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胎明结(43)

作者: 舆凉 阅读记录

舒久少听佛宗论道,字字珠玑,叫他听得似有所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不曾历经其中种种,却也能想到天道残酷。佛宗能挺过来,既是天道垂怜,也是佛宗坚忍。”舒久叹了一声,三万年,凡间已是沧海桑田。每每念及佛宗独自一人在四合八荒之内行走,茫茫天地之间,唯有他一个生灵,四野寂静沉寂,死气沉沉。那么长的光阴,他是这么独自一人熬过来的,是否,也险险在其中迷失?

“天地不仁,说对也对,但不全对。”墨珩着笔点染,巍巍山河间,万物生,辽辽江海间,波涛起,“万物得天地造化而生,天地之于万物,自然垂怜。只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休,而天地仅存莽莽,万物渺茫于天地之浩繁,于天地而言,万物过于渺小。众生,仙家佛道,皆是如此。故云天地无情。”

道天地无情,只因天地于众生过于浩瀚。道天地有情,只因众生皆因天地垂怜而生。舒久将这念头在脑中稍稍转圜了片刻,忽得笑问:“天地可知佛宗如此揣度于它?”

墨珩忽得一愣,顿笔,凝眉细想了片刻,旋即释然一笑,提笔继续点染画卷,江河湖海间有扁舟,群峰之间有云岫山林,有倦鸟依依,更有炊烟袅袅。

“无论天地有情无情,我等众生揣度于天地便是着相。你道心如此通透澄明,也不无道理。”墨珩泰然搁笔,瞧着宣纸上头铺陈的风景缓缓笑开,“舒久,你可曾想过重修道法?”

舒久一愣,确实不曾料到佛宗会有此问。等回了神,便淡然一笑,道:“眼下,便纵小道修了道法,一旦入了轮回,便是一场空。不如活得自在些。”

“凡人修道问佛,望得道飞升成仙成佛,皆是为脱离轮回之苦。既然轮回是苦,你又何苦?”墨珩眉尖微微一蹙,神色俨然不怿,他只是不明白,舒久为何如此执意于轮回。就这么在他身畔,不好吗?这念头才在心里冒了个尖儿,便叫他吃了一惊……不由微微阖眼,不该生此贪嗔。

舒久诧异地看了佛宗一眼,佛宗话语间的不怿,他听得明明白白,只是不明白,这不怿是从何而来,因何而起,“佛宗,轮回是苦……超脱轮回成仙成佛,也未必……就不是苦。佛说众生皆苦,于天地而言,神仙佛魔皆是众生,又何曾不苦?”

“我着相了。”墨珩垂眼,衣袖一拂,面前笔墨纸砚便乍然消失不见。料来是归了原处。

“佛宗?”舒久瞧着拂袖便走的墨珩,轻轻唤了一声。但墨珩不曾回头。

第46章 混元之体

叫一缕清风卷住的信笺,可算是无波无澜,不惊轻尘地飞上了三十三重天,落在了常青衣襟上。

彼时,常青正盘膝端坐,身侧偎着淡竹,他正拿着若干药材,一一指着,叫淡竹认清,再说明此药利弊,对何症,用何量。

淡竹在佛宗身畔近万年,那纸笺才落下,她便已认出了上头佛宗元力,待常青拿起看了才问:“师父,佛宗来信说什么?”

常青将信笺收入袖中,道:“他请我俩去内山。”

淡竹问:“那我们几时去?”

常青慢条斯理得将方才搁在衣襟上头的草药重新拿起来,“不着急,墨珩既然传书于我,而非亲自前来,便是不着急,等等再去也无妨。”话毕,便指点着掌中草药,继续引着淡竹辨认。

天界日短,由着常青这一耽搁,凡间,倏然一月。凤凰内山虽悬于千丈之高,但毕竟仍在凡尘,虽难受雨露风霜,但天光明暗,却一如凡间。

墨珩自绘山河,辨天地之道后,便有意与舒久疏远,倒不是不愿与舒久亲近,只是他心中贪念,皆因舒久而起。明知错不在舒久而在本心,却依旧如此。

只因,舒久是要走的……要早早习惯才好。

至于舒久,佛宗一年前便不曾与他那般亲近,于他,不过是恢复了原状。倒确实能放心了,佛宗确实已经想起了所有的事情。只是,心底隐隐的失落,却怎么也遮掩不过。

都是通透的人,如何察觉不到佛宗是有意疏远?无缘无故,无因无由,怎么就这样了呢?虽说确实想问,但佛宗有意疏远,他也不敢问,不想问。

常青携淡竹到内山时,墨珩正在梧桐树下教导墨璟,四下一看却不见舒久。

“墨珩,我来了。舒久呢?”

