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何处之阿娇传(52)

作者: 莫兮木 阅读记录

玉扇看着玉檀得意的样,愤恨道:“哼……玉檀就是爱欺负我,姑娘你可要帮着我,不然我可一点地位都没有了。”

“好好好,以后玉檀要是欺负你,我帮你欺负回来,来来来,别气了,快点吃饭。”芙儿亲自将筷子给玉扇拿起来放到玉扇手中,玉扇看着满桌子的好吃的,遂兴奋的吃了起来,也就没再管玉檀在背后说自己坏话的事了。

☆、第四十五章 一朝平和,一朝涌

夜晚的凉风总是那么瑟瑟,吹得树叶嗖嗖作响,一只野猫从枝头串了下来,把芙儿吓了一跳,芙儿疾步走回了雎阳殿。回到殿中,见赵源正立在榻边瞌睡,遂走过去将赵源摇醒,轻声问道“洛云哥哥一直都没醒过来吗?”

赵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回道:“是的姑娘,姑娘把殿下的药膳熬制好了?”

芙儿点了下头,“赵总管你去休息吧,我来守着洛云哥哥就好。”

赵源应声退下,随后又叫来几名太监在门外守夜。

芙儿将食盒提到了榻边,将它放在了旁边的矮几上,随后便走到了榻边坐下,看着洛云紧闭的双眼而又略显苍白的面容,心中泛起了点点伤痛,颤抖着用指尖轻轻描绘着洛云俊逸的脸庞,滑过在睡梦中依然紧促的眉头,心中更加泛疼,“洛云哥哥,你在睡梦中也有那么多伤痛吗?看着你这样,芙儿的心感觉好疼好疼。”

洛云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萦绕在鼻尖,缓慢的睁开了朦胧而又虚弱的双眼,芙儿见洛云突然醒来,被吓了一条,急忙抽回了冰清玉洁的纤手,红着脸道:“洛云哥哥,你醒了。”

洛云呆滞地看了芙儿好一会儿,突然间自嘲道:“我是睡得太久眼前出现幻觉了吗,我竟然看见了我的芙儿。”

芙儿牵起洛云虚弱而又温暖的手,放在了她的脸颊,缓缓道:“洛云哥哥,这不是幻觉,我真的是芙儿,你要赶紧好起来,芙儿等着你一起酿制桃花醉,一起去雪地滑雪,好不好?”

洛云听着流出了幸福的眼泪,挣扎着想要坐起来,芙儿帮助洛云坐起后,正想起身去端她熬制的药膳,洛云立即把芙儿拉住抱在怀里,“别走,不要离开我。”声音中透露出急切、害怕、慌张。

芙儿笑了下,安慰道:“洛云哥哥,我不走,我去端我为你做的晚膳。”

洛云听闻这才安心地放开了芙儿,但是双眼仍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芙儿,好似只要他一不留神芙儿就会离去,看着芙儿端着药膳走了过来,才放心下。

芙儿舀了一勺,轻轻在嘴边吹了下,才喂到洛云嘴边,洛云仍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芙儿,不见张嘴,芙儿淡和笑道:“洛云哥哥吃呀。”

洛云微微张开了嘴,但是目光仍是望着芙儿,芙儿笑道:“我脸上有花吗?洛云哥哥怎么一直望着我。”

“我怕我一不留神芙儿就又会从我身边消失。”洛云才从鬼门关回来,心中极度的不踏实芙儿心中微微一痛,放下了碗,将洛云抱住,安慰道:“洛云哥哥,芙儿再也不会走了,芙儿要和洛云哥哥在一起。”

洛云似乎还是不相信,再一次问道:“真的,芙儿真的不会走了吗,不会再离开我了吗?”

“嗯,芙儿要和洛云哥哥在一起。”

洛云激动的流下了眼泪,这幸福来得太快,让他一时间还不能适应,“芙儿,谢谢你,谢谢你能留下。”

“洛云哥哥,你先把药膳吃了吧。”

芙儿重新端起药膳,然后又一口一口地喂给洛云吃了,一碗药膳很快就见底了。芙儿放下碗,问道:“现在离天亮还早,洛云哥哥要不要再睡一会儿?”

洛云摇了摇头,“白天睡得太久了,现在睡不着。”

“那芙儿就陪洛云哥哥说一会儿话,好不好?”

