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离殇之孝贤皇后(117)

作者: 乐晓清 阅读记录

慕雪看着这个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心中无限悲凉,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己经拖不了多久了,她突然有些舍不得弘历,弘历对她那么好,对永琏永琮那么好,若是他们都在身边,该有多完美。

她伸手摸了摸弘历的脸,艰难的问道:“皇上,若是有些事情,我骗了你,你会怪我吗?”

弘历虽不知她说的是什么事情,可是眼下,只要她能好起来,无论她做什么,他都不会怪她的,他想都没想便摇头,道:“当然不会,只要你能好起来。”

慕雪靠在他怀中,感受他的情意,她己经许久没有这样靠在他怀中了,他的怀抱这样温暖,她都有些不舍得离开。

许久,她才道:“皇上,你一定好好照顾良月,这些年来,为了永琏和永琮的事情,我一直冷落了她,不知她会不会怪我这个额娘偏心。”说完她又喘了好几口气。

弘历紧紧抱着她,生怕她会消失似的,流泪道:“不会的,良月很懂事,她不会怪你的。”

弘历又道:“你别说话了,好好休息,朕陪着你。”

慕雪摇摇头,道:“皇上,臣妾还想再单独见傅恒一面。”

弘历心中不愿相信慕雪的生命己经快走到尽头了,但还是怕万一有什么事,她会留有遗憾,只能点点头,道:“好,朕让傅恒过来。”

没一会儿,傅恒便过来了,他走近慕雪床边,看着姐姐如此虚弱憔悴的模样,伤心的道:“姐姐。”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慕雪安慰道:“别哭,你听我说。”

“嘉嫔、忻嫔、还有景娴勾结起来,害了永琏和永琮,现在景娴似乎知道永琏还活着,而且知道那日来唱戏的孩子就是永琏,既然他的身份己经暴露,或许待在宫外也不安全了。我不知道该怎样才是对他最好的。”慕雪说完又咳了好几声,喘了许久的气。

傅恒一直在帮她顺气,他想劝她别说了,可是事关永琏的安危,他知道她一定要说完。

“你问问永琏,想不想回宫,若他想,你便告诉皇上当初的事情,皇上一定会接永琏回宫的,若他不想,你便帮我保护好他,让他能够在宫外开开心心的生活下去。”

“还有,一定要小心景娴,小心她阿玛,她阿玛如今在江苏,我怕他会对永琏不利。”

见她说得如此艰难,傅恒一把抓住她的手,道:“姐姐,我知道了,你别说了,我一定会保护好永琏,不让别人伤害他的,永琏也不是当初的小孩子了,他会武功,也有自保的能力,你放心吧。”

“好,如此我便安心了,你自己也要多保重。”慕雪喘着气说着,说完又剧烈咳嗽了一阵。

她用手帕捂住嘴,咳完拿开手帕,看到上面是殷红的血,慕雪看的有些刺眼,她向后仰倒在枕头上,手向上伸着,脸上挂着一丝安祥的笑,口中喃喃道:“永琮,额娘来陪你了。”

说完手便垂下来,倒在一边。

傅恒瞪大眼睛,似是不敢相信,许久才放声大哭:“姐姐。。。”

弘历听到这声悲呼冲进来,走到床边,探了探慕雪的鼻息,己经没有了气息,他抱着慕雪的身体,紧紧闭着睛睛,似是不愿相信这个他不得不相信的事实。

很快,青雀舫外,便跪一地的太医、宫女、太监。刘福全悲声大呼:“皇后薨逝。。”

这声大呼,才将弘历拉回现实中,他双眼木然,感觉自己的灵魂也随着慕雪去了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道:“皇后生前一直尽心孝敬太后,太后也十分疼爱皇后,如今骤然薨逝,朕要亲自去奏报太后。”声音都带着沧桑。

他将慕雪放回原处,便去了太后居处,太后见他面色阴沉,她从未见过自己的儿子这般,便担忧的问道:“皇帝,发生什么事情了?”

弘历见到太后,双眼通红,扑通跪下,道:“皇额娘,皇后没了,儿子没有妻子了。”

太后似乎也被这个消息震惊,过了许久,才道:“哀家要去看看她,送她最后一程。”

随后太后来到青雀舫,还没进去,就感受浓浓的沉重气息,屋内早己一片素缟,哀戚不断,似乎要把太后的心都哭碎了。

太后走进慕雪床边,见她安祥的躺着,顿时老泪纵横,悲恸良久。众人都劝她节哀,可她却止不住。

弘历怕太后悲伤过度,便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恭奉太后御舟缓程回京,自己则留在德州料理慕雪的丧事。

三日后,弘历护送慕雪的梓宫到天津。皇长子永璜在此迎驾。两日后,慕雪梓宫到达通州,暂安在芦殿内。弘历命在京亲王以下、三品官以上齐集通州。命皇子们在皇后梓宫前祭酒,举哀行礼。当天戌刻,皇后梓宫到京。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大臣官员、命妇,内府佐领内管领下妇女分班齐集,缟服跪迎。由东华门入苍震门,奉安梓宫于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

二十日后,皇后梓宫奉移景山观德殿暂安。弘历亲定谥“孝贤”,两月后行册谥礼。

第100章 第 100 章 风光大葬

弘历下令,把当时慕雪最后所乘的青雀舫运回紫禁城,因为它保存了慕雪最后的体温。可是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几乎不可能完成,因为船舶体积十分庞大,而城门门洞狭窄。可弘历却执意要这样做,原本他想把城门楼拆掉。最后还是礼部尚书海望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他让人即搭起木架从城墙垛口通过,上设木轨,木轨上满铺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才终于将御舟运进了城内。

慕雪殡于长春宫,弘历服缟12日,并每天到长春宫灵前祭酒。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五日,大行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乾隆亲临祭酒。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等到后来皇后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乾隆无不亲临致祭,他对皇后的情爱由此而知。

按照弘历的设想,通过提高丧仪规格,亲自为慕雪戴孝服。原本皇后丧仪的先例载在《会典》。康熙十三年五月,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此后圣祖康熙诸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的大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从未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如今总理皇后大丧仪的王公大臣进退两难的是,照例行事,难免龙颜不悦,而违例提高丧仪规格,又必然遭致物议。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索性抛开本朝《会典》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皇帝自然照准。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大清朝而言,尚属空前。

乾隆十三年五月,弘历发出了一道赐谥大行皇后为孝贤皇后的谕旨,对皇后的一声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并说明了赐谥孝贤的原因:

谕礼部。皇后富察氏。德钟勋族。教秉名宗。作配朕躬。二十二年。正位中宫。一十三载。逮事皇考。克尽孝忱。上奉圣母。深蒙慈爱。问安兰殿。极愉婉以承欢。敷化椒涂。佐忧勤而出治。性符坤顺。宫廷肃敬慎之仪。德懋恒贞。图史协贤明之颂。覃宽仁以逮下。崇节俭以禔躬。此宫中府中所习知。亦亿人兆人所共仰者。兹于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崩逝。眷惟内佐。久藉赞襄。追念懿规。良深痛悼。宜加称谥。昭茂典于千秋。永著徽音。播遗芬于奕禩。从来知臣者莫如君。知子者莫如父。则知妻者莫如夫。朕昨赋皇后挽诗。有圣慈深忆孝。宫壸尽称贤之句。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应谥为孝贤皇后。所有应行典礼。尔部照例奏闻。

上一篇:权奸投喂指南 下一篇: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