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年代之娇宠(155)

毛金兰这一番话彻底的说服了军嫂们,张霞那张脸蛋就没有谁不在意的,特别是那双桃花眼,看谁都跟带着钩子似的,那些臭男人谁看着不动心的?

“那行吧,以后咱们对她态度和善点,语气温和点。”林大姐道。

林大姐的年龄比毛金兰她们都要大,今年已经快四十了,她男人是个参谋长,也是毛金兰她们这一小波人里官职最大的,秉着不能交好也不要交恶的原则,大家都有些捧着她,林大姐自身性格也不错,不是那种小家子气得理不饶人的性子,也有组织能力,大家对她很是信服,于是也有些隐隐以她为首的架势。

她说这话了,大家都点头了。

吃过饭回到教室,张霞趴在座位上睡觉,纺织厂的人还没回来,毛金兰她们各自坐回各自的位置,趴下来抓紧时间休息。

中午她们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会儿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了,再不睡下午上课都没有精神。

下午的课上完,轮到毛金兰和张霞这一桌扫地,扫完地锁上门,毛金兰和张霞一路回家,两人一句话没有说,但骑车时却是挨在一起的,走到半路,一个高大的男人等在路边,张霞见到他后从自行车上下来,那个男的上去扶住她的车骑上往前走,张霞小跑跳上去,之后对毛金兰笑了一下:“再见。”

这是毛金兰第一次看到她笑,笑起来的张霞就艳丽无双,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她,那一定是牡丹绽放。这一笑惊艳了毛金兰。毛金兰想,张霞应该多笑笑的。

毛金兰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三个孩子在客厅写作业玩游戏,老陈头躲房间里听收音机去了,黄二环歪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样子要睡着了,见毛金兰回来了她从沙发上坐起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

毛金兰把围在脸上的围巾取下来挂在门后面的挂钩上:“今天轮到我打扫教室,就回来晚了,这天是越来越冷了,刚刚我回来看见外面黑沉沉的 ,我估摸着要下雪了。”

黄二环往窗户外面看了一眼:“可千万别下,这一下雪孩子们上学多遭罪啊。”

毛金兰也是这么觉得的,可这天也不是她能够说不下就不下的。

果然如毛金兰所想的一样,第二天她还没睁眼就听到陈建邦说外面下雪了,毛金兰睡意一下就没了,她坐起来从窗户往外看了一眼,果然白茫茫的一片。她起来把头发扎了起来,从衣柜里拿了几套厚厚的棉衣到三个孩子的房间,三个孩子还在睡,毛金兰把棉袄棉裤分好放在她们的床边,到了客厅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七点了。

黄二环那屋还没动静儿,估摸着是天冷她们睡得晚了一点,毛金兰去厨房做了一碗疙瘩汤,用的是夏天做的番茄酱,做好了出来,黄二环也起来了。

她看见毛金兰在厨房,狠狠地松了一口气:“昨晚上天太冷了,我早上没听见闹钟响,一觉睡醒都这个点儿了。”

毛金兰把面疙瘩放进烧开了的水里:“我也觉得昨晚好睡,要不是建邦说下雪了我还不一定起。”

黄二环洗了手,拿了几个冻得发硬的馒头放在篦子上上锅蒸,北方的冬天就是这点好,做什么饭菜都能多做一点,吃的时候一热就行,省事儿。

婆媳俩在厨房做好了饭,孩子们也都起来了,陈建邦去房间给三个孩子穿衣裳,老陈头没见过下这么大的雪,扒拉着窗户往外看,黄二环看他那傻样嫌弃得很。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早餐,陈建邦抱着裹成球的晓晨,拉着天赐和希望出了门。

这场大雪从昨天半夜就开始下了,这会儿已经没过了脚背却还没有停,陈建邦不放心让黄二环去送。

毛金兰也还要往培训学校去,戴上围巾便撵着他们爷四个去了,她撵上陈建邦后抱起了走得艰难的希望。

夫妻俩将俩孩子送上学校去,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刘小会,她怀里抱着黄念卿。

刘小会见到毛金兰,停下来打招呼:“组长,好久不见了。”

毛金兰笑着点头:“是有好久了,你们都还好吧?”

