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426)+番外

作者: 千墨 阅读记录

天啊,整整八套赤金首饰,得花多少银子啊?

“玉生啊,这些留在成亲的时候,做彩礼吧,小定的礼已经很丰厚了。”李氏忍不住劝说道。

“婶子,没事,成亲的彩礼到时候再添置,这些是小定礼。”罗璟咧嘴一笑,露出满口白牙,喜庆而真诚。

李氏与胡长贵互望一眼,即无奈又高兴。

最后,珍珠送出准备好的食盒与茶罐,一家人便走出了客栈。

“平安,十名护卫暂时会待在望林村,你没事可以找他们切磋一下,他们武技还不差,能增强你实战的经验。”罗璟对着平安叮嘱道。

平安忙点头。

“来,你们可能不认识他们,正好给你们介绍一下。”

罗璟朝一旁站着的两名护卫招手,给胡家众人介绍道:

“这是罗巢,这是罗宣,他们是领队,我不在村里的时候,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尽管找他们,等庄子修建好了,还会有一批仆妇过来,帮着整理庄子内务。”

仆妇?珍珠睁大眼睛看着他,昨个怎么没说起这件事情?

“……”咳,他一时忘了。

“她们都是罗府以前的老仆,忠诚可靠,你先熟悉一下,以后也好管理内院。”罗璟笑容里带着几分讨好,他知道她不怎么喜欢使唤下人,只是,庄子建得宽敞,总不好老是请村里的妇人帮着打扫清整,先不说懂不懂规矩什么的,单是从隐私方面来说,就不大好,村里的妇人出出入入的,闲话八卦到处外传。

珍珠忽眨着大眼睛,没有吱声,她其实也没有排除使用下人,毕竟身处一个仆妇下人合法化的封建时代,在这生产力落后的年代,高门大户的仆人比底层贫困的老百姓活得滋润多了。

她只是不习惯而已,以后,可能得试着习惯了。

胡长贵朝李氏看了一眼,心下有些忐忑。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罗府是丫鬟婆子,怕也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李氏反倒没那么吃惊,官宦人家没有仆妇倒是奇怪了。

嗯,等她回去,得让珍珠学好高门大户的基本礼仪,免得被那些仆妇小看了去。

纵然依依不舍,终究需要分离。

珍珠从敞开的车帘内挥手告别,看着他挺立如松的身影渐渐远去,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红,这一别,就是一年啊。

心中的不舍如潮水般上涌,堵着她的胸口,呼吸都有些沉重。

马车驶出巷口,罗璟立在客栈门前注目良久。

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追男隔层纱么?

“郡主怎么样了?”

四皇子府,内外院连接的垂花门处,罗睿立在屋檐下,脸色阴沉。

“罗将军,郡主还是老样子,风寒未愈,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太医说了,郡主思虑过多,郁结于心,所以病情总是难以痊愈。”

常英苦着脸回复,郡主身子骨本就差,那日自己偷偷跑去前院吹了冷风,当晚就发烧起来,好不容易退了烧,却一直发寒咳嗽,不见大好。

再有二日便要启程上路了,郡主的身体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京城。

罗睿幽黑的眼中闪过一丝疼惜,静默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

“常公公,太医可曾说,郡主的身子经受得起长途跋涉的辛苦么?”

“这,不瞒罗将军,郡主与两位皇子的身体都不适宜千里迢迢的跋山涉水,可是,没法子,总不能把他们留在嘉晋城,边境的气候更不适合养病,只能辛苦些赶路回京城了,而且,神医张谦远在京城内为皇上治病,正好借此机会,请张神医给府里的主子们瞧瞧病。”常英仔细解说。

