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门女婿[穿剧](38)+番外

作者: 笑蓝 阅读记录

“苏祁林不是说是他让程素心考大学的吗?”

“切,他个傻子,说不定被人家蒙在鼓里呢。”

似乎是一出好戏结束,又在期待另一出好戏。

苏祁林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他的,也没空理会,在队长讲完话后,大家散了,他也赶紧赶了回去。

该到吃中午饭的时候,程家几个女的在准备午饭,程伯正在院子外头抽烟,看到苏祁林回来问了情况。

也没啥,开会就是通知一声,表扬下程家,让大家学习学习。

“哥,知道我们两个都是大学生了,他们是不是都吓死了?”程慧兰从灶房探头出来问道。

“可不是,都不信,队长说了几遍才信。这会儿估计都想着怎么挽回和咱家的关系呢。看着吧,从今儿起,咱家恐怕就不□□生了。”苏祁林说道。

“门关了,谁来?”程慧兰说道。

“慧兰,你知道啥?咱还在村里住着,就有人情来往。人家要真和咱好好处关系,咱也得接受,你别当了大学生就飞起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见人该叫叫,婶子叔,大哥的,礼貌些,别让人挑出错来。”柳瑞芳拍了下程慧兰说道。

苏祁林听着柳瑞芳说的话,有些佩服,柳瑞芳还是挺有见地的,心态放的平,并没有因为自家现在的情况就飘起来,看不起其他人。

自家该过好就是过的好,和为贵,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你妈说的对,你脾气冲,出门在外,可不能这样了。”程伯正也跟着说道。

“哎呀,我知道,我就在家说说。要是有人挤兑我,我就不客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程慧兰说道,颇有侠士之风。

这样也挺好。

“也不知道随了谁!亏你姐跟你一起,否则我都不敢放你一个人出去。”柳瑞芳点了点程慧兰,也没反驳她这句,在外面既希望孩子平安,又希望孩子不吃亏,也是纠结。

几人说着,一顿饭很快做了出来。

没了程仲义一家在,家里做吃的也不避讳。

将之前的存货拿了出来,蒸了米饭,做了一大盆猪肉炖粉条,还有豆腐鱼汤。

大米是苏祁林用小麦换的,几个小盆放了米和适当的水放在锅里搭的蒸笼上,怕漏气围上了湿布,用柴火烧火,没有手表,就点一根香计算时间,香燃到了一定长度,就是米饭熟了。

这种方式蒸出来米饭,香醇软糯,异常好吃。

其余两个配菜,也是香的让人满嘴流油。

“秦老师那边,咱们得专门去一趟。这事儿多亏了秦老师。刚才有李干事在也不好说啥,得空,我们去县城一趟。”吃完饭程伯正说道,准备上门感谢秦老师。

“那是自然。后面的事情,咱也得计划计划顺序。”苏祁林说道。

他们后面还有还几件事儿要做,办席面,给程素心两个办理户口和粮食关系等的事儿,去省城看病这些,都是最近要做的。

商量了一下,先由苏祁林带着程素心程伯正去秦老师家里感谢人家,再在回来的路上买些东西,将苏祁林跟人订下的一头猪买了回家喂着,找到工具和杀猪的人再宰杀。

办席面请村里主事的人来帮忙,准备菜,肉,还有厨具碗筷,板凳桌椅等等,要忙个几天。

等这些事儿忙完,就去省城。

当天下午,程家一家人也没在家里呆,留了柳瑞芳和小七在家,其余人都去地里锄地了。

考上大学,也不能耽误地里的活,玉米地,豆子地都要锄草。

在路上走着,显然氛围都不一样了。

村民显得比以往更热络的打招呼。

以前说程素心和程慧兰大学生带着点嘲讽,现在叫大学生完全是另外一个味道了。

“老程,你可美了,两闺女都是大学生。”

“闺女都是大学生了,你还让人干活,不歇歇!”