“都还好。”刘小会说完拍拍黄念卿的屁股:“念卿,叫人。”

黄念卿搂着刘小会的脖子:“叔叔好,阿姨好。”黄念卿的声音细细弱弱的,要是不注意还真听不见他在说什么。

刘小会露出一个无奈地笑容,对毛金兰解释道:“不好意思啊组长,我们家念卿脸有点怕生。”

“没事儿没事儿,小孩子都这样。”毛金兰看着她:“你对象怎么没来送孩子啊?”

刘小会道:“他婚假结束就去部队去了,现在走了快两天了。”

黄卫华所服役的部队在西藏地区,离这里远着呢,去一趟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去不到的。

“你想过去随军吗?”毛金兰问刘小会。

刘小会摇摇头:“不去,他那个地方没法随军。”

黄卫华在边防哨所服役,气候恶劣,一般人到他们那个地方便会有高原反应,气都喘不过来,家属要是去随军也只能住在城里的家属院,人都见不到。去随军没有什么意思。

毛金兰和刘小会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分开了。等刘小会走远了,陈建邦才问毛金兰:“兰兰,你那个同事的男人叫做啥名。”

毛金兰专注地踢着地上的雪:“好像是叫做黄卫华,怎么,你认识吗?”

认识啊,怎么不认识呢?

黄卫华,出生于北河省热河市的军人家庭里,1967年前往西藏拉赫哨所服役,1973年发现企图穿过拉赫哨所前往西藏地区作乱的不法分子,来不及与上级请示,便之身与歹徒搏斗。

歹徒人数不多,在我军士兵支援赶到时他已经被不法分子残忍的杀害了,不法分子被我军战士全歼,可黄卫华再也回不来了。

在后世的小学课本里都有讲黄卫华的事迹。

黄卫华真正的做到了名垂青史,作为一个军人,他哪怕牺牲得那么惨烈,却还是让很多军人羡慕,当军人,就该当成黄卫华那样子。

陈建邦看了一眼趴在刘小会身上的小孩子,只是可惜了那个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章短小章,等我去休息休息再来写,么么哒

☆、【第121章】

第一二一章

陈建邦下到部队以后在办公室做了很久。

他记得后世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越和重生的, 他孙子的一个好朋友特别喜欢看,有一天那个小姑娘哭着来找他孙子, 问他孙子如果他孙子重生回到小时候, 他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孙子说他要是回到过去,一定会阻止他爷爷的死。

陈建邦和黄卫华素不相识, 但对他的事迹没少听说,黄念卿又在热河军区,有了一件新鲜事从军区转到了下属部队,连陈建邦都听说了。

黄念卿的事儿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1986年严打,黄念卿就是被严打中的一员。因为他是英雄黄卫华的儿子,热河市报纸将黄念卿的事儿从头到尾的报道了一番。

黄念卿自小丧母, 父亲黄卫华在藏区服役, 之后在巡逻中牺牲, 父亲牺牲后继母很快改嫁,祖父母带着他生活,他的祖父母对他并不好。

十三岁时便出门讨生活,做过倒也,当过乞丐, 十六岁那一年被以流氓罪严打,原因不过是因为他在半夜倒卖东西回来时看到一个没穿好衣服跑出来瞎晃荡的女人, 好巧不巧的,他就被这女人的男人看到了,之后他便被抓到了牢里。

原本这没什么大错, 可他错就错在他父亲是一个英雄。

在他被抓的报道登出以后,市报记者写了一篇批判黄念卿的文章,怒斥他堕了父亲黄卫华的一世英名。这篇文章被广为流传,到了后世他的名字也频频被提起,世人都说他是个英雄黄卫华一辈子的污点耻辱。

世人容不得英雄的子女容不得有半点不是。

上一篇:亿万富婆发家史 下一篇: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