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农家日常(14)

杜寅生冷笑一声:“你那三百钱,我明日送到府上来,正好你婆婆还说钱都交了束脩,家里病死了人都没钱看病。人命比念书重要,我可不敢耽搁你们家人的性命。”

姚氏一噎,不过她惯会胡搅蛮缠,拉着杜锦寿跟进来,一面哭道:“哪有您这样对自家亲侄孙子的,一言不合就撵人?别人见了,该如何笑话咱们杜家?况且孩子年纪小小,要是犯了错您跟他说就行,有哪个先生动不动就撵人回家的?伯祖父您这样,莫不是只针对我们小二房不成?云年他平日里也没少孝敬您,伯父长伯父短的,您倒好,直接把我们寿哥儿给撵了。反正我不管,明儿个寿哥儿还得上学去。”只字不提杜锦寿欺负杜锦宁的事。

杜寅生可不愿意跟个妇人吵嘴,提高嗓子叫道:“杜辰生,你是死人呐?出来。”

其实院子就这么点大,古代的木结构建筑又不隔音,院子里说话这么大声,杜辰生和牛氏早在屋子里听见了,只是不愿意出来。此时听到大哥叫唤,杜辰生才不情不愿地出来,走过来道:“大哥,什么事?”

“我前天说了什么话,你不会忘记了吧?”杜寅生冷笑道。

“我不是照你的吩咐,给他们换了屋子,又送了粮食吗?”

“送那两斤米,够谁吃的?我问你,菲姐儿的婚事呢?还有,这是什么?你就这么放任寿哥儿欺负宁哥儿?”

说起这事,杜辰生便有些心虚,不过仍腆着笑道:“小孩子玩闹……”

“玩闹,那我小时候又不这样跟你玩闹?你要真这样,我也不跟你多说。”他转头对杜锦宁道,“宁哥儿,你收拾你们屋里的东西,跟我走。打今儿起,你跟你娘你姐姐就搬到我那边去,我明儿个去找里正把户籍改了。”

杜辰生一愣,旋即就反应了过来,怒道:“哥,你要说别的还好,想要过继我家云诚到你膝下,休想!”

“我倒是不想把他过继过去呢。可你是怎么对待他留下的孤儿寡母的?云诚地下有知,不知多怨恨你这个当爹的,巴不得过继到我名下呢。村里别的孤寡,里正还总叮嘱村里人好好对待,你倒好,还是亲祖父呢,把他们往死里整。你要是不信,你烧个纸钱问问云诚在地下肯不肯?”

杜辰生的脸色顿时苍白起来。他嘴唇抖了几下,一扭头:“反正我不会把云诚过继给你的,你死了这条心吧。”

杜寅生也料到事情没那么容易,杜辰生的反应在意料之中。

他冷道:“既如此,你就好好对待他们母子几人,别让那些祸家娘们作贱他们。否则,我也不用跟你打招呼,直接去里正那里把户籍改了,你也无可奈何。”

杜辰生哑口无言。

杜寅生这话还真不是吓唬他的。

桃花村里正章光义的女儿,正是杜云昌的妻子章氏,章光义跟杜寅生的私交也甚好,章光义的儿子章鸿文跟杜云昌拜在一个先生名下,这先生还是杜云冒给章鸿文引见的。杜寅生真要硬来,这事还真能做成,而他却是根本没法子阻拦。即便闹到县衙去,有他虐待小三房母子在前,他也不占理,更何况县衙里还有杜寅生和杜云昌认识的人呢?

另外,杜寅生嫉妒他家云诚会念书又不是一日两日了,只可惜他家云诚没福,年纪轻轻就没了命……

想到这里,他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充满了厌恶,不过嘴里仍应道:“行,我知道了。”

“现在就去,把菲姐儿这门亲事给退了。”杜寅生又道。

杜辰生嘴里动了动,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那寿哥儿的事……”

“先让他在家里呆两天,反省反省。要是他和他娘要是再这么欺负宁哥儿几个,你就花大价钱送他去县里念吧。我没本事教这样欺凌兄弟辱骂婶娘的孩子。”

