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门女婿[穿剧](93)+番外

作者: 笑蓝 阅读记录

李民勇挣了些钱,在结婚上舍得花,给新房打了新家具,类似苏祁林给程家的,被褥床单都是上好材质的布料。

和程素心结婚时军绿色衣服不一样,程心兰穿的是红绸袄,化了妆,戴着红色头花,李民勇是程心兰做的中山装套装,两人胸前戴着写了新郎新娘的大红花,看起来很喜庆。

婚礼杀了两头猪,菜品可以说是近年来人家里最丰盛的,引得村里人羡慕。

程心兰的婚礼夏征夫妇也来了,夏征只觉得没脸,想把钱给苏祁林的,无奈自己的工资被老婆和娘把持着,他根本没那么多钱。

柳瑞芳让他放宽心,以后随时来看小六。

为了让郑菊花早点怀孕,柳瑞芳也是下了本了,不但收集了暖宫养身体的东西送去夏家,还请了个送子观音天天拜,求菩萨让郑菊花早点怀个孩子。

夏征不放宽心也不行,否则会被气死,索性程家人并没有限制他,还让小六叫他爸爸,他想小六也能来看。

苏祁林赶在程心兰结婚买了照相机,配了不少胶卷,给他们照相,给李家照了全家福后,让谭泽广帮忙照程家的全家福。

顾安平在一边站着,被柳瑞芳拉着站在了小七和小六后面。

比第一张全家福多了小六,顾安平,还有李民勇。

婚礼结束后苏祁林将胶卷送去县城的照相馆洗照片,顺便去找了王振梁一趟。

王振梁知道苏祁林往外面跑有想法,早就想跟苏祁林聊聊,苏祁林来找他,他自然也不会放了这个机会,将人叫到了办公室说话。

“王书记让我说,我就说几句,说的不当您别在意。我觉得现在需要的就是改革,不能照旧了,否则县里的经济想要发展很难。大的我先不说,单单说小的吧,供销社好几个部门,不知道是什么进货渠道,还是那几样东西,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好,很多东西还都需要票。想要发展起来,就得行动,给负责人定下盈利指标,让他们想办法。现在可不是供销社一家独大的时候了。”苏祁林跟王振梁说。

“我这不是让你帮忙进货了吗?你看看你给我们进的,给你进的,区别对待。你现在可是县里的先进分子。”王振梁说。

“王书记,我这不是还有个亲生的吗,为人民服务也得先顾好小家。不是有句话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苏祁林说。

知道得了个先进分子做典型,肯定没啥好事,等着他的坑还真是多,幸好他有对策。

“你小子,嘴皮子可真是溜!我看你心里主意多着呢,这次主动来找我,也不是白来的。说吧,怎么样你才能多出力?”王振梁没好气的说。

第65章 入股

“允许私人入股, 股份制经营。各个分部的负责人不是拿死工资, 按照能力分成,这样的话谁能不出力?”苏祁林说。

“你小子, 图的真大!”王振梁听苏祁林这么说,拍了下苏祁林, 意会了他的意思。

“不是我图的大, 是我也想咱们县里好起来。股份制也不是没有例子,只是现在大家都不确定,也没人宣扬, 有地方搞了也不会传出来,那边深市的试点,还有全私人的, 引进外资的。”苏祁林说。

国有也有国有的便利,比如交通运输便利, 人才调配也便利, 再比如现在除了试点的沿海开放城市,在内陆, 还不能私人开工厂,雇佣多一些的人, 都会被定性为资本主义。入股国有的工厂,店铺,好处就是可以提前将生意做大一些,还可以借助国有的钱帮着大家赚钱的机会,自己也能赚。

“你想入股供销社?你投资多少钱?”王振梁问。

“供销社这边, 涉及的有点多,我精力有限,就不入股了,我可以帮忙给点整改意见,给采购部的人一些意见,也可以带他们去采购,至于怎么实施整改,还是要看供销社的负责人怎么办了。”苏祁林说。