佛宗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勿要打扰。墨璟身浮于半空,周身元力流转,元力犹如泛红的流水将他重重包裹。

墨璟眉心一点殷红印记若隐若现,眉头紧皱汗湿重衣,俨然祛除杂念,淬炼佛心的紧要关头。常青看明白格局,便了然一笑,带着淡竹在梧桐树下桌旁坐下。

淡竹四下看不见舒久,便偷偷放了少许神识去探,探得舒久身在后山,这才放下心来。

佛宗虽有意疏远舒久,但舒久待佛宗一如往常,后山灵果也一如既往地替佛宗与墨璟添备。他此时,便是在后山摘果子。

待舒久洗了果子到了前头,常青已候了有两刻。

舒久没料到常青竟然忽然到了内山,有些诧异,却也高兴。将果子拿来招待,“医仙来了,怎么也不事先说一声?”

“无妨,是我来得晚了,劳你久等。”常青笑着拿了个果子,顺手给淡竹拿了一个。淡竹接了果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捧着果子小口吃。

“没有,是佛宗邀医仙来此。小道不敢置喙。”舒久垂眼笑了一笑不自意偏头看了看佛宗与墨璟。

常青了然,眉头一挑,道:“他让我来,不过是想叫我看你二人魂魄的状况。如今看墨璟修行佛心已无大碍,虽则元力修为无法精进,但佛心所悟已上了一重。”

舒久惭愧一笑,道:“佛宗只大概说了一些,佛心三重,一曰大慈悲心,二曰菩提心,三曰清净真如心……我其实不大懂的。”

“修心在于体悟本心天地造化。无论佛道,皆有此修。修心若有所成,修术则事半功倍。”常青简略地说了一句,舒久虽曾形灭道毁,但道心尤坚,如此点拨几句,他自然是能懂的。

“我明白的。修道亦有此论。何况佛宗也曾道佛道之修,皆应天道。不过殊途同归。”舒久也非见识短浅之人,常青此论,他自然省得,只是不知常青无缘无故,忽然提起这个做什么。

“如今墨璟能修佛心,可见他心魂神魄已然稳妥。”淡竹吃完了一个果子,心满意足地舔了舔嘴唇,“本以为你二人融魂,怎么着也得千儿八百年,岂料这才一年多便成了事,可见佛宗于你二人魂魄,可有大助益。”

常青见淡竹看出了门道,很是高兴,伸手轻轻拍了拍她脑袋,“你倒是聪明,这些日子没白学。不过你也只看出凤子神魂已然稳妥,舒久人魂,可还不妥。”

淡竹瞪大了眼睛瞧着舒久,灵识上上下下围着他打转,也没瞧出个所以然了,只得泄气道:“我看不出啊。”

此时墨璟已然熬过了难关,收了周身元力,跳下地来,蹦跶了几下,发觉自身灵便了不少,再看父亲,竟发觉眼下他竟到了父亲腰际,比原先长高了些,登时高兴得不行,“爹,我长高了!”

墨珩扬手招呼,“过来。”墨璟颠颠儿地跑到墨珩身侧,一转头看见了淡竹,顿时更加高兴,本想跑去问问她医仙有没有当她夫君,但好歹是忍住了,“爹,什么事儿?”

墨珩扬眉,淡淡一笑,果然,心智长了些,料来魂魄已然稳当,只是不知舒久,是否稳当。

“你去给你娘看看。”

墨璟便乐呵呵地跑到舒久身侧,往常墨璟也就同桌子一般高,如今高出了一个头,舒久自然也看出来了,“小璟长高了好多。”

墨璟本就不经夸,登时喜上眉梢洋洋得意道:“修为也涨了些!”五指舒张,便有淡红火焰在掌中明灭,“虽不及凤凰真火燃魂焚魄,但这凤凰炎,也是神魔皆惧的本命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