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年代之娇宠(40)

陈大嫂一向听婆婆的话,当下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

陈建邦走的第三天,村里组织人去田里除稗子了,稗子这东西长得和水稻非常地相像,但是整棵植株要比稻子要白一些,叶片也要光滑一些,这个东西要是不拔出,有害水稻生长。全村人都靠着田里的这些出产交粮过日子呢,可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集体干活,自然是很多人的,人多,说说笑笑的干活也不不累。年纪大了些的,直接就在田里唱了起来,有了一个唱的,自然就有更多人唱的,起先只是妇女在唱,后来连男人们都唱了起来。

今天是知青第一次下田除稗子,为了怕她们错把稻子当稗子,李队长便安排几个人手把手的教知青,袁琼第一个跑到毛金兰的身边,既然她选了毛金兰,那秦柏林就选了毛金兰的哥哥毛金国,毛金国第一次和城里的知青这样打交道,他不着痕迹地摸摸腿,有些自卑。

秦柏林倒是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和毛金国温和地说起了话,毛金国渐渐地也放开了,两人越聊越投机,这倒是让毛金兰有些侧目。

下了地,毛金兰和袁琼并排,仔细地给袁琼说稗子和稻子的区别。袁琼认真的学了,然后道:“果然领袖让咱们上山下乡是有道理的,我往常从来不知道原来种地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袁琼觉得她长知识了,毛金兰就看着她笑:“你的脸上沾到泥土了。”

袁琼啊的一声,手在水田里洗了洗,拿了手绢在连上一擦,果然有点泥土。这时候妇女们开始唱歌了,用本地方言唱的,腔调也和她听过的不一样,一时间便听入了迷,还让给毛金兰翻译。

毛金兰便给她翻译了下,袁琼觉得这些歌词编的还是很押韵的,用语文的那些知识来讲,韵脚对仗都十分工整,她又感叹道:“咱们村里的这些个大娘大爷缺的也就是点文化了,要是有文化啊,就凭他们编的这些个打油诗,再琢磨琢磨意境,能出多少个大诗人呢!”

毛金兰哈哈大笑,觉得袁琼说话很有意思。

但袁琼却在心里把对乡下人的轻视之心消除了,她觉得农村人并不比城里人差,甚至要是给了他们足够的资源,例如教育机会之类的,他们必定不会比城里人差,甚至有的人一定能够超出城里人一大截,当然,这并不是说城里人不好,城里人在教育这一方面天生的就比农村有优势,但这些优势在努力之下便可以忽略不计了。袁琼觉得一个人只要肯努力,那么无论他什么出生,都能够成功。

毛金兰只交了袁琼两次,袁琼便能够单独除稗子了,毛金兰看她会了,两人便说起了别的,田里除了稗子外还有其他的例如铁线草一类的东西,这些不用毛金兰教她都知道要除掉。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由袁琼教她英文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毛金兰没看见过,但这并不妨碍她背,她的左右两边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听见她在学怪模怪样的洋文也没说啥。

干了一个上午的活,毛金兰他们便打算回家了,在田中间有一条小沟沟,沟里有水流过,一群人在沟里洗干净了脚,这才回家,自从毛金兰和陈建邦相亲成功以后,毛金丽又开始躲懒了不下地了。

周大妮琢磨着毛金丽也该有人来说亲了,于是便同意了她在家里干家务的活计。

回到家吃了饭,毛金兰去房间稍微歇息一会儿便又要起来干活了,大集体干活偷懒可以,但是却万万不能迟到的,迟到个三五分钟的都要扣两个公分,多不值当呢。

下午的活还是和早上的活一样。晚上收工的时候,袁琼偷偷的把毛金兰拉到一边:“姐,昨天林哥上镇上去打了油了,啥时候你带我去你大伯家做那个鸡枞油啊。”

毛金兰这才想起这个事儿:“等吃过饭我去找你,你把东西准备好。”

袁琼比了个OK的手势,蹦蹦跳跳地回知青所了。

毛金兰先拐到大伯娘家和大伯娘说了一声,大伯娘果然如同毛金兰想的一样非常乐意,毛金芳还拉着她问她啥时候跟知青那么好了,毛金兰和她着重的说了袁琼的为人,毛金芳对袁琼还是很熟悉的,毕竟这姑娘刚开始来的时候,村里不少大老娘们看不惯不会洗衣做饭的她。

不过没想到这人在毛金兰的嘴里评价这么高,相比起那些吃饱了没事儿干就会说人闲话的大老娘们儿,她肯定是要更加相信毛金兰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一个字没码,我在反思我干啥没码字,我先躺着反思一下,你们不要打断我.....