罗睿点头,皇上病得如此严重,都被张神医救回来了,虽说是有极品人参的功效,但是,没有张神医妙手回春的医术,再好的药材怕也救不回皇上的性命。

如此,回京城让张神医诊治,才是对郡主最好的打算。

一路有太医随行,李呈翼领军护送,她们会平安到达京城的。

罗睿朝垂花门里恢宏深邃的庭院深深看了几眼,最后,垂下眼眸,与常英告辞。

转身离去,玄色镶银边的大氅随着他大步流星的脚步翻滚起伏,步伐沉稳矫健,却带着一丝萧瑟的决绝。

常英看着他迎着寒风离去的身影,暗暗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罗府的谋反罪悬在罗家兄弟的头上,郡主与罗将军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呢。

可惜,如今只能天各一方,相见无期了。

他摇摇头,负手朝内院走去。

四皇子已于前两日到达京城,听闻不少民众自发的夹道欢迎,镇守边境近十年,抵御蛮夷,震慑鞑子,经历无数次大小战役,战功赫赫,功绩斐然,名声响彻大夏内外,深得民间百姓的敬仰。

论资历,论战功,论民心,三皇子韩轶是远远不及四皇子韩玺的。

可惜,皇储之争,远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太子发丧的日期已经定下,朝中商议过后,决定低调发丧。

太子生前脾气阴戾,性格孤傲,不得民心,皇上经过最初的悲痛后,冷静下来,对他只有深深的失望与不满,禁足期间私自出宫,对圣旨阴奉阳违,喜好凶残的斗兽娱乐,以及官员女眷*,最后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更别提太子在皇上病重期间犯下的各种事件。

陷害软禁三皇子,私自把朝廷官员抄家灭族,罢黜与之对抗的官员,当街逞凶杀人等等,御史弹劾太子的奏折从未断过。

品行不端,言行暴戾,如此的阴郁的太子实不是夏国之幸事。

商议再三,如数同意低调发丧,不影响百姓日常。

罗璟走后,珍珠的精神蔫蔫了几天。

惊蛰的春雷惊醒了她。

开春了,诸事都要忙碌起来了。

连小金都从深山飞出来了。

窝了一个冷冬的小金,原本光滑水亮的羽毛变得暗淡枯燥,高大的身躯也消瘦不少。

李氏见了,怜惜不已,急忙跑去厨房给它切肉去了。

“唉,还真是痩了不少呢,怎么没东西吃也不出来找呢,家里又不缺你那份肉。”珍珠扯着它要掉不掉的羽毛,又到换毛的季节了,她那还收集了不少小金的羽毛呢。

“咕咕~”它有吃东西,只是不想多动弹。

珍珠端来了矮凳坐下,围着它梳理要掉落的羽毛。

小金的羽毛是一茬一茬的换,基本要捋三次才能完全换完,隔一小阵子捋一次。

加上这次的羽毛,应该能填满一床薄被褥了。

哈哈,鹰绒被,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只是,弄起来太麻烦了。

李氏捧着小金专用的食盆出来了,里面装满了切好的卤肉。

“咕咕~”小金急切地凑近,一个多月没出山林,它都馋坏了。

它吃着卤肉,珍珠和李氏给它捋羽毛。

小金与胡家一家混熟了,加上珍珠不在的时候,经常是李氏与平安给它喂食,所以它与两人很熟悉,至于胡长贵、赵彩霞和潘雪兰他们,对于小金而言,都是透明的存在,一般不会多做理会。

捋了半布袋羽毛,用温水清洗干净后,在太阳下晾晒,晒干后装进布袋保存,存够份量后,再拿出来制作鹰绒被。

春雷响,万物长。

气温缓慢回升,雨水逐渐增多,各家各户开始了农耕前的准备。

胡长林和胡长贵两兄弟忙得脚不沾地,腊味作坊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田间的农活又要开始忙碌,还好,胡老太爷如今身强体壮,每日牵着牛就乐呵呵的下地,平安平顺下了课也跟着下地帮忙,倒没耽搁农田的活计。

后来,罗璟的护卫在厨房帮工的妇人那里听说了情况,第二天便主动寻了胡家的田地去帮忙,十个壮劳力,没几日功夫,就把田里的活都干完了。

惹得村民们一阵羡慕。

天气回暖,罗璟的庄子又可以继续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