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妻兴宅(卷一~卷四)(126)

作者: 荞楚 阅读记录

 何大爷并没有在屋里久呆,还要去外头陪客喝酒,新房里也满是女眷,有老有少,一般来说坐新房里头的都是长辈或者妯娌,还有大姑小姑。不到认亲的时候,思芸只要端坐着就好,一般来说会有长辈或者妯娌都会先跟她说几句,结果在场坐着几位,只是敬畏的打量着她,脸上也有几分笑意,但似乎有几分怕她,或者说怕做了错事唐突了她。

思芸继续端坐着,这是早就料到的情况,定了这门亲事之后,陈太君怕她委屈,特意跟她说了好久。女子低嫁有低嫁的好处,尤其是像她这样带了丰厚嫁妆低嫁的,婆家人不能不高看她一眼。后院女人不能生孩子是大忌,不用靠孩子站住脚,那只能靠娘家,何家这样的家世,韩家就是再败落一点,何家上下也没有哪个敢小看思芸。

当家主母大权在握,丈夫也许还会纳妾,但纳谁却要她说了算,家中之后,后宅之事说一不二,这样的日子在后宅中才算是舒服。高嫁出门,天天当受气小媳妇,被婆婆和丈夫嫌弃不能生孩子。要是自己能生,儿子总能成为以后依靠,不能生那真是什么都抓不住了。

思芸三朝回门回的是知府衙门,思芸回门之后,四老爷和二爷也就起程回京了。毕竟陈太君那样的情况,还是早点回去好。四老爷也跟思芸和何大爷说了,他们最好也回去一趟,陈太君最不放心的就是思芸,现在嫁是嫁了,要是回去能夫妻双双回去让陈太君看看,陈太君也就能放心了。

「我和大奶奶商议过,等再过些时日,我们就一同上京去。」何大爷说着,一般来说女子出嫁满月都要回娘家住几天,陈太君那样的情况,再回去一趟只怕再回去就要去奔丧了。

四老爷和二爷快马回到京城,衣服都没换就先去陈太君那里,何家如何迎的亲,回门的时候夫妻和美种种都说了。陈太君己经说不出话来了,但听到这话却是张张嘴,虽然没说出连惯的话语,但对于陈太君来说己经很难得。

「老太太您就放心吧,我给三丫头挑的女婿是断然不会错的。」四老爷说着。

陈太君费力的点了一下头,也不再说其他。

四老爷回来的当天晚上,大房的管事就传话过来,明天早上韩家宗族里的长者都要过来了,请四老爷早上准时过去。四太太也在旁边听着,明白这话的意思,这是要分家了。管事的传完话回去,四太太就忍不住道:「大房也未免太着急了。」现在陈太君还没断气呢,平常人家怎么也要等到丧事完了,大房这点时间都等不了。

四老爷叹气道:「分就分吧,早晚的事。」陈太君有话交待了,分家归分家,但各房还在国公府里住着,至少外人看着,这国公府的体面还有的。

到了第二日,各房人马先去陈太君那里请了安,完了之后就直接去了大房正房。韩家现任族长是大老爷,但宗族长辈却也不少,兄弟家产分派的时候,宗族长辈自然要出面做证了。立下字据,宗族这边用了印,然后到衙门里过了公证,分家事宜算是全部完成了。

分家这种事情,没爷辈的什么事,太太级的可以出席,但是没有发言权,只能旁听。韩家分家也如此,唯独例外的是,三爷和沈氏一起过来了。

有长辈在场,先是见礼,然后依次坐下来,三爷和沈氏虽然来了,却没有坐的份,只旁边站着。大老爷向长辈们解释道:「这是老太太的意思,三爷是二房的庶出,此次分家也一并分出去单过。」

话音刚落,二太太就忍不住出声道:「大哥,我忍不住说一句,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不太妥当。」

