的方言,虽然交流有点困难,但是现在看这群外国人一脸吃惊的样子,心里还是忍不住偷偷自豪呢。

接下来祁云他们也不到处走了,也不是说就总是跟着这群外国人,只是十分凑巧的对方走到哪里他们就会走到哪里。

那金发碧眼的大鼻子脾气不是很好,直接质问祁云为什么他们要跟着。

“呃抱歉,居然有碰见了,真是有缘。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能够跨越国度的在此地相见,已经是缘分使然了,现在因为缘分而频频相遇,请您别太惊讶,这是上帝的安排。”

连上帝都扯上了,然而祁云表情确实不像虚假,好像他们能频繁遇见真的是缘分,真特么操蛋的缘分!

“外交先生,我强烈怀疑他们在说我们的坏话,这是破坏我们国家和谐友谊的作为!”

有人聪明的将祁云他们的话记下几句,而后找到会场外交负责人,特别严肃的申明。

负责人心里一个咯噔,虽然之前发生的插曲他也已经知道了,并且心里还十分解气,可现在要是对方真拿到什么语言上的把柄,回头他们外交部真不好交差。

“飞梭先生,请您说。”

记下了几句话的飞梭西斯皱着眉完整复原的那几句话的腔调发音,负责人越听脸上表情越古怪,飞梭西斯跟他的同伴们都盯着负责人。

负责人感觉到了一点压力,不过还是尴尬的笑了笑,“飞梭先生,如果您复述完全没有问题的话,他们只是在夸赞你们长得高大,力气一定很大,而且还讨论了你们的发色跟瞳色形成原因是基因还是饮食习惯或者生活环境造成的。抱歉,这样的话并不存在特殊的侮辱性质,我们虽然是官方人员,却也不能阻止他们对先生们的好奇跟赞美。”

祁云他们也确实没有一直用方言骂人,一开始确实是骂了几句,不过大家能被长辈带到这里,也都是品行端正的人,发现好玩的,然后青年热血的用方言骂几句解解气跟同伴笑一笑,然后就是正儿八经的交流了。

不过因为祁云带头,交流的时候用的是大家都比较明白的方言,而祁云偶尔故作友善的回头去看那伙人,又做出了一些暗示性的举动神态。

对方会抓心挠肝的不断在心里纠结祁云他们到底在议论他们什么话,这一切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飞梭西斯他们不相信,可又找了自己国家精通华国语言的人,对方却根本就听不懂华国方言,私底下花费心思的收买了懂这门方言的内部工作人员,结果得到的翻译依旧跟那位负责人说的意思是一样的。

所以他们纠结难受了一天,那群黄皮子真的只是偶尔议论他们的头发肤色,并没有骂人?

“听说你们今天在会场里面用方言交流?”

晚上结束的时候,出了会场,范老家有车来接送,范老在车上的时候突然带着点儿笑腔的问起了这个事儿。

祁云没接话,范洋就已经在第一时间飞快的接了话头,手势以及面部表情相结合,将当时的情景描述得格外鲜活。

“爷爷你是不知道,那些外国佬居然直接用英语嘲笑我们,这不是故意的么?”

他们这些人就算有人自己不精通英语,可场内的解说小姐需要精通的语种里至少有一门必须是英语,因为现在这门语言在国际上也依旧是主流。

范老他们这群老艺术家所在的地方才是主战场,有时一个表情没摆对都可能会引起纠纷,范老脸上带着倦色。

不过现在听范洋说起这个事,脸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松快的,没有人会对侮辱自己国家的人无动于衷,打脸情怀似乎每个人都不缺少。

事实上今天祁云的事中午的时候就已经在他们那群老家伙里面传遍了,还有负责人来询问范老关于祁云的一些事,现在范老跟很多老朋友一样,看见祁云格外慈祥又自豪,就像在看一个有出息的晚辈一样。

“今天有人来跟我说,希望你的作品能够翻译出几个语种版本,向国外推出。”

事实上这也算是一种文化侵入,最典型的或许就是民国时期西方资本主义以及后来前苏社会主义在华国刮起的两股飓风。

虽然强度不能做对比,可文化是一种慢条斯理的涔透,思想制度是狂风暴雨的入侵。

“阿云,你除了英法,还精通俄德语种?”

这事儿范老也就是随口一问,祁云笑着摇头,“我哪有那么厉害,只是阴差阳错学会了几句日常用语,今天就是顺口拿来瞎糊弄人的,不过今天之后我倒是希望能够挤出时间来好好学习一下,免得下次别人不试探直接对骂,我还不知道人家骂人了。”

语言不通确实是很吃亏的,像是几十年后甚至还有人穿着外国服装厂印着“this is a bitch”的夸张英文字母自觉时髦的走在大街上,即便是被外国人看到了捂嘴嘲笑却还以为自己是穿对了衣服赶上了国际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