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农家日常(225)

杜锦宁大喜:“那就拜托了。

接下来几日,杜锦宁就泡在了茶园里。其实后面两天就不大用着她守在灶间了。梁、严两家的制茶师傅都是有丰富经验的,隔了一日来被杜锦宁挑了一些小毛病,便能很好的制茶了。杜家三姐妹都是头脑聪明、心灵手巧的,陈氏也不差。被杜锦宁指点两天,也慢慢炒得很好了。杜锦宁偶尔过去瞅上一眼,品一品她们制出来的茶,指出一些小问题,便算是过关了。

府试日日临近,她也不敢怠慢,在茶园的时候就早晚抽时间完成关乐和与袁修竹布置的课业。到得后面能脱身了,她便去了书院听课。

关乐和是自己的恩师,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杜锦宁的职业发展规划,都得经过他的同意。

所以杜锦宁抽了个时间,把齐伯昆那日跟自己说的话跟关乐和说了一遍,道:“学生知道齐爷爷说这番话是为了我好,是看中我的天赋。只是我见识浅薄,也不知道该不该照着齐爷爷的话去做,毕竟这牵扯到时间和精力问题。”

其实那日从茶园里回来,袁修竹就把齐伯昆的那番话告诉了关乐和,杜锦宁即便不提,关乐和也要找机会跟她谈谈这件事的。

不过杜锦宁能主动提及,并询问自己的意见,关乐和还是十分欣慰的。这说明杜锦宁把自己这个老师放在了第一位,对自己足够尊敬和依赖。

他道:“如果换作别人,你齐爷爷恐怕不会说这样的话。他是看到你完成学业很轻松,还有精力去捣鼓茶园和各种花卉草木,这才说了这番话。”说着,他深深看了杜锦宁一眼。

杜锦宁脸一红,嚅嚅道:“那不是劳逸结合吗?整日看书,脑袋也受不了。”

关乐和笑道:“先生也不是责备你,你比一般人聪明,又很是自律,看书的时候十分专注,自然不必跟其他人一样一天到晚捧着书本看。”

像杜锦宁这样的,看一个时辰的书,比人家看一整天都强。资质一般的如关嘉泽之流,也不会整日看书的,招猫逗狗的调皮事多了去了。像杜锦宁这样闲暇时还能捣鼓出名堂来、把制茶业带进了一个新领域的,关乐和打心眼里倍感自豪。

不过这些话他是不会对杜锦宁说的,免得这孩子飘飘然。

他继续道:“而且你齐爷爷说的也有道理。中了进士虽然都有官当,但做什么官,还是很有讲究的。不说别的,你就看前段时间来做考官的刘县令,他是三十二岁中的进士,先是被派到贵省做县令,在那里熬了六年,这才调到了咱们这里。要想往上升,或是调到富庶的地方做县令,估计还得再熬上四五年,政绩也得评优才行。你如果做司农官,只要做出些成绩,提高了粮食产量,升官就比这些地方官来得快,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概率也大,三五年升个两三级都有可能。民以食为天,让天下人吃饱饭,是历代皇帝的心愿。”

说到这里,他看着杜锦宁:“我说这些,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杜锦宁点点头:“先生,我明白的。我会以学业为主,农业为辅。先保证自己能进学,再争取在农业方面做出些成绩。”

关乐和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我确实是这么个意思,但你现在不急着出成果。你只需在这方面多关注一下就行了。等以后你做了司农官再出成果也不迟。”

杜锦宁是真明白了关乐和的意思了,心里感叹着果真不愧是做过官的人,这里面的道道门儿清。

她现在做出了成绩,那都是漓水县县令的政绩,成为本县县令晋升的资本,毕竟她是漓水县的子民,县令自己治下子民做出来的事,都只能算到现任县令的头上,没她什么事,到头来最多能得个一两百两银子的奖励就已很不错了。

要是她不是博阅书院的学子,身后没有站着关家、袁家、齐家这些人,这一两百两银子估计都拿不到。遇到个黑心的县令,最多招你去表扬两句话,打发你五两十两银子就罢了。

可她做了司农官后就不同了,有齐伯昆和关家人在后面力挺,就算她品级较低,功名薄上都得有她的名字。这可是她的政治资本,一旦有机会升官,这些政绩就可以为她加码。

“先生,我明白了。”她恭敬地行了一礼。

第285章 另有打算

关乐和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他跟杜锦宁相处两年,对自己这个小弟子已很了解了。这弟子别看年纪小,人却极为通透,一点就通。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敲”,他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点拔几句就够了,完全用不着多操心。

杜锦宁出了华章居,看着书院在春雨的滋润下葱葱郁郁的树木,长长地吐了口气。

去年陈氏她们整日忙着做豆干,完全没有时间来顾及稻田。她们佃那十五亩田地,还是雇了庄子上的人帮着耕田插秧的,自己偶尔抽空去看看水,便是施肥也是请的人,更不用说收割的时候了,完全就是拿钱包给别人做。这古代粮食产量本就不高,她们为了不那么费事又只种一季稻谷,这么一年忙下来,刨除请人的各项开销,也就落了两三百斤稻谷。

今年把制干豆腐的活儿包给了谢氏,陈氏和杜方苓两姐妹总算从做豆干的繁重劳力中解脱出来了。陈氏心疼那些请人的钱,便打算今年的田地自己种,只是在耕地和插秧时跟人换工。反正往年在桃花村她们都是做惯了这些农活的,现如今是给自己做活儿,她完全不觉得辛苦。

杜锦宁劝她不住,便打算今年在增产增收上出点主意,也好让母亲别白辛苦一场。

这南方的稻谷,早稻是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播种,正好是她忙着参加县试的时候,实在没办法抽时间在稻种和育苗上做文章,接下来她便打算插好秧后,让母亲在稻田里养鱼。

在稻田里养鱼的好处是很多的,十五亩田地可以养出几百上千斤鱼,增加收入就不说了,还可以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做得好,可以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当然,这稻田里养鱼也是需要技术的,养什么鱼,如何养,都是有窍门的。庄子上的人看到杜家小三房今年的收益,肯定要上门讨教一番,明年也学着他们一块儿在稻田上养鱼的。杜锦宁也不打算藏着掖着,准备把这方法无偿的传授出去。庄子上的人学会了,估计不出两年,整个漓水县甚至更远的地方都会知道这法子。

作为一个搞农业的,杜锦宁又有其他法子赚钱,在这方面她并不打算计较。

但现在关乐和这么一说,她只能把这主意给打消了。

她的本事挺多的,以后还有更多的东西拿出来,并不一定要跟漓水县县令计较这点政绩,她也很愿意让漓水县和更多的人早点过上好日子。但关乐和这番话也提醒了她。古代以农为本,她自己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但谁知道到头来会闹出怎样的动静呢?毕竟关系到增产增收问题,不是小事,搞不好会上达天听也有可能。一旦惊动了皇帝或者入了某些权贵的眼,她的命运就不由自己来掌握了。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在没有自保能力之前,她还是老老实实做人,低调行事,小心谨慎为好。

想停当这些,杜锦宁决定先不折腾农业,把精力放在其他副业上。虽说培育稻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现在开始着手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她一来要考试,没精力弄这些,二来也没能力。

收集各地方的稻种,进行培育杂交优化,可不是她这小小的农家子能做得到的。如果以后真能做司农官,再利用国家的力量做这工作不迟。反正她已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像袁隆平一样须得从头做起。只要条件足够,她要培育出新稻种,想来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上一篇:陌上花 下一篇:王爷别这样