大老爷眉头皱了起来,不等他开口,大太太就笑着道:「老太太说这话的时候,是分派嫁妆和私房时特别嘱咐的,家中所有人都听到了。二婶婶,你不会是想忤逆婆婆吧。」

二太太顿时哑然,忤逆之罪大太,尤其是婆婆临终遗言这种,她真的担不起。二老爷却是迅速道:「她是一直病着,病的都有点糊涂了,还请大嫂不要见怪。」

大太太也是见好就收,听二老爷如此说了,也不再说其他。

这边议论完毕,其中一位叔公起身道:「既然是老太太的意思,三爷又是庶出,此时分出单过也有先例,并无不妥。」

说完这话,叔公复又坐了下来。其实像这种分家事宜,把长辈们叫过来也就是当个见证,如何分还是要看他们兄弟的意思,基本上他们兄弟没异议了,他们这些长辈更不会有异议。

大老爷复又站起身来,把写好的韩家产业清单拿了出来,当然其中并没有因爵位而得来的府邸以及永田业,这些东西是皇家给国公爷的,并不在家产划分范围内。

旁边一位叔公起身来接了过来,然后开始大声念,清单的开头是韩家的祖产以及祭田,这些东西是传给嫡长子的,也是不需要划分就直接传给长房的部分。这边念着旁边又有人记着,念完就直接公证,这是祭祀祖产,要一代代传给长房的。

祖产部分完结,剩下的就是韩家待分的家产,大老爷站起身来,虽然说是兄弟商议着来,但他做为兄长,又是韩家的族长,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产业平均分为四份,哪房得什么,大老爷己经划分好了,这时候就是直接公布,要是谁有异议大家再说。

四太太很淡然,虽然是韩家媳妇,但嫁进门的时候就知道四房以后是要分出去单过,再者四老爷外放这些年存下不少的家产,反正不管怎么样做为嫡子该有那一份总是有的,现在只是诸子平分,四房那一份还是有的。

三太太多少有点惊讶,按照律法来说,这样的分法是没问题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庶子分到的都要比嫡子少一些。比如说分田庄,庶子也许能分到跟嫡子一样数目的田地,但嫡子得到的沃土,庶子的就是薄田。店铺和房产也是一样,闹市区租金丰厚的店铺总是嫡子的,租不出去,地势不好的总是庶子的。

这回分家三太太己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三房一份,再少也会有个限度。三房的大事己经办的差不多了,再穷一点日子总是能过下去的。突然间大房要把产业平分了,给三房的一点不比其他嫡子的少,意料之外,不过想想思宸和思慧的婆家,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二太太却是第一个跳了起来,道:「这样的分法大伯是明显偏向三房。」

「兄弟四人平分财产,我哪里有偏心了。」大老爷站起身来说着,又对旁边的长辈们道:「兄弟分家不论嫡庶,财产平分这是规矩,三房所得产业与其他各房相同,哪里有错。」

旁边坐着的叔伯长辈也纷纷点头,他们就是旁听围观的,这种事情自然该听族长的,二太太一个妇道人家再叫也不会有人理。

二太太见人没支持,不由的转头看向二老爷,二老爷只是低着头不吭声。他心里也是有点不平的,但是大哥主持分家,拿出这个方案来,他就是想反对只怕也无效,还得被大哥一番责骂,索性也就不说了。

二太太看二老爷不吭声,便自己道:「古代分产虽然说兄弟平分,但庶子哪里有资格跟嫡子平起平坐,如此分法看似平分,实则偏袒三房。」

大老爷刚要开口,大太太拉了大老爷一下,大伯子跟小婶子理论这些说不清,既然二太太这样叫嚣了,自然有她这个嫂子来应对。其实这样的分家方案是大太太的意思,三房两个女儿嫁的好,尤其是思宸,嫁的是侯府次子又是状元公,才进门没多久就得了诰封,现在又怀了孕,生了儿子那就是嫡子了,在霍家算是站稳了。

这种时候大房要跟三房交好,毕竟分家之后关系都要疏远了。韩家嫡出就有三房,就是兄弟不均分,大房最多也就多得三,四千两银子而己。这些钱对于大房实在算不得什么,倒是能借机跟三房拉进关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