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出一个太上皇(上+下)(64)

作者: 纹艺 阅读记录

当天下午,王崇林头戴枷锁,步履蹒跚地走入地牢。几步远的台阶下,是一池浑浊的水,泛着阵阵恶臭。原本平静无波的水面上突然掀起了两朵浪花,一串水纹极快的游荡开来,隐约可见水面下极速的黑影。王崇林的喉结一滚,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抬脚朝前走去。

「且慢。」在最后一刻,诚王拦住了他。

王崇林不解地回头,只见诚王抱着手臂,走到地牢门口,对着守门的侍卫吩咐道:「你先回避。」

侍卫退下后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从地牢口走进来一个娇小的身影,虽然穿着男装,可王崇林一眼就瞧出是个眉目清秀的女子。

一个不认识的姑娘笑盈盈地望着他,这让他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诚王走到他的面前,冷着脸解开了扣着他的枷锁,动作粗鲁急促,像是憋着一股气。

而对面的少女竟然当着他的面扯开了衣领,看样子像是要宽衣解带!饶是活了这么大岁数的他,脸也红了。

接下来的画面他却再也没看到了,因为身后的王爷立即从袖口抽出一条黑巾,蒙在了他的眼睛上。

诚王一边系着黑巾,一边无声地瞪着苏然。苏然耸耸肩,这个男人的占有欲太强了,连这样的小动作也计较,她什么都没露呢。

眼前一片漆黑的王崇林,感到自己的后脑勺贴上了一只柔软温暖的手,柔若无骨的触感让他不禁瑟缩了一下。紧接着他的皮肤触碰到一种奇妙的凉意,一弹指间,脑袋上的手就放开了,他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好僵着身体一动不敢动。

没一会儿,布巾就被扯了下来,与昏暗的牢房不同,明亮的光线照耀得他的眼前一片白光,他眨巴着眼睛适应着。

当视线清晰时,王崇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方才连脚步都没有挪动,为何会出现在这样的地方?他看着面前依旧板着脸的诚王,不可置信地摇了摇头,这一定是在做梦!

对面的少女对着诚王莞尔一笑,轻快地道:「剩下的事情你来解释吧,我去干活儿。」

苏然留他们二人单独说话,自己拿着镰刀走到草地上,割起了草料。小牛见她靠近,对着她哞叫了一声,便低下头自己吃草,而小黄也兴奋地从远处飞奔过来。在军营里养狗多有不便,苏然就把它带了进来,反正它也更喜欢园子里的环境。苏然从自己的荷包里倒出一小把肉松,窝在手心里喂给它,粗糙的狗舌头舔的手心痒痒的,她控制不住地笑了起来。

那边正在谈话的两人听见笑声,不约而同地望了过来。诚王原本严肃万分的脸上,难得浮现了一抹柔情。而王崇林则是一脸呆滞,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视线到底落在了哪里,此时他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之中,久久无法回神。

「我言尽于此,你自己想清楚。」诚王撂下了这一句话就丢下了他,朝另一边走去。

王崇林望着那姑娘蹦蹦跳跳地迎了上去,抱住诚王的一只胳膊,指着面前的黄狗,叽叽喳喳说着什么。而诚王则溺爱地看着她,用拇指轻柔地抹去了她脸上的泥痕,这般珍重疼惜的表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王崇林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被眼前自然流露出的温馨甜蜜感动了,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二哥冷情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找到了可以呵护疼爱的人,整个人都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了,他由衷地为他高兴。相较之下,自己现在的遭遇,又算个什么呢?很快他也相通了,这般天降的祥瑞,果然也只有二哥这样的雄才才配拥有。

为了二哥的伟业,也为了赎自己的罪,他心甘情愿留在这里一辈子!

