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地主诞生记(66)

作者: 墨墨语 阅读记录

第46章 八方来客汇聚一堂(二)

时间逼近十一点了, 陆陆续续,各个参与竞标的企业开始落座在台下了。七八十人的位置坐了个满满当当,来观摩学习的师兄师姐们只得站在场外,记者媒体们则是拿着照相机四处采风。贾珍珍深吸一口气, 绽放一抹微笑, 款款的走上了台前, 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以公司领导人的身份亮相。

"欢迎各位嘉宾莅临贾家村的招标说明会, 我是贾家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负责人, 贾珍珍。"

她这话一出,下面在座的人都愣了一下, 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是, 这位负责人也太年轻了些吧?看上去不到二十岁, 虽然落落大方,容貌极为出色,但越是这样越是叫人没底呀。这样一位看上去没有多少经验的小女娃子来负责这样的项目, 是不是不太靠谱?况且还是甲方, 一个不懂装懂,这沟通起来就痛苦了。果然这位下一句话就让人头大了。

“在座的各位都是行业里的专业人才, 站着的师兄们都比我这一个外行懂得多。”她莞尔一笑,“所以, 这次的招投标说明会, 我们的要求是没有要求。不设限制, 由各位自由发挥即可。我只阐述我们的理念, 由各位根据我的阐述来做出标书, 然后来说明你的想法。最后选出最契合我们的方案。”

贾珍珍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对于工程建设方面一窍不通,贸然的提一些外行要求,反倒让一个个比甲方强大的多专业人士笑话,落了下成。既如此,她想起了高考的半命题作文,给一段文字,让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她现在就是出卷人,干脆由各家公司自由发挥,得到出彩的方案几率更大些呢。别看这没有要求,却反而是最高要求。她逼得各家不投入心思去思考,甲方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怎样的设计方案才能与贾家村的需求契合?而这些都需要站在村子的立场上去思考。况且整个村子的大改造项目,在之前没有先例可供参考,一切全凭摸索,考得就是各个建筑公司的设计理念类的东西,而这些,是大家伙都欠缺的。

想到这,王总坐不住了,

“贾小姐,你说的理念是什么东西?”

“所谓的理念就是观点、思想。落实到我们今天的目的来说,就是结合贾家村的发展方向,是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我们所有的工程建设都是围绕着这一个目的来做文章。

贾家村的旅游优势是什么呢?秀美的田园风光、生态的乡村民俗风情、特色农业生产、险峻的山地景观、河流湖泊亲水休闲活动等等。那么我们的工程开发项目就围绕着这些来进行。

比如说,在公路建设方面,从省道接入村子的这一条路,作为游客来这里旅游,我所期待的风景是依山傍水。所以我们的公路希望是沿着河谷曲折蜿蜒,而不是取道截直。游客在进入村子的路上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比如在三道拐那个地方,公路绕远一些,沿着那颗迎客松修一修,会更好。

在全村房屋建筑和景观设计方面就有更多的说道了。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户户有景,家家不同,因地制宜。比如那一家。”贾珍珍指着临河的一户人家,“这一家的房子悬在河床上,如果我是游客,在夏夜,推开窗,能听到潺潺的河水声伴人入眠是多么美好的感受。”

“这一户,在山坡上,屋角那个位置正对东方,在那个方位修一个八角亭,清晨看日出,秋赏枫叶冬看雪。”

贾珍珍的想法全都是结合后世自己去过的那些知名景点得来的灵感,琐碎的、零散的,但又是九十年代闻所未闻的。可怜的乙方们受时代眼光的局限能抓住一些头绪,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因为这不仅需要施工方的建造水平还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单听她的描述,再结合山村的实景,这样的地方修建出来会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呀。自己都想要来住上几晚上,更别说游客了。这样的旅游景点,一旦竣工,必然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而承建施工方必然会大出风头,想到这,所有的乙方开始蠢蠢欲动了。开始一个个的开始提问,而其他人疯狂的做着笔记,生怕漏听了关键信息。

“贾小姐,现在是想要把村里面的道路和房屋全部进行改造吗?关于预算方面有什么想法吗?”

关于这一点她已经计算过了,特产超市每天能产生纯利润1万块,而在还是在她有意控制产量的情况下。比如湖里的鱼,每天只捕捞300公斤、山上的野菜野果这些也只在太过茂盛的时候进行采摘、鸡鸭鹅这些家禽之类的也是控制着出产数量,为的一个是饥饿营销,另一个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持着自然环境的平衡。而现在,因为村里建设,她可以适当的而加大生产力度,大不了她多补充一点灵气出空间。同时空间里的出产也可以偷偷的混入出产之中。想到这,她的底气足了一些,既然要大干一场就一次到位吧。

“是的,村里面有100多户村民的住房,全部在改造之列。我们希望的是根据各户村民的居住需求与家庭旅馆的方式相结合。至于预算嘛,当然是希望做到合理的优化。”

“关于接受投标时间的要求?”

“还有开标和评标的公布?”

贾珍珍被一个个问题包围着,也不烦躁,毕竟她的理念在这个年代还是超前了些,比如环保方面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等等,而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并不是一句两句阐释能让人理解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这些有意向单位的人实地的走一遍,因地制宜一点点灌输着自己的理念。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升到正中央,她抬头看了一眼,村长站在外围对着她点了点头。她会过意来,控制住场面,

“现在已经是午饭时间了,村里准备了家常便饭,请大家先去用餐。下午的时候我陪着大家在村里面实地的考察情况,并随时解惑答疑。”

经过这一上午的折腾,所有人这才觉得饥肠辘辘,跟着村民的带领走去。贾珍珍接过村长递过来的茶水,灌了一大口才缓解了喉咙的沙哑。看了眼人群的方向,奇怪道,

“叔,怎么大家伙的方向像是去我家呀?”

“村里面除了你家还有哪有这么宽敞的地方,能同时容纳招待这么些人?再说了,今天这顿午餐由你妈亲自主导的。”

贾珍珍一听,也跟着村长一起回家了,她也是饿了。

一路上村长还絮絮叨叨说着他的想法,

“我刚刚听明白了,反正咱们修的房子、景致是为了吸引游客。我觉得你家那样的就够吸引人了。让他们去见识见识,也算有个谱吧。”

这话也是,她家的房子到现在还吸引着顾家爷孙俩不肯回家呢。

李总人富态一些,这会子早饿得不行,走到最前头。那王总也是欠登,两家的竞争关系,他也非要眼巴巴的跟着,生怕他发现了什么自己没看到错过了。

一踏上贾家所在的那截小路,这见多识广的二位就被震了又震,不说别的,就那条五米宽的青石小道两旁,遍植的一人多高的蔷薇花墙,就足以令人惊叹不已了。说到这儿贾珍珍也是无奈,她一直梦想着种一片蔷薇花墙,新房子一落成,她就从空间里挖了最好的出来。谁知道这花木经过空间改造,俨然成了变种。这几年下来,这条道已经成了村里的奇景,花期之长,花容之胜,叫人叹为观止。碗口大的花已经不知道是蔷薇还是玫瑰了。于是日常这花供村里面的小姑娘们随意采摘、做花酱,只不许糟蹋就好。还有很多婶子们从这挖了花枝去种在房前屋后,村里面到处都能看到蔷薇花。

惊讶的还没有惊讶完,众人上了坡,来到贾家的院坝里,几百平米大的空间里此刻摆起了十多张空桌子,在贾家厨房外一大溜长桌子是由村小的课桌拼搭起来的,此刻长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一叠叠碗盘,贾妈妈带着一群婶子、嫂子们站在院坝里迎接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