小小县城的供销社好几个部门,下属镇子公社的供销社都来这里进货,货物调配,人员组织,利益链条都太复杂了,苏祁林不想沾,更何况他已经有自己的百货商店直接盈利了,供销社这边也没必要掺和。

“那你的意思是?”王振梁问。

“我想入股面粉厂。”苏祁林说。

“面粉厂?咱们县里的面粉厂,怎么说呢,现如今不怕你笑话,发了工人工资,基本不盈利。下面有人买了磨面机,也有人工老式的磨面机,村里人不来,也就供应给各地供销社,再供应有些给省城。县城工人每月有定额,发的粮票加点钱可以去供销社买。”王振梁说。他对县里各个部门工厂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

“原本的磨面机等,我不动。我是想出资扩大规模。在面粉厂加入挂面车间,面包车间等,用面粉生产食品外卖,这些都由我投资,取面粉走财务,这几个车间财务独立于面粉厂其他车间。原有厂里的人愿意来这些车间我加工资,不愿意来,人手不足的话,我再招人。到时候的盈利,和面粉厂三七分,王书记你看怎么样?”苏祁林说。也是之前李民勇提了下,他又观察打听了,发现县城这边没有挂面生产,进货都是从省城进的,这东西又不要什么稀缺材料,就地取材就行,至于西式面包,在县城也没看到过,这都是商机。民以食为天,庆丰县出产小麦,面食是最普遍的。

面粉厂那边,面积很大,有存粮食和面粉的仓库,天然有优势。开辟出一处地方做挂面,面包等,完全可以。

若是能引进方便面生产线,那就更好了,这得看机会,到现在为止,苏祁林只在友谊商店里看到过方便面,其他地方还没见过。

这些吃食,本地只要引进机器就可以做,不像电子产品那些,原材料复杂。

“三七?这件事我得想想,找面粉厂厂长商量下,再给你答复。”王振梁说。

苏祁林说的主要投资都是他,相当于平白给了面粉厂多了三成收入,面粉厂只是提供了场地资源,王振梁有些心动,不过这件事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数的。

“那好,我等王书记的消息。还有件事,我想跟王书记说下。您刚才不是说供销社这边货物不齐全吗?我想去深市一趟采购,有个一直有接触的老乡带路。供销社可以委派一个采购员和我一起去。带上钱,去一次多买些货回来。时间在我送了我妻子回首都上学后。这个介绍信,得让王书记帮忙开一下。”苏祁林说。将这次来的目的告诉了王振梁。叫供销社带个人来跟苏祁林做伴,另外也是之前对王振梁的承诺了,先给点好处。

“你小子,这才是你来的目的吧!你要有门路,这件事,我能做主。去首都的线,我让人分一个人帮赵师傅跑一趟车。你尽管去,我给你开介绍信特批。供销社派个人跟你去。”王振梁说。

“多谢王书记,肯定会注意的。供销社那边,王书记记得提下,来个可靠,有力气的。”苏祁林说。

“这个当然。一定要注意安全!”王振梁说。

苏祁林有家有口,程素心又是大学生,这个背景,王振梁还是很信任的,不怕他把采购员给谋财害命了,倒是采购员得好好选选。

有了王书记的允诺,苏祁林之后的行动也有了保障。

从王书记那里离开,苏祁林去了火车给程素心和程慧兰卖回去的票。货车走的时候,后兜子都是煤,前面只有驾驶和副驾驶两个位置,坐不下了,而且,要等出车的时间,还要等两天,程素心他们请不了那么多假,也不想耽误功课,所以要提前买票回去。现在不逢开学季,天气也冷了下来,坐车的人不算多。

苏祁林买好了票,去找了顾安平一趟,跟他说了去深市的事儿。

“人生地不熟的,你敢不敢跟我去一趟?”苏祁林问顾安平。不是苏祁林高看顾安平,这小孩虽然只有十六岁,胆大心细,去深市一趟,有他在也是个好帮手。

上一篇:年年安康 下一篇:小妾重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