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年代之娇宠(65)

她的扫帚比毛老头的棍子要长好些,毛老头一点好没讨着,脸上反而被打出了两条红印子。

毛金涛回到家,看到院子里的三人又在吵架打架,转了个身就往村尾毛金国家去。

自从毛金涛被陈建邦收买后,又看到陈建邦一脚踹到树后,他对陈建邦的崇拜达到了顶点,天天从学校里出来就先到陈家去一趟,除了汇报一天在学校里干了啥以外,最爱做的事儿就是跟陈建邦讨论时政。

原本陈建邦是很烦他的,要不是之前毛金涛帮了他大忙,有几分香火情在,陈建邦肯定会拿大扫把把他打出去。

不过毛金涛的到来对他也是有些好处的,在和毛金涛讨论时政的期间,陈建邦也有了许多收获,他从后世重生回来,后世的网络发达,言论自由,哪怕是过埃及领导人的八卦也可以瞎编乱造,说什么都不会有谁说什么。陈建邦虽然是从这个年代走过去的,但在大环境的潜移默化下,他并没有那么谨慎,甚至连说爱护都没有那么严谨,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毛金涛的到来提醒了他许多东西,其中几样深思下去甚至会丢了他的饭碗他的性命。想清楚了其中的关键,陈建邦的身上除了一层白毛汗。从这过后毛金涛再来,陈建邦的态度就变得和缓了好多,他甚至还叫毛金兰给毛金涛泡了一杯红糖水。毛金兰的诧异与毛金涛的受宠若惊都暂且不提。

从在陈家喝上红糖开水以后,毛金涛发现他的姐夫他最崇拜的陈建邦对他的态度变了,以前他和陈建邦说话陈建邦虽然也在听,但到底有些敷衍,在有些东西上面他甚至都不发表意见,但现在并不一样了,很多事儿陈建邦乐意跟毛金涛说了,除了说这些话以外,陈建邦也在无时无刻不在隐晦地帮毛金涛洗脑。

这活儿陈建邦是熟悉的,部队是大熔炉这话是没错的,大多数人在当兵前并不怎么样,当兵退伍复原以后性格等东西还是没变,但思想却不一样了。

当兵前大家都爱国,但到底有限,当兵后的爱国是真的爱国,要是在哪儿听到谁说国家哪儿哪儿哪儿不好,当场干架都是可能的。

因此在后世就有心大的传销组织总是在研究部队的洗脑方式。

陈建邦在部队干了一辈子,对这种教育已经轻车熟驾,忽悠个把像毛金涛这样的小孩儿真的是轻而易举。

这才过去几天就已经有些成效了,毛金涛以往看到家里父母姐妹吵架觉得无所谓吵不吵,不波及他就好,现在他不这么想了,她总是会在想他们吵成这样,是谁对谁错。甚至还根据以往的前因后果,分析出来了原因。

对被父母赶出家门的毛金国也破天荒的亲近了起来。毛金涛来第一次时毛金国是不喜欢的,罗永秀也不甚乐意,但看在毛金涛不吵不闹不膈应人以后也就觉得没啥了,来吃早饭晚饭也不过是多添一瓢水罢了。

毛金涛到毛金国家的次数多了,和罗永高见面的次数也多了,两人最开始对彼此视而不见,到了现在,两人也能说上话了,罗永高做木雕时他就在一边看,有时候还能给罗永高提一些小小的建议,两个少年的友谊便这么建立了起来。

在毛金国家和罗永高歇了一宿,第二天早上他又去了陈村,现在学校也不上课了,他去不去学校都无所谓,陈建邦就要走了,抓紧时间和陈建邦多待一会儿才是正经事儿。

到了陈家,在陈家吃了饭,毛金涛乘着黄二环不在家的时候他把龙哥媳妇儿来家里打毛金丽的事儿说了。

毛金兰叹了口气,她觉得毛金丽说的这话说的挺对的,确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她恨毛金丽的恶毒,却有时候有觉得毛金丽可怜。