他家世代都是种田的,到了他这一辈才从戎立了军功,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于田间的事情并不陌生。当年光着脚在田里割猪草的日子,他也是经历过的。

苏然和诚王一起开开心心地喂完了狗,她坏笑着把手掌伸向了他的脸颊,有严重洁癖的诚王被她的举动惊得落荒而逃,她笑哈哈地追了上去。

王崇林坐在凳子上,微笑地看着他们嬉笑打闹,苏然跑了一圈,才想起这里还有别人呢。她一转头,见王崇林一身破败的衣裳,头发都脏的打了结。

于是她从之前囤积的衣服里,翻出了一套为小陈管事准备的衣衫,交给他道:「这里有两个炉子,那边有洗澡盆,你烧些水洗个澡吧,然后换上干净的衣裳。」

诚王走到她的身后,拿过衣服直接摔给了他,牵起苏然的手,又恢复了冰冷的面孔。

「回去。」他命令道。

苏然摇了摇头,这人怎么这么倔呢?

出了地牢的门,诚王带着苏然往回走,远远地歇在树林边的侍卫见他们出来了,忙跑了过来。诚王停下脚步,对他道:「把钥匙交给我,往后你不用守地牢了,去奎狼营报道吧。」

那小兵惊喜地抬了眼,在奎狼营当兵可比看地牢有出息多了,若是他表现的好,还能往上爬得更高!小兵激动地给诚王磕了两个头,兴冲冲地离开了。诚王亲自将牢门锁了,钥匙贴身放好,才随苏然一起离开。

从此奎狼营上下都知道,王副都统受了军法,被关在俞州郊外的地牢里了。

王崇林果然是干农活的好把式,动作比苏然利索多了,力气又大,能长时间不间断地做活儿。以前她要花两天才能做完的事情,他只要一天就全部搞定了。懂得的东西又多,比如某些菜是点播好还是撒播好,红薯怎样才能出苗更多,稻麦和什么植物套种产量更高等等。可以说,以前春草园在苏然手上只发挥了五成作用,如今在他的手上却大放异彩。

之前要三个月才能长成的稻麦,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只需要两个月,不仅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产量还明显提高了,几乎翻了一番。

看来王崇林才是春草园的伯乐啊。

他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把多出的十六亩地全部开垦播种好了,时间也是错开的,两个月后,几乎每隔两天就能收获一亩地。因此种出的粮食成几何倍数增长,很快就屯到了一千石左右。

洪灾发生以后,俞州府一直在开仓放粮,如今粮仓已经快见底了,却还有大批难民食不果腹。

于是,苏然提出了设立粥棚的建议。

「虽说下面每天都呈报上来放了多少粮,接济了多少灾民,可真正落实了吗?越是荒年,那些贪官污吏越心黑呢。」这批粮食究竟有多少入了百姓的口袋,还是值得商榷的,下面递上来的文书越来越哭穷,就巴望着有更多的灾银拨下去。银子是拨了一批又一批,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南方的战事一团乱麻,朝廷几乎管不了北方的这次大灾,所有抗灾事项,全都由诚王一人扛着。

要花自己的钱,诚王当然慎之又慎。

他用拇指摩挲着杯口,把苏然的话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问道:「若是设立粥棚,现有的粮食能支持多久?」

「一天不超过七百五十斤的话,就能一直供应下去!」

诚王当即一敲桌子,决定以奎狼营所在地方为中心,在五里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立粥棚,每个施粥点每天供应一百斤米,八十斤面,熬粥做饼,施舍给饥肠辘辘的灾民。

诚王的设立的粥铺,供应的是最好的粳米白面!

此消息经过连日来领粥的灾民口口相传,迅速传遍了整个大惠朝!所有人都称赞这位年轻的王爷,竟能剩下自己的口粮来接济灾民,实在是世间罕有的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王爷。尤其和南方那些腐臭的大老爷们一比较,恨者更恨,亲者更亲。

四个粥棚合算起来,每天四百斤的米,大约能熬出二十大锅粥,容纳接济的灾民能达到两千来号人。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前来领粥的人越来越多,粥棚渐渐有些负荷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