洛云点了点头,芙儿拿过一旁的软枕让洛云垫着,然后就开始说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乐趣,直把洛云逗得大笑不已。

当进入到四更天时,洛云才疲惫的睡了过去,芙儿看着洛云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遂才满意地笑了笑。

……

长安皇宫

刘彻坐在宣室殿批改奏折,催善走上前来匍匐在地,“陛下,梁国传来消息。”

“说”,刘彻头也未抬的吐露出一个字,继续批改着近日来各个大臣上报的奏折。

“梁王殿下九死一生从鬼门关回来了。”

刘彻顿住了正在批阅的奏折的手,深邃的眼眸中滑过一丝狠厉,不过也只是一瞬,诡谲一笑,“哼……,想不到他的命还挺硬的嘛,我叫你查刺杀刘洛云当天的另一波人查到了吗?”

“回禀陛下,暂时还没有。”

刘彻重新拿起奏折,看了一会儿,才道:“催善,你最近做事效率越来越低了。”

催善一听急忙将头磕到地上,惶恐道:“陛下恕罪,老奴这就去加派人手查。”

“回来……”刘彻一声喝道。

“陛下还有什么事”催善颤惊的问道。

“去把馆陶长公主叫来。”刘彻揉着酸痛的额角道。

“老奴这就去。”催善诚惶诚恐地退出了宣室殿,然后又立即去堂邑侯府,正要出宫门是就碰到了长乐宫的永顺公公,随意的交谈了两句,才知馆陶正在永寿宫陪太皇太后,于是又急忙转道去了长乐宫。

长乐宫门外,一个小宫女规规矩矩的站在门外候着,见着催善前来,立即走上前对催善行了一礼,问道:“崔公公有什么事吗?”

“我是奉皇上的旨意来找馆陶长公主的,皇上要馆陶长公主立即觐见。”

“那公公现在这里等候一下,奴婢这就去为公公通传。”

宫女疾步走进了长乐宫,先对窦太后与馆陶行了一礼,才道:“回禀太皇太后,宣室殿的崔公公在门外等候馆陶长公主,说是皇上要立即见公主。”

馆陶听闻从蒲团上起身,对窦太后道:“那母后儿臣就先告退了,改日儿臣再来看望母后。”

窦太后点头示意,馆陶慢慢退了出去。等馆陶完全退了出去,窦太后才缓缓问道:“苏黎,你说皇上见馆陶有什么事?”

苏黎走上前来,为窦太后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才回到:“皇上见长公主无非就是为了一件事,询问阿娇翁主什么时候回来。”

“哎,也是,皇上如今都二十了,其他王孙贵族家的子弟都已经三妻四妾了,而皇上如今还一个女人都没有,再这样下去,我大汉的子嗣还怎么延绵下去。”窦太后悲痛的说道,随后又问道:“最近那些大臣还上书让皇上纳妃嫔没?”

“在了,听说最近建陵侯卫绾、魏其侯窦婴和柏至侯许昌都联名上书叫皇上先立妃后娶亲了。”

“哦,那皇上对这件事是怎样的态度?”

“这个奴婢不知,皇上以前倒是以自己必须信守承诺,誓要等阿娇翁主回来之后才纳妃的理由婉拒的各位大臣的提议,但是如今阿娇翁主已经及笄了却还没回来,奴婢也不知道皇上是个什么样的想法。”

窦太后细细听完,沉思了一会儿才道:“皇上以前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向馆陶证明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让馆陶也拿出她的诚意,而馆陶却并没有什么表示,此番传馆陶过去无非就是为了试探馆陶,看她对这件事是什么反应。苏黎,你说皇上会怎么做?”

“这个……,回禀太皇太后,奴婢实在是不知。”

窦太后起身走了起来,站到宫门口,望着天惆怅道:“哎……看来哀家真是老了,越来越不懂皇上的心思了。”窦太后说着回过头来问道:“最近洛云怎么样?”

“梁王殿下已无大碍了,只要好生休养就能很快康复。”

窦太后听闻才放下心,随后又道:“查出刺杀洛云的人了吗?”

“皇上已经查出了,是吴楚七国之乱时残留下来的后裔兴起的暗杀风波,皇上已经下令全国缉拿他们了,娘娘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