这大概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第048章】

第四十八章

毛金丽的事儿毛金兰没有管也并不想去管, 毛金兰只希望毛金丽经过这次的事情过后吸取教训,好好的做个人。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陈建邦归队的日子,毛金兰早早的就把行李收拾好了。因为结婚前就知道要去部队随军,陈家准备的东西并不多。

好在这个时代的婚礼都很简朴,也没人挑礼。

毛金兰走的这一天早上,她的好朋友们都来了, 黄二环看人多,再去调荞麦面摊了好几个饼, 卷上加了盐巴辣椒面调味过后的土豆丝泡菜和自己做的酱料, 别有一番风味。

陈大哥直接从村里借了拖拉机,连着拖拉机手一起把毛金兰等人送到了隔壁镇上。拖拉机手上陈建邦出了五服的堂弟,对陈建邦的部队生活十分好奇,一路上除了拖拉机的声音,就是他在喊话了。

在拖拉机的车斗里气氛却不那么融洽。离别总是让人伤感的。特别是这个年代交通并不发达, 这次分别后下次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袁琼拉着毛金兰的手, 心中十分舍不得。

从县城到隔壁县城的火车站用不了多久, 火车站十分简陋,一间瓦房小屋, 两个售票窗口,两个检票口,四周没有墙的候车大厅,因为是小站,候车厅里空落落的, 只有边缘处坐着几个人,抱着手中的行李袋在打瞌睡。

到站后陈建邦去售票窗口买票,这年头军人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有优待,他拿着军官证买了两张卧铺票,火车出发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距离现在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罗永秀背着个背篓,背篓里是罗永高最近的做的最好的成品,因为有毛金涛的建议,他还在餐具的背面雕了些花,还找了颜料上了颜色,看着就比以往精致了不少,罗永秀也觉得好看,想起毛金兰就喜欢这样的,于是便带着来了。

毛金兰见着也确实是十分欣喜,但他们没东西装,于是毛金国便做主把背篓都有给了毛金兰了,陈建邦也没嫌弃,有一个背篓确实是十分方便的。

售票窗口门外的墙上挂着一块钟表,眼看着时间就要到了,袁琼没忍住,把毛金兰拉到了一边:“兰姐,你去到了北河,可不可以帮我留意一下下放到村子里的那些人有没有一对男方叫做袁珂女方叫做何柏丽的夫妻啊?”

袁琼的父母从下放到现在已经有小半年之久了,上面管的很严,别说袁琼了,就算是在京都的秦伯伯都没有接到他们的信,同样的,他们被下放到了哪里秦伯伯也就只知道个大概。现如今是特殊时期,想打听都打听打听不到,一个不小心还会被打成同党。

秦伯伯家上老下有小,让他豁出去去打听也是不现实的。袁琼是个十分懂事的姑娘,她理解秦伯伯。

袁琼也知道求助毛金兰希望渺茫,毕竟北河省实在是太大了,双方能遇上的希望实在是太渺茫了,但她还是忍不住寄予厚望,假如呢?

“我知道了,你放心,我有时间我就到附近去看看,要是找到了我就给你发电报。”毛金兰和袁琼关系好,没少听袁琼讲她的父母。

从她的嘴里毛金兰得知她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夫妻两人在家的日常就是她妈妈做饭,她爸爸洗碗,一家人吃过饭就在一起学习,她父母两人互相练习口语,也会将中国的的一些名著翻译成外国文字,但时常会因为一个单词的翻译而吵得不可开交。但之后又会马上好成一个人。

这样的感情别说毛金兰,就是袁琼自己都很羡慕他们之间的感情。

袁琼紧紧地握着毛金兰的手,声音哽咽:“谢谢你。”

毛金兰反握住她:“说这么客套做什么,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袁琼用力点头。

等她的情绪整理好了,距离上车时间也没有多久了,陈大哥去火车站外面的水果售票点花高价买了一网兜水果塞给陈建邦,此次一去,陈建邦再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作为一手带打陈建邦的陈大哥而言,他心里挺不得劲儿的:“去到部队,听领导的话,好好训练,争取做个人民的好子弟兵。”

上一篇:亿万富婆发家史 下一篇: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