☆、【第035章】

第三十五章

吃过饭,毛金兰去了知青所, 知青所的知青们正在吃饭, 知青们很客气地叫毛金兰吃饭,毛金兰拒绝了, 在院子里等着袁琼。

知青所的院子不大,但搭理得整整齐齐的,一共两间房子,男女各一间, 因为男知青多便住了较大的东屋,西屋是两个女知青住。院子里开辟出了一小块田,看样子是要种菜,这多少让毛金兰有些诧异,要知道她前些天来的时候这菜地还没开垦出来呢。

袁琼吃饭快, 她跑到房间里抱出一那天毛金兰给她的鸡枞,她学着毛金兰的样子,洗干净后每天都拿出去晾晒了一下, 现在已经半干了, 油是放在秦柏林的房间的, 秦柏林去拿出来给了袁琼, 毛金兰从袁琼手上接过鸡枞, 便出门了。

今天轮到秦柏林挑水,他便没跟着。

袁琼抱着油出门了,秦柏林还对袁琼那么好,与她同屋的马敏十分看不惯, 她看着袁琼走了,走到秦柏林身边:“秦同志,袁同志也太过于娇生惯养的了,你看她找了个蘑菇,不拿来给大家一次吃就算了,居然还要糟蹋油。”

秦柏林转头看了一眼她,没搭理,油是他和袁琼的,袁琼爱怎么糟蹋怎么糟蹋,他都没说话,马敏插什么嘴?

马敏被秦柏林无视地样子气了个半死,她来到农村,村里的男人都又黑又土,马敏多看一眼都觉得眼睛疼。同期来的知青里两个虽然有文化,但长得并不是那么好,看得出家境也不怎么样,秦柏林就不一样了,人高马大长得清隽也就不说了,还画得一手好画,从吃穿用度来看家庭条件也十分不错,综上所述,秦柏林简直就是为了自己而生的理想男性。

只是可惜的是她的理想男性跟前有个青梅竹马,这个青梅还花钱用钱无节制,最爱浪费,但哪怕这样,秦柏林也没舍得说袁琼一句,这让马敏嫉妒得眼睛都要绿了。

毛金芳家吃饭吃得早,连中华这几天不到十点不回家,每天都在毛家干着活,看样子,入赘的事儿是稳了的。

大伯娘接过袁琼手里的鸡枞,再给它清洗一遍,把根部掐去一点点,锅里热油,等油温五成热的时候,将洗净的鸡枞放进去小火炸,直到炸出香味,鸡枞也变干了以后这才算完事儿。

袁琼一直在厨房帮忙,她不是不放心大伯娘,她只是想学学鸡枞油是怎么炸制的,大伯娘也都跟她说了,袁琼看着,想起了家中常吃的蘑菇酱,便和大伯娘说了,大伯娘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罐子和一个小碗,取了筷子夹出一筷子放进小碗里:“姑娘,你能吃辣不?这是我去年做的辣椒酱,可能和你们吃的不一样。”

西塘村地处西南,湿气重,家家户户都吃辣椒,因为辣椒可以祛湿,极少有不爱吃辣椒的人家,但知青所里的知青来自五湖四海 ,大家都不一样,就像马知青就一点辣椒都不吃,刚来的那天在队长家吃饭,因为餐桌上的菜都有辣椒还发了一顿脾气,不得已,李队长的老婆又去给她做了一份没有辣椒的,这事儿当时传得挺广的,传出话的人是李队长的老娘。

大伯娘夹出来就后悔了,她应该先问问袁知青吃不吃再夹出来的。

袁琼接过大伯娘手里的筷子,放在嘴里吃了一口,对大伯娘竖起大拇指:“大伯娘,你这个蘑菇酱做得真好吃,又辣又鲜,可惜没有大饼或者大馒头,否则拿来蘸着,肯定好吃。”说道最后,有些遗憾。

上一篇:亿万富婆发家史 下一篇: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