“是,待会儿我好好教训他。”听到杜寅生话里有退让的意思,杜辰生便放下心来。

“你赶紧去退亲。不退亲,寿哥儿就不用再送来了,你这个弟弟我也不会再认。”杜寅生又道。

他也看出弟弟并不是真的悔改,但儿子、孙子都是杜辰生的,兄弟俩又分了家,他手再长也伸不到二房来。硬抢别人的儿子、孙子这种损名声的事,他也不好去做。见杜辰生点头答应,他低头对杜锦宁道:“宁哥儿,请伯祖父进你屋里坐坐吧。”

第18章 终于退了亲

杜锦宁听得杜辰生答应退亲,心里欢喜。她抬起头朝杜寅生一笑,甜甜地道:“伯祖父您请进。”

杜寅生摸了摸她的头,一步跨进了屋里。

屋里东西简陋,一目了然。本来,杜寅生作为男长辈,是不应该进侄儿媳妇的屋子的。但他有话要跟杜锦宁说,怕杜辰生多想,也不好叫杜锦宁去他那里,只得过来。况且农家之人,本就这么几间屋舍,实在讲究不了太多,陈氏几人也不在家中,倒也不必避讳。

他在桌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望向杜锦宁的目光很是慈和:“今天怎么不去学堂?”

杜锦宁诧异了一下,旋即低下头来,道:“我娘说我身子还没好,叫我别往外跑。”

“哦。”杜寅生尴尬地轻咳一声,又问,“身子怎么样了?”

杜锦宁点点头:“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那也不急,把身子彻底养好了再去也不迟。”杜寅生说着,从平日去学堂时装杂物的一个布袋里掏出一块用荷叶包裹着的肉,递给杜锦宁,“这是我托村里屠夫去邻村买的羊肉,最是滋补,你叫你娘切碎了混在粥里熬给你吃。大冬天的肉也不容易坏,你分个几餐吃,慢慢调养。”

“这……”杜锦宁站了起来,面上颇有些惶恐。

她来这里也有七八日功夫了,也算得知晓这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杜辰生家在村里条件算是好的了,也不过是十天半月才吃一次荤腥。杜寅生家里只他做先生一个进项,村里收的束脩又不高,杜云昌读书花费又大,还常吃药,就算连上佃给别人种的田地的收入,也不过是维持收支平衡,日子过得比杜辰生还不如,哪里好叫他破费?

“拿着吧。”杜寅生笑道,“别担心,你要是觉得不想欠伯祖父人情,你现在把身子养好,等以后长大了再买块肉来孝敬伯祖父就是。莫不是以后你不打算理伯祖父了不成?”

“不是不是。”杜锦宁连忙摆手,最后还是接过了那块肉,朝杜寅生躬身行了一礼,“多谢伯祖父。”

眼看着天色将晚,陈氏她们就要回来了,杜寅生也不好多呆,站起来道:“那你好好养身子,等身子养好了,就去学堂看看。”说着点点头,就要出门。

“伯祖父。”杜锦宁忙拉住他的衣襟,“我能不能、能不能借您的书看一看?”

杜寅生诧异地转身低头,看着杜锦宁,正要说“你又不识字”,可忽然想到杜锦宁当初被打,正是因为她伸手摸了一下杜锦寿的书。想必这孩子对于书籍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渴望,这让他十分欣喜。

杜寅生立刻点点头:“这没问题。”他开私塾,手头上自然不会缺少蒙童们用的教材,送一本《三字经》给杜锦宁,还是没问题的。

“我听、听村里的哥哥们说,他们学《三字经》、《百家姓》,还学《千字文》,伯祖父能不能把这三本书借给我?我不会弄皱弄坏,也不会让人看到的。过一阵,我就还您。”杜锦宁还不满足,又开始点单。

杜寅生笑了起来,道:“不用你还,就当伯祖父送给你的。”

“真的?”杜锦宁抬起亮晶晶地眼眸望着杜寅生,眼里满是惊喜。

看着这孩子那渴求的目光,杜寅生用力地点了点头。他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递给杜锦宁:“这些钱,你留着急用。以后有要用钱的地方,尽管跟伯祖父说,别硬顶着。”

杜锦宁看看那串铜钱,再看看杜寅生,深深给他躹了一躬:“谢谢伯祖父。锦宁以后有出息,定然十倍百倍地回报伯祖父的恩情。”

上一篇:陌上花 下一篇:王爷别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