有人打招呼的时候跟程伯正开玩笑。

“大学生了也是我爸的闺女,也是咱程家村的人,也得给您叫叔,给您叫婶儿,咋还不一样了?没金贵啥,我可不敢忘本,要被我妈拧耳朵的。”被柳瑞芳教育了一番的程慧兰,笑着说道。

这话听着让人舒服,大学生是程家村的,程家村里的人也跟着长脸了,说出去时,“我们村出了俩大学生,还是姐妹”,这事儿也算是跟别村人说话时值得骄傲的事儿,长面子的事,让一些村民心里也敞亮起来,人家根本没有计较以前那些破事。

去地里平时十几分钟到的,这会儿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

锄地间苗,这些活,几个姑娘平时放假经常做的,到了地里忙活起来,直到天色擦黑,众人赶回家。

第二天早上,苏祁林骑了三轮车带着程伯正和程素心去了县里。

感谢秦老师这事儿,程伯正得亲自来,虽然他不太习惯人多,还是硬着头皮来县城了。

苏祁林这些天忙着盖房子,没怎么来县城,县城的风气又开放了一些,苏祁林已经发现了走街串巷的小贩,背着一篓子东西出去卖,还有卖雪糕的,推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大木头箱子。

看来大家都在试探中,只要一个人出去做着没事儿,另外的一些人也会跟风做,人都不傻。

食品厂,粮站,面粉厂那边也有人做了,之前那个梨树村的强子,还不敢,苏祁林做了几次没事儿,他也开时自己单干了,苏祁林之后若是不盖房子想找他借拖拉机干,估计也难了。

看看这风气,苏祁林琢磨着,在门面房,集市,自由市场摊位这些还没兴起前,该想别的办法了。

苏祁林他们到了县城,用手头的票先给秦老师买了点礼物,割了两斤肉,买了点给小孩吃的糖和糕点,外加一只英雄牌钢笔,作为他们的感谢去拜访了秦老师。

秦老师不肯收礼物,被苏祁林说了一番才收下。

从秦老师那里离开,他们又去了一趟供销社买了点调料,日用品,苏祁林去自由市场那边买了点干货,类似蘑菇,木耳等,两袋子,到时候席面上用。

回去的路上,他们去了满仓村,苏祁林付钱买了他们村里有一家人的猪。

那头猪是那一家多养的,苏祁林出的价格比卖给供销社高一些,他们就留着给苏祁林了。

这头猪称了有三百六十多斤,按照六毛三分钱的价格买的。

猪被抬到了三轮车里,挤的满满的。

程素心和程伯正也不坐车了,给苏祁林推车。

几人回去的晚了些,擦黑进了村,将猪放到了后院用围栏围了起来,喂了点麸子和野草。

吃过饭,苏祁林去了村长家一趟,和村长说了下席面的事儿。

村里红白喜事都有一些精通的人,村长这边知道的清楚。

对于苏祁林弄到了一头猪,村长也是震惊的很,这事儿说不清楚了,他也和稀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大队里原来有一口非常大的锅,是用来杀猪给猪蜕毛的,有几个杀猪的好手。

苏祁林一一打听了,第二天就开始干。

程家外面是一片空地,用泥搭了几个土灶,其中最大的一个放了从大队借来的大锅,把锅安装在上面。

大柴火烧起来,一锅开水冒着热气。

苏祁林叫了李民勇几个壮劳力将猪按住,请了村里那个杀过猪的汉子放血杀猪,随着猪的嘶叫,放了满满一大盆子血。

三百六十多斤的毛猪,杀出了二百四十多斤猪肉,还有一些大骨头,猪血,内脏这些不算。

苏祁林算了算价格,这一头猪买进来,杀了再按照市价零卖出去,利润也不错,现在这头猪就能赚一百来块,一天杀个两头猪,拉到县里去卖,不愁卖不出去,现在还没有人做这个,没有那么多牲畜病流行,私杀了买也是可以试试的,杀猪也不难,就是这猪叫的声音刺耳。

声音一出,全村人都知道了。

上一篇:年年安康 下一篇:小妾重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